周春梅
目的:探讨观察及研究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21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为A组,2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B组,2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同期恶毒21名健康人员为D组,然后将四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均明显差于B组、C组及D组,B组及C组则差于D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均处于较差的状态,因此尤其应重视两病并发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
作者:龙加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妊娠性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血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出现糖尿病征,而妊娠性糖尿病又可以具体的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孕妇在妊娠期之前就有糖尿病症状,这类我们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另一种则是孕妇在妊娠期之前血糖代谢正常,在妊娠期间才出现糖尿病症状,这种我们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该文笔者结合该院自2001年—2013年间收治的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妇和胎婴儿的影响和危害以及管理和施治方法,希望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大程度的消除此类病患对于母婴的威胁,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家庭幸福。
作者: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和护理,82例患者痊愈,9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7例出现并发症,占7.14.%。结论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由家庭参与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3、6个月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相对对照组来说较为理想,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且能够更好的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秦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期间的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仅根据医生提供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社区管理措施。记录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社区管理后空腹血糖含量均较之前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80%,显著低于对照组21.57%;研究组对社区管理满意度及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社区管理措施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宏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就诊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医务人员的积极干预,78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75例(96.15%),阴道分娩65例(83.33%),剖宫产13例(1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23%,产妇发生产后大出2.56%,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曾国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结果产前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教育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AS、SDS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20例小儿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胰岛素、适量运动以及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再根据其在尿糖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变化对胰岛素使用的剂量进行适当的改变。结果在这20例小儿患者中,一天恢复病情的人数是3人,一周恢复的是6人,半月恢复的也是6人,到一个月的时候,所有的患者都恢复了。结论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依赖胰岛素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医院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使用合适的方式来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患者的预后效果很好。
作者:刘金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糖耐量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与对比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糖化中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相关各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苏承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临床实证研究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然后将这98例患者主要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采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后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患者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临床实证对照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诊治中给予健康教育临床护理配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桂桃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就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比对照组7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92%,比对照组72.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的方法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锋;仲伟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临床表现、诱发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7例8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除1人因低血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低糖血症症状得到纠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监控和合理指导是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珊;秦雅唯;柴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该文分析了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后,41例患者症状好转,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器官功能恢复,救治成功率82.0%;6例自行出院或转他院治疗;3例死亡。临床实践中应及早作出诊断,及时降低血糖和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应兼顾其他辅助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和平均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结果实验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和2 hP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逐项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使病灶缩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CSII)和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合并临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MSII)两种方法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合并临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运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24 h血糖浮动和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更加显著,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24 h内血糖浮动幅度和低血糖发生事件,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更能突显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8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尿酮变化。结果8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意外情况出现,麻醉手术后患者血糖有所增加,患者血糖处在一个可控制范围内,但硬膜外麻醉组血糖变化低于全麻组。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血糖的影响比采用全麻要小,硬膜外麻醉方法取得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预防保健对策,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预防保健对策有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以及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万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其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完全依从性达65.4%,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丁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是定量感觉检查的一种方法,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及神经病变感觉缺失筛查的重要指标,是及早发现存在严重并发症隐患的高风险人群的重要检查手段,它能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使糖尿病神经病变高风险人群能得到及时治疗,对于糖尿病足的防治,减少糖尿病致残致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开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对骨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的措施和效果。方法以在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受治疗的骨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采用胰岛素为主的降糖方式控制血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创伤期,未见低血糖和死亡病例。结论骨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症状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内科协助和指导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机率。
作者:姜杰;姜茗宸;闫力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