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相关性研究

张杰梅;裴汉军;纪晓玲

关键词:P-选择素, 一氧化氮, 急性冠脉综合征
摘要:目的 观察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各30例,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30例体检健康者血浆P-selectin及血清NO水平.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selectin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血清NO与血桨P-selectin水平成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 血桨P-selectin及血清NO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噬的分子医学研究进展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内蛋白质再循环机制,能够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又称为Ⅱ型细胞死亡.饥饿、缺氧、细胞内应激、激素或生长发育信号等均可诱导产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与保护作用,能够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以避免产生细胞毒性或诱发细胞凋亡.本文主要讨论自噬的研究进展及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程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作用,为进一步研发此药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低剂量组(60mg/Kg )和高剂量组(120mg/Kg).将麻醉大鼠冠脉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造成心肌损伤模型.均于结扎LAD前20min给予药物和生理盐水.结果 PC可降低再灌后血清内皮素(ET-1)浓度,升高前列环素(PGI2)含量,并升高一氧化氮(NO)的水平,使心肌细胞酶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减少,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 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于晗;刘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各30例,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30例体检健康者血浆P-selectin及血清NO水平.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selectin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血清NO与血桨P-selectin水平成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 血桨P-selectin及血清NO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杰梅;裴汉军;纪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浆C-反应蛋白与行支架植入术后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C-反应蛋白(CRP)预测支架植入术后非靶血管病变的进展和靶病变的再狭窄.方法 测定311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入院时及随访时的血浆CRP浓度.所有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6-9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 进展组患者高敏CRP浓度高于非进展组患者[1.60(0.80-3.46)mg/lvs0.96(0.55-1.87)mg/1,P<0.001].再狭窄组患者高敏CRP浓度高于非再狭窄组患者[1.46(0.90-2.90)mg/lvs1.15(0.59-2.34)mg/l,P=0.02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浆CRP是非靶血管病变狭窄快速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07,95%Cl1.073-1.357,P=0.002).结论 血浆CRP可独立预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非靶血管病变狭窄的快速进展,但与靶病变再狭窄无关.

    作者:徐延路;郑欣馨;朱成刚;郭远林;郑昕;滕思勇;高展;慕朝伟;袁晋青;李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从PPAR信号调节及中药治疗重新认识PAAS系统

    近的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可以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血压.在临床PPARs激动剂已开始使用,并且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中药对RAAS的转录调控的研究也在兴起,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PPARs和中药对RAAS的转录调控作用以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柳威;田维;蔡晓月;王子旭;汪涛;赵英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miR-214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适应中的表达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miR-21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适应心脏保护作用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通过颈动脉插管测定不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伊文思兰和TTC染色法测定缺血和梗死面积,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再灌注2h缺血心肌miR-214及预测的靶基因HIF1AN(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subunit inhibitor)的变化.结果 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适应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降低了心肌梗死面积;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的miR-214表达显著下调,缺血后适应组心肌组织缺血区miR-214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214在HIFIAN的3+-UTR上存在结合位点,与假手术组相比,RIF1AN mRNA水平在缺血再灌注组中显著增加,而缺血后适应组与缺血再灌组相比,HIF1AN的mRNA水平显著减低.结论 缺血后适应处理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miR-214在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减低,后适应处理能够升高miR-214的表达,miR-214上调可能参与缺血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苗苗;于海奕;祖凌云;徐明;王贵松;高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细胞色素P450基因对高脂饮食诱导不同周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CYP2C8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20和40周龄APOEKO+/- CYP2C8Tg+/-和CYP2C8Tg+/-转基因的小鼠为研究对象,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同窝APOEKO+/-和C57BL/6小鼠设为对照.在第5,20,40周时测各组动物EET含量,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的主动脉PPAR- y和MCP-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的主动脉(p-) eNOS和NF- x B蛋白的表达与小鼠的肝脏P13K,(p-)AKT,(p-)ERK和(p-)P38等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高脂饮食中,CYP2C8Tg+/-组和APOEKO+/-CYP2C8Tg+/-组的EET浓度明显增高.Western blot显示:高表达CYP2C8在肝脏中明显上调PI3K,(p-)AKT,(p-)ERK和(p-)P38蛋白;在主动脉明显上调(p-) eNOS蛋白,下调NF- x B蛋白.Real-time PCR分析显示高表达CYP2C8在主动脉中下调MCP-1蛋白.结论:本研究高表达CYP2C8基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这一作用是与激活P13K,(p-)AKT,(p-)ERK,(p-)P38和(p-) eNOS蛋白有关,还与在主动脉中抑制了MCP-I基因有关.

    作者:吴俊;陈琛;曾和松;汪道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腺病毒过表达TNNI3K基因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肌丝钙敏感度的影响

