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 国际刊号:1672-4062
  • 国内刊号:11-5019/R
  • 影响因子:0.46
  • 创刊:1998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20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2014年16期文献
  •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原则。方法对2005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变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患者于9~33 d恢复肠道功能,平均17.3 d。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8 d。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具有典型的特点,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易发现,且病程较长,在围手术期监测和控制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金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急性阑尾炎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糖尿病对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2013年10年间辉南县中医院收治的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30例合并糖尿病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3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手术选择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浅表性胃炎低于对照组,坏疽性阑尾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70.2±6.8)和(81.1±7.0)h,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70.2±6.8)h低于对照组(81.1±7.0)h(t=6.11,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8例)低于对照组(2例,χ2=4.32,P<0.05);腹腔感染、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合并糖尿病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治疗时围术期的管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及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3年7月诊治的42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对其采取常规的有氧治疗后,取适量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并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达到5.4~7.6 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血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所有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并且四肢能够正常的活动,但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发生脑梗死,且有1例由于昏迷时间太长而致其脑细胞受损严重,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应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症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糖值并减少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作者:赵巧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总结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同时并用中医治疗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45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为25例,效果显著的患者为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患者为12例,显效的患者为18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67%,治疗无效的患者均转为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数据可知,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同时并用中医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观察,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该院2012—2014年共收治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点、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结果7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治愈出院64例,8例患者因伴有其它慢性病终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发现,早治疗,合理补液,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绪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胰岛素治疗,以便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给予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饮食控制治疗,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数,确保母婴的安全,减少巨大儿或新生儿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红梅;陈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89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均实施饮食控制、运动、胰岛素治疗,将44例治疗后血糖达标者作为对照组,45例治疗后血糖未达标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比较大,需要加强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并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

    作者:王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康复过程中结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康复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症状包括四肢麻木、疼痛、皮肤温度和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运动后症状积分(5.84±1.61)分,体征积分(17.26±4.03)分,对照组运动后症状积分(10.9±2.01)分,体征积分(29.2±4.7)分,观察组运动后康复情况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患者疼痛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玉斌;有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4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口干、头疼等)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实验组,并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清晨时分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统计比较并分析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实验组的TC,TG以及LDL-C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脂异常率为6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进行定期检查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患者中,有效85例,无效15例。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因此应重视对其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作者:金珍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糖、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HbAlc和FPG、2 hPG、TC、TG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HbAlc和FPG、2 hPG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和TC、TG具有平行升高的趋势。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HbAlc和2 hPG具有平行升高的趋势,和FPG、TC、TG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血脂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指标,能够为病情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47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该文主要是针对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的研究,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47例非糖尿病脑血栓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非糖尿病组的患者中,有40例患者能够正常自理或者病愈,占85%;而糖尿病组的患者中,仅仅有28人恢复了基本生活自理或病愈,占6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科学统计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非糖尿病脑血栓形成组的相比较差,预后效果也比非糖尿病脑血栓的患者差,可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血糖情况有直接的联系,医生一定要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时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血糖管理,根据血糖管理程度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每组30例,对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血糖达标组孕妇出现2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孕妇出现11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糖达标组围生儿出现1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围生儿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和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80例UAP合并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及疏血通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UAP合并DM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立涛;王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以及果糖胺等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对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增强效果显著。

    作者:张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并且根据对患者实施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疾病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运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1—2012年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实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血糖变化以及牙周探诊深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并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其治疗效果与正常患者相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商怀敏;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治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情况进比对。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改善血糖控制理想值、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空洞闭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促进其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脑梗死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我国老年脑梗死易发病人群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式。方法脑梗死并糖尿病因其病情复杂,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3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对其进行跟踪护理与详细观察,对护理效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对比与分析。结果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有效率为87.3%,并发症率15.1%。结论老年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者运用综合护理模式可行,且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秀;丛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覆盖范围,使更多糖尿病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兰;郭丽霞;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部坏疽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没有发生一例截肢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59例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护理方法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在住院情况、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住院费用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能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商向红;王延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3年6月—2014年2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和对低血糖知识的认知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晓玲;朱晓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时期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的探讨

    妊娠期血糖升高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不同时期,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才能降低围生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使得住院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杨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一年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两组的体重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BMI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组患者BMI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FBG较初次就诊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控制,并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式。

