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陈曦

关键词:老年心脏病患者, 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后老年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老年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应该将该种护理方法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分析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评分为(97.21±1.50)分、肩部运动功能评分为(90.11±2.0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患者上肢功能较快恢复.

    作者:邓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PI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血压变化与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PIH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黄碧琼;王玲;苏敏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的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进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影响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进行脂溢性脱发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2017年10月,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方法上被辅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组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脂溢性脱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值得被推广.

    作者:吴燕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规律产前检查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本科室实施规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子痫前期的44例(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确诊)患者实施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历资料回顾分析,总结子痫前期患者的早期临床发病特点.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前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前期、血小板计数下降>10%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期间首发相关异常表现时间、首发血压升高时间、首发尿蛋白升高时间、确诊子痫前期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结论 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疾病确诊前存在较多异常表现,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孕周、终止妊娠早于轻度子痫前期.

    作者:谢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婴儿癫痫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婴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例数为10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添加治疗,实验组则实施左乙拉西坦治疗,分析两组婴儿癫痫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实验组婴儿癫痫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00%)较对照组(60.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较对照组(36.0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婴儿癫痫患者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2例,均为冠心病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采用运动平板心电图,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率93.55%(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确诊率72.58%(4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的确诊运动平板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临床优势更加明显,确诊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颖婕;司徒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SPA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95.56%(43/45)、疼痛评分(8.54±0.66)分、功能障碍评分(14.54±2.36)分、SPADI评分(23.65±1.22)分;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疗效较为确切,可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治愈效果,可推广.

    作者:李斌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评价中采用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评价中采用CT和病理学进行检查,分析CT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在术前诊断中,60例患者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均为阳性,CT检查结果中为58例阳性,CT阳性诊出率与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的复发评估中,病理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8/60)30.0%,CT为(17/60)28.33%,两种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可较为准确诊断结肠癌位置、大小等情况,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有效提示结肠癌病灶的性状,诊断和评估效果与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和治疗预后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刘窗;龙安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对照研究分析

    目的 对照甲状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结果,探究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3年1月-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6例,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影像学诊断、病理学检查,对比检出率和符合率.结果 经病理学诊断,76例患者中滤泡状癌16例、乳头状癌52例、髓样癌8例.超声诊断滤泡状癌15例,符合率93.75%,乳头状癌48例,符合率92.31%,髓样癌7例,符合率62.50%,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滤泡状癌、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各项超声指标与恶性甲状腺肿瘤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快速、无创,可进行有效鉴别与诊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秦氏头皮针结合调气扶阳腹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秦氏头皮针结合秦氏调气扶阳腹针与传统经穴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均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女性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秦氏整体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黄褐斑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颜色评分、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秦氏整体针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敏;傅雨薇;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内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1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均为56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从SAS焦虑自评分来看,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在护理前的评分分别为(57.19±4.92)分和(57.24±4.86)分,护理后的评分为(47.19±3.94)分和(35.28±3.28)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P<0.05);从SDS抑郁自评分来看,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护理前的评分分别为(56.23±5.04)分和(56.19±4.96)分,护理后的评分为(46.92±3.86)分和(34.19±3.09)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乳腺增生患者而言,相比较实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而言,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有利于患者配合和积极地进行治疗.

    作者:徐国磊;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预检分诊隐患因素和分析对策

    目的 研究探讨急诊预检分诊隐患因素和分析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诊科分科患者146例,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按照常规预检分诊程序工作,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差异,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预检分诊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5%,对照组为15.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检分诊准确度为97.26%,对照组为82.19%,观察组分诊准确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预检分诊患者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能够提高患者的分诊准确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徐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T测量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容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CT测量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容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内脏脂肪容积分成非内脏肥胖组和内脏肥胖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相关的指标.结果 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水平及收缩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脏脂肪能够抵抗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作用,内脏脂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并且与心血管危险因子同样具备着紧密的关系.

    作者:陈义均;廖基兴;毕如峰;罗世美;黄冬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7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新生儿4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新生儿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依从性、新生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护理依从性,使新生儿不再抗拒护理工作,减少了护理难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新生儿及其家属更容易接受,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卓春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抽取80名,设为健康组,选取同期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中抽取80例,设为试验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6.24±3.74)μg/L;C-反应蛋白水平为(38.72±10.69)mg/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重症肺炎的准确度为97.5%,敏感度为96.25%,特异度为98.75%,均明显高于单独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和单独C-反应蛋白检测(P<0.05).结论 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显著,可提高疾病诊断确诊率、敏感度和特异性.

    作者:张伟山;陆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电图检查诊断心房纤颤的效果

    目的 探究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符合率为98.09%,其中持续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73%,阵发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83%,永久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5.65%;本次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的确诊符合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纤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心房纤颤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盛;马艳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广州市花都区不同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超声测量参数变化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非妊娠期及不同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超声测量参数变化及与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方法 运用相同抽样方式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产检以及产科住院部所收治的860例妊娠期妇女,根据妊娠时间分为早期妊娠组(孕周<13周,n=110)、中期妊娠组(孕周14周-28周,n=652)与晚期妊娠组(孕周29周-40周,n=98),抽取同期健康体检的245例非妊娠期妇女作对照(非妊娠组,n=245),超声检测甲状腺体积的各径线值、甲状腺上动脉管径及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分析与TRH、FT3、FT4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非妊娠组与妊娠组的甲状腺体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PSV与RI均大于非妊娠组,不同妊娠组之间的PSV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SV与TRH呈负相关,与FT3、FT4呈正相关,不同妊娠期甲状腺上动脉PSV的改变可以反映不同妊娠期TSH、FT3、FT4水平的变化.结论 利用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明确不同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超声测量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从而能够为临床医生诊断不同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金甜;曹君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胰岛素抵抗、月经异常作为主要表现,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我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陆德宾;刘仕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舒张压90 mmHg-99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159 mmHg归为1级组(20例);舒张压100 mmHg-109 mmHg和(或)收缩压160 mmHg-179 mmHg归为2级组(22例);舒张压≥110 mmHg和(或)收缩压≥180 mmHg归为3级组(23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我院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肾血流(小血流与大血流)与血压(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水平.同时采用脉冲多谱勒对SRA(段动脉)与IRA(叶间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量,此外还需记录两组肾脏相关情况.结果 1级组、2级组尿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3级组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肌酐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与1级组主肾动脉、段动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级组主肾动脉与段动脉EDV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PSV无显著差异(P>0.05);3级组PSV与ED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反映患者肾损伤程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吉耀;黄学德;曾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