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李华;柴学峰

关键词:糖尿病, 依从性,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10月该院门诊部的100张糖尿病患者处方与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咨询资料,对其用药依从性情况及原因进行记录。结果有20例患者已失联,80例患者终参加了回访与咨询,完全依从的患者共41例(41%),不完全依从共计54例(54%),完全不依从共5例(5%)。结论医护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通过与社区服务站中非专业人员合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作者:恽美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89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均实施饮食控制、运动、胰岛素治疗,将44例治疗后血糖达标者作为对照组,45例治疗后血糖未达标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比较大,需要加强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并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

    作者:王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治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情况进比对。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改善血糖控制理想值、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空洞闭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促进其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具有可比性的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另外6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12周后监测空腹血、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以及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12周后两组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均有较好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为确切,能很好地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并且根据对患者实施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疾病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康复过程中结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康复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症状包括四肢麻木、疼痛、皮肤温度和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运动后症状积分(5.84±1.61)分,体征积分(17.26±4.03)分,对照组运动后症状积分(10.9±2.01)分,体征积分(29.2±4.7)分,观察组运动后康复情况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患者疼痛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玉斌;有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原则。方法对2005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变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患者于9~33 d恢复肠道功能,平均17.3 d。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8 d。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具有典型的特点,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易发现,且病程较长,在围手术期监测和控制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金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因子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芳;王明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中对糖尿病病人实施管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当地街道社区的糖尿病病人84例,将这些病人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社区疾病管理及用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和治疗。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管理及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及管理有效性。结果采取管理方案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且管理有效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大基层街道社区应对糖尿病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与治疗,帮助病人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卢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部坏疽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没有发生一例截肢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7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该文主要是针对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的研究,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47例非糖尿病脑血栓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非糖尿病组的患者中,有40例患者能够正常自理或者病愈,占85%;而糖尿病组的患者中,仅仅有28人恢复了基本生活自理或病愈,占6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科学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非糖尿病脑血栓形成组的相比较差,预后效果也比非糖尿病脑血栓的患者差,可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血糖情况有直接的联系,医生一定要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时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观察,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该院2012—2014年共收治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点、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结果7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治愈出院64例,8例患者因伴有其它慢性病终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发现,早治疗,合理补液,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绪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硝苯地平组40例,平均年龄(64.2±11.3)岁,中位年龄44.5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8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年龄(65.6±8.5)岁,其中男性30人,女性10人。硝苯地平组服用硝苯地平(拜新同),规格:30 mg/片,1片/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mg/片,1片/d。所有研究对象均规则服用药物1月。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1月后对两组人员测量血压,仪器为动态血压检测仪,专业内科医生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4±12、93±8;156±13、94±9),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9±6;125±6、82±3),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于硝苯地平,是理想的控制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作者:郭皖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观察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S-AI评分、T-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爱;宋荣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定期评价两组患者其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值(<7 mmol/L)观察组所占比例(65.0%)显著低于对照组(47.4%),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从而间接改善药物作用和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以及果糖胺等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对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增强效果显著。

    作者:张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2 h餐后血糖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多方面的指导,从而促进患者对血糖的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及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诊治的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对其采取常规的有氧治疗后,取适量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并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达到5.4~7.6 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血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所有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并且四肢能够正常的活动,但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发生脑梗死,且有1例由于昏迷时间太长而致其脑细胞受损严重,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应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症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糖值并减少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赵巧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2月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郭丽霞;张莉;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舒霖30R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甘舒霖30R治疗时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治疗组患者给予甘舒霖30R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注射治疗,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治疗15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PG 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甘舒霖30R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