    作者:余敏;王小林;庞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2 h餐后血糖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多方面的指导,从而促进患者对血糖的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多,为保证手术成功率,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美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观察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S-AI评分、T-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爱;宋荣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因子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芳;王明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前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后组给予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0.0±7.1)min,术中出血量为(178.0±47.0)mL,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2.0±7.5)min,术中出血量为(184.0±53.0)mL,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t=2.30,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1,P<0.01),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中,积极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快速恢复切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琦;霍莹;李金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舒霖30R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甘舒霖30R治疗时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治疗组患者给予甘舒霖30R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注射治疗,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治疗15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PG 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甘舒霖30R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可采用针灸及其联合治疗,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及其联合六味地黄丸和自拟方剂等治疗该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关于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及用药指导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分析以及用药指导。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适当,疗效显著,远离了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合理安全用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硝苯地平组40例,平均年龄(64.2±11.3)岁,中位年龄44.5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8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年龄(65.6±8.5)岁,其中男性30人,女性10人。硝苯地平组服用硝苯地平(拜新同),规格:30 mg/片,1片/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mg/片,1片/d。所有研究对象均规则服用药物1月。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1月后对两组人员测量血压,仪器为动态血压检测仪,专业内科医生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4±12、93±8;156±13、94±9),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9±6;125±6、82±3),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于硝苯地平,是理想的控制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作者:郭皖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10月该院门诊部的100张糖尿病患者处方与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咨询资料,对其用药依从性情况及原因进行记录。结果有20例患者已失联,80例患者终参加了回访与咨询,完全依从的患者共41例(41%),不完全依从共计54例(54%),完全不依从共5例(5%)。结论医护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作者:李华;柴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具有可比性的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另外6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12周后监测空腹血、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以及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12周后两组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均有较好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为确切,能很好地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每组分别30例患者,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的30例患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疗效显著,还需要严格的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石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5月从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1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5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FPG、2hPG 、HbA le。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同对照组患者的75.87%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 、HbA le,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 、HbA le显著优于治疗前的,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上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廖晨旭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是目前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同时也视为社区卫生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该院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医院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洪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谈糖尿病治疗的新策略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新的糖尿病治疗策略。方法对该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从其发病机制实现对糖尿病治疗新策略的探讨。结果患者胆固醇数值超过6.6 mmol/L,空腹状态的血糖数值超过6.8 mmol/L,尿白蛋白超过20.3 mg,尿酸超过479.98μmol/L。结论全面认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新的糖尿病治疗策略,可实现对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控制和治疗。

    作者:刘湘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结局及对新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糖尿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结局。结果GDM组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娩出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RDS、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有较大危害。结论应注意孕早期血糖筛查及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以力争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贺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mA1b)用于早期诊断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早晨中段尿,分别测定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和具有可比性的8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80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葛雅姝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中对糖尿病病人实施管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当地街道社区的糖尿病病人84例,将这些病人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社区疾病管理及用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和治疗。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管理及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及管理有效性。结果采取管理方案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且管理有效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大基层街道社区应对糖尿病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与治疗,帮助病人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卢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与皮质醇分泌状况的关系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皮质醇分泌状况存在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6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和皮质醇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8 h、16 h的尿游离皮质醇、血皮质醇以及平均血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皮质醇分泌过高的患者的2hPPG、FP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皮质醇分泌率较高,且其血糖水平高于皮质醇分泌正常的患者,因此,可将皮质醇水平作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主要评价标准。

    作者:柳沙利;赵瑛;刘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5月301份门诊及住院血糖结果异常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糖尿量受损者和糖尿病组,对其分别采取不同试剂与方法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相关检测指标明显高于糖尿量受损者和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耐量受损者与糖尿病组的FBS、2HBS、HbA1c、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总胆固醇(GHO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对比中三者没有太大差异(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的检测,对DM的预防、诊断、合理化用药及并发症的防治可以起到重要的意义。

    作者:章玫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定期评价两组患者其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值(<7 mmol/L)观察组所占比例(65.0%)显著低于对照组(47.4%),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从而间接改善药物作用和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检验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分析

    糖尿病发生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逐渐成为死亡率、致残率高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DM)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为患者提供精确的实验室检查手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加强对血糖的控制,有效保持代谢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该文将糖尿病检验方法及应注意事项,作综述如下。

    作者: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护士在临床糖尿病护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科系统80例护士的调查结果,并针对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结果80例护士中,糖尿病护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基础知识缺乏、胰岛素应用不正确、血糖监测不当等三个方面,依次占82.5%、71.3%和70.0%,健康教育落实度不够、低血糖处理不当及其他相对较少,依次占30.0%、5.0%和10.0%。结论积极组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提高该院内科糖尿病护理工作、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建议临床予以重视,加强普及。

    作者:张莉;刘晓兰;郭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率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该社区就诊的82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对疫苗接种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疫苗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3例患者中有126例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为15.31%,影响患者接种的因素有学历、病程、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等因素,以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种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肺炎疫苗接种的主动性不强,疫苗接种以并发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居多,因此应加大对糖尿病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力度,以接种疫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小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探索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意义

    目的:探索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接收的13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建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2月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郭丽霞;张莉;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孕妇围产营养门诊创建与实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孕妇围产营养门诊创建与实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该院围产营养专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14例,Ⅰ组孕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由产科医生对所有项目进行指导及追踪,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产前等检查。Ⅱ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行围产营养专科门诊指导,并对2组患者妊娠羊水过多、孕产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孕期感染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记录。结果Ⅰ组孕妇在孕妇孕期感染发生率、妊娠羊水过多、孕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方面均显著高于Ⅱ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营养门诊行合理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结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也变得极其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为符合WTO诊断标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45~70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5例,合并心血管理病患者有18例,为这些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1],同时,实施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提高对于糖尿病防治的水平。

    作者:赵晶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价值

    目的: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内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7%,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徐胜男;李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通过与社区服务站中非专业人员合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作者:恽美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