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爱;宋荣芹
目的: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内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7%,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徐胜男;李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社区就诊的82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对疫苗接种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疫苗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3例患者中有126例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为15.31%,影响患者接种的因素有学历、病程、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等因素,以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种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肺炎疫苗接种的主动性不强,疫苗接种以并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居多,因此应加大对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力度,以接种疫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小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结局。结果GDM组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娩出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有较大危害。结论应注意孕早期血糖筛查及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以力争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贺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3年6月—2014年2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和对低血糖知识的认知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晓玲;朱晓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89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均实施饮食控制、运动、胰岛素治疗,将44例治疗后血糖达标者作为对照组,45例治疗后血糖未达标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比较大,需要加强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并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
作者:王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诊治的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对其采取常规的有氧治疗后,取适量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并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达到5.4~7.6 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血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所有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并且四肢能够正常的活动,但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发生脑梗死,且有1例由于昏迷时间太长而致其脑细胞受损严重,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应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症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糖值并减少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赵巧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原则。方法对2005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变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患者于9~33 d恢复肠道功能,平均17.3 d。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8 d。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具有典型的特点,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易发现,且病程较长,在围手术期监测和控制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金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具有可比性的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另外6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12周后监测空腹血、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以及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12周后两组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均有较好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为确切,能很好地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调查护士在临床糖尿病护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科系统80例护士的调查结果,并针对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结果80例护士中,糖尿病护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基础知识缺乏、胰岛素应用不正确、血糖监测不当等三个方面,依次占82.5%、71.3%和70.0%,健康教育落实度不够、低血糖处理不当及其他相对较少,依次占30.0%、5.0%和10.0%。结论积极组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提高该院内科糖尿病护理工作、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建议临床予以重视,加强普及。
作者:张莉;刘晓兰;郭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患者中,有效85例,无效15例。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因此应重视对其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作者:金珍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情况进比对。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改善血糖控制理想值、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空洞闭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促进其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皮质醇分泌状况存在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6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和皮质醇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8 h、16 h的尿游离皮质醇、血皮质醇以及平均血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皮质醇分泌过高的患者的2hPPG、FP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皮质醇分泌率较高,且其血糖水平高于皮质醇分泌正常的患者,因此,可将皮质醇水平作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主要评价标准。
作者:柳沙利;赵瑛;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血糖管理,根据血糖管理程度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每组30例,对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血糖达标组孕妇出现2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孕妇出现11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糖达标组围生儿出现1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围生儿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和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S-AI评分、T-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爱;宋荣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妊娠期血糖升高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不同时期,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才能降低围生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使得住院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杨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是目前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同时也视为社区卫生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该院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医院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洪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以及果糖胺等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对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增强效果显著。
作者:张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前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后组给予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0.0±7.1)min,术中出血量为(178.0±47.0)mL,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2.0±7.5)min,术中出血量为(184.0±53.0)mL,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t=2.30,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1,P<0.01),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中,积极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快速恢复切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琦;霍莹;李金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并且根据对患者实施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疾病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分析以及用药指导。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适当,疗效显著,远离了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合理安全用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