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周朝霞

关键词:产前健康教育, 妊娠糖尿病, 妊娠结局,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结果产前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教育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AS、SDS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肺结核活动期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观察组34例实施胰岛素泵,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和肺结核好转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含量均降低,但观察组治疗血糖含量下降更明显,血糖达标时间短,肺结核痰菌在一月内转阴,肺空洞缩小≥50%。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病情互为因果,有效控制血糖可以提高肺结核的好转率。

    作者:赵俊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和护理,82例患者痊愈,9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7例出现并发症,占7.14.%。结论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门诊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后期跟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反馈,探究门诊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到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结果。方法将2009年9月—2012年9月来该院诊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参照组接受正常的护理和治疗,观察对照组接受门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于1年后进行健康状况的反馈。结果1年后观察对照组的健康状况反馈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论从生理机能、情绪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高于参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出院时,登记病患个人档案,并进行门诊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成效俱佳。

    作者:陈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96例,对其病情特点进行护理分析,制定实施具有系统性综合护理,包括:饮食、皮肤及口腔、食用胰岛素等,并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96例病人,基本康复60例,临床治愈12例,出院后语言与肢体障碍20例,死亡4例(脏器损伤及年龄过高导致)。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病人,护士要将脑梗塞的基础护理与原发糖尿病护理有机结合,对预防控制合并症具有很大的临床护理意义,促进病情良性转归。

    作者:胥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于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就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比对照组7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92%,比对照组72.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的方法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锋;仲伟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例小儿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20例小儿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胰岛素、适量运动以及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再根据其在尿糖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变化对胰岛素使用的剂量进行适当的改变。结果在这20例小儿患者中,一天恢复病情的人数是3人,一周恢复的是6人,半月恢复的也是6人,到一个月的时候,所有的患者都恢复了。结论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依赖胰岛素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医院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使用合适的方式来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患者的预后效果很好。

    作者:刘金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和平均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结果实验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和2 hP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逐项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使病灶缩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这8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尿酮变化。结果8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意外情况出现,麻醉手术后患者血糖有所增加,患者血糖处在一个可控制范围内,但硬膜外麻醉组血糖变化低于全麻组。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血糖的影响比采用全麻要小,硬膜外麻醉方法取得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后的遵医率、血糖水平改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接受同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文杏珠;杜美芳;温丽梅;张娜雯;沈娇;余淑芳;佘莉;万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观察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该文对自2000年4月—2014年7月住院的88例肝源性糖尿病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病人经抗病毒、保肝、对症、营养支持及生活方式管理等;血糖控制理想,死亡6例没有一例因糖尿病而发症死亡。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经过治疗原发肝病及积极控制血糖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王拱辰;王贵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妊娠性糖尿病55例临床观察

    妊娠性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血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出现糖尿病征,而妊娠性糖尿病又可以具体的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孕妇在妊娠期之前就有糖尿病症状,这类我们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另一种则是孕妇在妊娠期之前血糖代谢正常,在妊娠期间才出现糖尿病症状,这种我们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该文笔者结合该院自2001年—2013年间收治的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妇和胎婴儿的影响和危害以及管理和施治方法,希望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大程度的消除此类病患对于母婴的威胁,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家庭幸福。

    作者: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对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措施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就诊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医务人员的积极干预,78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75例(96.15%),阴道分娩65例(83.33%),剖宫产13例(1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23%,产妇发生产后大出2.56%,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曾国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66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家庭参与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经过干预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提高,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参与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田淑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结果产前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教育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AS、SDS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观察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肾内科4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方面相同。观察组联用丹红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雷公藤多苷1mg/(kg·d),分3次口服。连用4周。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压(B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蛋白(UPro)。结果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红注射液可快速降24 h 尿蛋白定量,使尿蛋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稳定肾功能,疗效明显。

    作者:张可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新药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门诊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人有周围神经病变、愿意接受药物对比实验者180例,根据知情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和甲钴胺片口服,3个月一个疗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二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明显优于单项用药的疗效。

    作者:朱晓飞;姚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成本-效果分析在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3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社区卫生中心治疗管理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施二甲双胍+阿卡波糖(A组)、二甲双胍+格列齐特(B组)、二甲双胍+吡咯列酮(C组)等三种用药方案治疗,12个月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 3组方案药物成本分别为1332.59元、1228.38元、1006.25元;对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8.0%、82.0%;对糖化血红蛋白总有效率分别为88.0%、86.0%、84.0%;空腹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8、13.96、12.27;糖化血红蛋白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14、14.28、11.98;A、B 2组相对于C组对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32.63、37.02;A、B 2组相对于C 组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81.58、111.06。结论3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二甲双胍+吡咯列酮(C组)方案在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3种方案中更具临床和经济意义。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吡格列酮30 mg(早饭前),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早晚餐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第2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含量及饭后2h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含量、饭后2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空腹胰岛素和饭后2h胰岛素均呈现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金花;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机制研究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的一种,传统药物与胰岛素治疗只能维持患者血糖达到正常水平,患者需终生用药。近年临床研究表明,肥胖手术可有效改善并彻底缓解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但其确切机制尚在研究中。

    作者:陈作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CSII)和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合并临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MSII)两种方法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合并临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运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24 h血糖浮动和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更加显著,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24 h内血糖浮动幅度和低血糖发生事件,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更能突显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