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红;张素华;洪苏玲;兰帆;邱鸿鑫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46倍[1].作者自1998年~2000年,应用降纤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35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南海荣;张卫国;董砚虎;钱荣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胰岛素水肿和体重增加.引起过敏反应的非常少见,特别是人胰岛素,现将我院1999年12月发现的人胰岛素过敏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汪志红;张素华;洪苏玲;兰帆;邱鸿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足部溃疡导致下肢截肢是具危害性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足部溃疡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因素广泛,其中大部分足部溃疡所致的下肢截肢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然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并不能完全避免下肢截肢.相反,溃疡合并大面积坏疽和严重感染时具有致命性危险,截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因此了解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展过程,查找与截肢有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实施预防性措施,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发生率.
作者:曾文和;赖国民;甘尔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高脂血症介导和加重肾损害引起广泛关注.载脂蛋白II(apoH)又称β2糖蛋白I,通过激活脂蛋白酶,参与脂类代谢.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载脂蛋白H的变化,报道尚少.
作者:雷闽湘;廖岚;陈惠玲;程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具有调节机体中蛋白质和核苷酸合成的作用,并与机体中的抗氧化能力有关[1].近年来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D)含量升高,且这种变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2].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红细胞中GSH的浓度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关系,并探讨红细胞中GSH对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陈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本研究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注射阿朴吗啡后的阴茎勃起情况来评价其勃起功能,同时用胰岛素和二氨基酚嗪(2,3-diaminophenazine,2,3-DAP)对糖尿病大鼠进行治疗,以探讨这两种药物对糖尿病性ED的治疗作用.
作者:黎英荣;汪恕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当患者无尿或肾功能严重损坏,肾血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酮可减少或消失时,则无法靠尿判断.此外,尿酮体试纸仅能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较弱,与β-羟丁酸(β-HB)无反应,当尿中以β-HB为主时易漏诊[1],故查血β-HB对诊断DKA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马中亮;章毅;李文华;王永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1994年我部在京人员按WHO标准诊断的82例IGT患者于1999年进行复查.
作者:郑建军;李俊先;孙宪春;刘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CD30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B细胞,诱导T细胞膜分泌TH2类型的细胞因子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1].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工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乃由免疫因素引起的β细胞破坏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对LADA患者血清CD30水平的测定,探讨CD30分子在LADA中的意义.
作者:沈兴平;李娟;严钟德;舒昌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金世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揭示硒与糖尿病的关系,我们进行了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浆硒水平及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倪银星;张素华;吴静;任伟;凌红;李全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T2 DM)具有强烈的遗传性,已发现一些基因与T2DM关联.1996年Sakagashira等[1]报告一种新的基因突变,即胰淀素(amylin)基因错义突变(S20G)与日本人DM的发病相关联,但此后台湾、日本及德国等的研究未能发现有关联[2-4],至今尚有争议.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群中S20G的突变率,以及它对DM发病和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楠;李昌臣;郝莉;苏本利;杜建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肾上腺素、葡萄糖对成熟脂肪细胞水孔蛋白(aquaporin adipose,AQPap) 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中所起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10-6mol/L、10-7 mol/L、10-8 mol/L、10-9 mol/L)的肾上腺素刺激诱导分化第9天的3T3-L1细胞6 h;另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6 mmol/L、11.2 mmol/L、16.8 mmol/L、 33.6 mmol/L)刺激细胞48h.提取细胞RNA,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AQPap mRNA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其AQPap mRNA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使培养细胞AQPap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强(P<0.05),16.8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细胞48 h,AQPap mRNA表达量约是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的3倍. 结论肾上腺素是一种脂解激素,它对脂肪细胞AQPap mRNA的表达无影响;高糖状态下AQPap mRNA表达明显增强.
作者:周红文;陈家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观察了血浆PAI-1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并与有关因素作相关分析,探索发生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战建;胡淑国;王燕;赵文惠;庞建华;支忠继;刘宽芝;康胜群;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温筋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糖化终产物(AGEs)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制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与治疗组分别在制模后不同时间给予温筋通灌胃.另选10只体重、鼠龄相匹配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病程12周各组大鼠坐骨神经RAGE mRNA表达水平. 结果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RAGE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1),温筋通预防组、治疗组及氨基胍预防组大鼠坐骨神经RAGE mRNA表达较糖尿病未治疗组降低(P<0.05~0.01). 结论温筋通可能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RAGE mRNA 的异常表达,减轻AGEs对坐骨神经的损伤.
作者:梁晓春;唐代屹;郭赛珊;张建伟;孙仁宇;张宏;凌允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 方法评价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LADA患者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与速发型1和2型糖尿病(DM)相比较. 结果 LADA患者的年龄、BMI、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介于1和2型DM之间.LADA组29%患者有酮症,再次酮症的频度与1型相似,但至首次酮症的时间较长.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9.5%,与1型DM相似;白内障患病率为48.8%,与2型DM相似;冠心病患病率与2型DM相似,高血压患病率介于1、2型DM之间.LADA组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较少,3组间显性肾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相似. 结论 LADA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与1和2型DM有所不同.
作者:吴艺捷;赵立;胡远峰;张洪德;董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受到精神上痛苦或社会环境、生物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侵袭时,可引起全身性的适应反应.这种对各种有害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对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应激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催乳素、β内啡肽、β促脂素、血管紧张素、胰升糖素、加压素、神经肽Y等激素均可升高.除了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应激还可通过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鞠海兵;沈菲菲;舒子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男女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中老年妇女发病率的递增速度比男性快得多,提示雌激素水平降低有致糖耐量异常倾向[1].故我们以二甲双胍为对照采取随机分配原则,研究了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期妇女异常糖耐量的近期影响.
作者:刘雅;王煜;郑永惠;李秀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为心脏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81例患者,分为EH组、T2DM及EH合并DM组(DM+EH),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DM、EH及DM+EH3组患者左心室重量(LVM)、收缩期升主动脉内径(AO)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患者LVM、AO高于其余2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室间隔厚度(IVS)及收缩期左心房内径(LA),EH、DM+EH组患者高于DM组(P<0.05);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射血分数(EF)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的百分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发生率高,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6.5%;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为91.5%. 结论 T2DM、EH及T2DM+EH3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明显不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明显加重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
作者:周方明;祝之明;谭建聪;赵志钢;于军;王彦;刘道燕;戎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因此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是目前探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旨在评价西布曲明能否降低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隽;庞久高;严钟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