    目的 检测TNNI3K基因过表达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肌丝钙敏感度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TNNI3K基因在心肌收缩功能、心肌肥厚、心衰及其它心脏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研究模型.方法 恒压Langedoff灌流装置逆向灌流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之后对该心肌细胞进行逐级复钙.然后,将心肌细胞接种于改良的M199培养基中.分别感染Ad.GFP病毒和Ad.TNN13K病毒,24小时后,以IonOptix单细胞可视化动缘系统检测心肌细胞肌丝钙敏感度.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了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并在该细胞中成功过表达了TNN13K基因.钙敏感度测定结果表明,TNN13K基因能够增强心肌细胞肌丝钙敏感度.结论 在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中以腺病毒载体过表达TNN13K基因,可增强心肌细胞肌丝的钙敏感度,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NN13K基因在心肌收缩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林;王慧;叶珏;宋莉;孟宪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共培养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VSMCs直接种植于培养板表面,VECs则种植于与VSMCs相对的浮胶底面.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和鉴定VECs和VSMCs,RTPCR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原代培养的大鼠VECs呈铺路石样形态,vWF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s免疫荧光染色α-SMA呈阳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48h共培养组VSMCs的合成表型相关基因CRBP-1,Smemb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分别为1.4倍、1.5倍;72h达到峰值,分别为1.7倍、2.1倍,96h开始下降;共培养组中收缩表型标记物Smoothelin-B和SM-MHC的基因表达水平在48h,72h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96h Smoothelin-B却高于单独培养组.单独培养组上述各基因的变化趋势不变或保持稳定.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M-MHC蛋白表达在共培养组中96h后从下降转为升高(P<0.05).结论 在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表现为先促进向合成型转化,96h后促进向收缩型转化.

    作者:李晓聪;刘水;潘銮凤;吴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RAW264.Z细胞M1/M2亚型的诱导和鉴定

    目的 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M1/M2亚型,并分别根据其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方法 干预前一天以10(5)个/ml密度铺好细胞,用不同浓度的IFN-γ +LPS干预,刺激分化为M1亚型;用不同浓度IL-4干预,刺激分化为M2亚型.分别于干预后12h提取细胞的总RNA.用realtime PCR方法对M1/M2亚型的标志物iNOS,CD86/MR(CD206),I型精氨酸酶(ArginaseI,Arg-I)进行mRNA水平表达量的鉴定,终选择合适的刺激浓度进行后续试验.结果 (1).不同浓度干预试剂刺激12h后,大剂量干预组RAW264.7的细胞状态差,死亡细胞数多,中小剂量组细胞状态良好,完全贴壁,但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2).2.5ng/ml IFN-γ +200ng/ml LPS共同作用12h后,RAW264.7的iNOS和CD86表达量高,较基础水平有明显差异;(3).10ng/ml IL-4作用12h后,RAW264.7的MR(CD206)和ArgI的表达量高,较基础水平有明显差异.结论 用适当浓度的IFN-γ +LPS/IL-4刺激RAW264.7细胞12h,可使其分化为M1/M2亚型.

    作者:陈涛;梁潇;贺明;乌宇亮;袁祖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硫化氢对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中心肌缝隙连接和连接蛋白的影响

    目的 在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中,探讨硫化氢对心肌连接蛋白(connexins,Cx)表达及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大剂量阿霉素15mg·kg-1或生理盐水,注射后2h即开始每天予以硫化氢供体药物NaHS(1mg·kg-1,i.p.)或生理盐水.14天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的左心功能情况,随后处死小鼠并留取血浆和左心室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缝隙连接的超微结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Cx43和Cx45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了心肌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以及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在阿霉素心肌损伤模型中,心肌Cx43和Cx45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缝隙连接的数目减少且分布稀疏.予以NaHS干预后,心肌Cx43和Cx4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心肌缝隙连接的重构明显改善,同时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亦显著改善.结论 硫化氢可能通过上调心肌连接蛋白的表达和抑制心肌缝隙连接的重构,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发挥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赵倩;张阿莲;王长谦;张绘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2354T/A和16699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对2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79例对照者进行检测,分析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2354T/A和16699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检验多态位点与冠心病的关联.结果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2354T/A和16699A/G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以TT,GG基因型为主.A等位基因为少见型.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2354T/A,16699G/A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D'=0.798,r2=0.037).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上2个多态未显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混杂因素矫正后进行分析单个多态位点与疾病的关系时,以上2个多态同样未显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将以上多态全部纳入构建单体型,有两种单体型频率较高分别为:AG 28.6%、TG 68.9%,单体型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2354T/A和16699G/A多态性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作者:曹振华;吴振军;周欣;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发的肥大心肌细胞膜AT1和AT2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AngⅡ处理组,替米沙坦处理组.构建AngⅡ诱发心肌细胞肥大模型,提取各组心肌细胞膜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观察肥大心肌细胞中AT1和AT2表达.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AngⅡ处理组心房利钠肤(ANP),脑钠肤(BNP)基因表达明显上升(P<0.05),AT1和AT2受体表达也显著上升(P<0.05);相对于AngⅡ组,替米沙坦处理组ANP,BNP基因和ATI受体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以明显抑制AngⅡ诱发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其降低因AngⅡ诱发ATI受体表达升高和维持AngⅡ引起的AT2受体高表达有关.

    作者:唐跃东;刘国平;胡朝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鼠成体骨骼肌卫星细胞提取及纯化方法的改进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小鼠成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提取、纯化的实验方法.方法 通过布比卡因预处理激活肌卫星细胞,48小时后,以混合酶一步消化法及改良纯化法从成年骨骼肌中分离高纯度卫星细胞,并与普通差速贴壁法、反复差速贴壁法及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等纯化方法相比较.结果 通过改良提取、纯化法所得到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可达到(82.53±3.16)%,明显高于普通差速贴壁法、反复差速贴壁法及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P<0.05),并具有很好的增殖及分化能力.结论 通过采用改良成体骨骼肌卫星细胞提取及纯化法,能快速高效地获取高纯度肌卫星细胞.

    作者:朱铠;过常发;王春生;赖颢;夏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