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谷美光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 围术期, 临床护理
摘要: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多,为保证手术成功率,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4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口干、头疼等)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前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后组给予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0.0±7.1)min,术中出血量为(178.0±47.0)mL,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122.0±7.5)min,术中出血量为(184.0±53.0)mL,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t=2.30,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1,P<0.01),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中,积极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快速恢复切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琦;霍莹;李金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原则。方法对2005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4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变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患者于9~33 d恢复肠道功能,平均17.3 d。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8 d。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具有典型的特点,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易发现,且病程较长,在围手术期监测和控制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金庆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基层社区中对糖尿病病人实施管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当地街道社区的糖尿病病人84例,将这些病人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接受社区疾病管理及用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和治疗。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管理及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及管理有效性。结果采取管理方案和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且管理有效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大基层街道社区应对糖尿病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与治疗,帮助病人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卢剑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血糖管理,根据血糖管理程度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每组30例,对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血糖达标组孕妇出现2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孕妇出现11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糖达标组围生儿出现1例并发症,未达标组围生儿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和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康复过程中结合运动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康复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症状包括四肢麻木、疼痛、皮肤温度和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运动后症状积分(5.84±1.61)分,体征积分(17.26±4.03)分,对照组运动后症状积分(10.9±2.01)分,体征积分(29.2±4.7)分,观察组运动后康复情况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患者疼痛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玉斌;有慧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多,为保证手术成功率,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美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部坏疽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没有发生一例截肢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足坏疽截趾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大大减少糖尿病足部坏疽截肢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2月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郭丽霞;张莉;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硝苯地平组40例,平均年龄(64.2±11.3)岁,中位年龄44.5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8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年龄(65.6±8.5)岁,其中男性30人,女性10人。硝苯地平组服用硝苯地平(拜新同),规格:30 mg/片,1片/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mg/片,1片/d。所有研究对象均规则服用药物1月。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1月后对两组人员测量血压,仪器为动态血压检测仪,专业内科医生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4±12、93±8;156±13、94±9),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9±6;125±6、82±3),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好于硝苯地平,是理想的控制糖尿病患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作者:郭皖豫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总结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同时并用中医治疗法。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45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为25例,效果显著的患者为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1%;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患者为12例,显效的患者为18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67%,治疗无效的患者均转为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数据可知,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同时并用中医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定期评价两组患者其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值(<7 mmol/L)观察组所占比例(65.0%)显著低于对照组(47.4%),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从而间接改善药物作用和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10月该院门诊部的100张糖尿病患者处方与药房药物咨询窗口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咨询资料,对其用药依从性情况及原因进行记录。结果有20例患者已失联,80例患者终参加了回访与咨询,完全依从的患者共41例(41%),不完全依从共计54例(54%),完全不依从共5例(5%)。结论医护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从而逐步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作者:李华;柴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通过与社区服务站中非专业人员合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作者:恽美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甘舒霖30R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主要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甘舒霖30R治疗时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治疗组患者给予甘舒霖30R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注射治疗,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治疗15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PG 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甘舒霖30R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广侠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血糖、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HbAlc和FPG、2 hPG、TC、TG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HbAlc和FPG、2 hPG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和TC、TG具有平行升高的趋势。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HbAlc和2 hPG具有平行升高的趋势,和FPG、TC、TG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血脂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指标,能够为病情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孕妇围产营养门诊创建与实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孕妇围产营养门诊创建与实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该院围产营养专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114例,Ⅰ组孕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由产科医生对所有项目进行指导及追踪,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产前等检查。Ⅱ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行围产营养专科门诊指导,并对2组患者妊娠羊水过多、孕产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孕期感染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记录。结果Ⅰ组孕妇在孕妇孕期感染发生率、妊娠羊水过多、孕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方面均显著高于Ⅱ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营养门诊行合理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结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琼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2 h餐后血糖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多方面的指导,从而促进患者对血糖的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伴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也变得极其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为符合WTO诊断标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45~70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5例,合并心血管理病患者有18例,为这些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1],同时,实施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提高对于糖尿病防治的水平。

    作者:赵晶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覆盖范围,使更多糖尿病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兰;郭丽霞;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