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金花;吴斌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吡格列酮30 mg(早饭前),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早晚餐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第2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含量及饭后2h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含量、饭后2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空腹胰岛素和饭后2h胰岛素均呈现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金花;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采用饮食疗法,对其分娩结局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常规措施治疗的50例对照组与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饮食治疗的观察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组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措施上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情况制定的合理的饮食食谱,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石玉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中应用会引起糖尿病危险因素及风险,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180例SA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糖尿病发生情况,分析探讨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122例SARS患者中,无既往糖尿病的113例在激素治疗期间部分发生了糖尿病。而且对比发生与未发生的两组可以发现患者日用激素量越大、疗程越长,糖尿病发生率就越高。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时糖尿病发生率很高,而且剂量和疗程过大都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剂量过大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邹丽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后的遵医率、血糖水平改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接受同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文杏珠;杜美芳;温丽梅;张娜雯;沈娇;余淑芳;佘莉;万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观察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肾内科4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方面相同。观察组联用丹红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雷公藤多苷1mg/(kg·d),分3次口服。连用4周。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压(B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蛋白(UPro)。结果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公藤多苷和丹红注射液可快速降24 h 尿蛋白定量,使尿蛋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稳定肾功能,疗效明显。
作者:张可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其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完全依从性达65.4%,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丁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和护理,82例患者痊愈,9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7例出现并发症,占7.14.%。结论腹腔镜在糖尿病合并胆囊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79例,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非药物治疗):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并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后期跟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反馈,探究门诊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到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结果。方法将2009年9月—2012年9月来该院诊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参照组接受正常的护理和治疗,观察对照组接受门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于1年后进行健康状况的反馈。结果1年后观察对照组的健康状况反馈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论从生理机能、情绪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高于参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出院时,登记病患个人档案,并进行门诊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成效俱佳。
作者:陈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7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做回顾式的比较分析。采用试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74例住院患者经过降糖、抗结核治疗和综合干预护理后,69例患者在治疗3周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占93.24%;65例结核患者在治疗一月内痰培养由阳转阴,占87.84%。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其疾病认知率、治疗依从性都较过去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4.59%。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改善了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28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采取心电图、血尿常规等检查并确诊,然后针对糖尿病合并症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合并高血压对应病症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的23例(82.14%),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2例(7.14%),发生早期肾病并经治疗后好转的2例(7.14%),发生脑出血后转院的1例(3.58%)。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检查,确诊患者的病情后对其采取对应症状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临床表现、诱发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7例8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除1人因低血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低糖血症症状得到纠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监控和合理指导是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珊;秦雅唯;柴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当前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病的预防以及防治发展前景,提高大众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意识。方法对普通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并总结出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对策。结果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论有效的预防与合理的治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得病率和发病率。
作者:孙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出现1例乏力、1例心悸以及1例饥饿感等低血糖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6%。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可将其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杨鸿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观察及研究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21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为A组,2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B组,2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C组,同期恶毒21名健康人员为D组,然后将四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脂水平及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均明显差于B组、C组及D组,B组及C组则差于D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均处于较差的状态,因此尤其应重视两病并发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
作者:龙加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中药护理观察在0级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2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方式对0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殿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由家庭参与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3、6个月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含量。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相对对照组来说较为理想,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且能够更好的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秦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临床实证研究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然后将这98例患者主要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普通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采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后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患者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临床实证对照研究证实,在糖尿病诊治中给予健康教育临床护理配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桂桃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顽固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接收并治疗的顽固性高血糖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行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对照组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顽固性高血糖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宇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IGT)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确诊为糖耐量减退人群15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各79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1年后,对比其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让患者对糖耐量异常的危害性有了较高的认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秦凤英;裴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