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及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初探

南海荣;张卫国;董砚虎;钱荣立

关键词:降纤酶, 高压氧, 糖尿病患者, 疗糖尿病足, 创伤性截肢, 良好疗效, 危险性, 患病率, 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46倍[1].作者自1998年~2000年,应用降纤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35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中国糖尿病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透明膜改变二例

    编者按小婴儿1型糖尿病较少,儿科临床医生多缺乏诊断和治疗经验,往往因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而加重病情,如因脱水酸中毒给输入含糖液而加重了病情,或因纠正酸中毒和对血糖水平很高的小婴儿治疗过于积极[胰岛素小剂量持续静点,1岁以下婴儿用量应为0.05 U/(kg*h)],使血糖急剧下降,或纠正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直接滴入,用量过急过大易造成碱中毒和脑内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而死亡.对于病情极为严重者抢救治疗应缓慢细致.多次评估血糖、电解质和血气,均使其缓慢纠正并恢复,反而较容易抢救生命.本期发表2例婴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病例,希望吸取教训并引起临床对小婴儿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作者:刘南萍;周忠蜀;臧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为心脏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81例患者,分为EH组、T2DM及EH合并DM组(DM+EH),对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DM、EH及DM+EH3组患者左心室重量(LVM)、收缩期升主动脉内径(AO)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患者LVM、AO高于其余2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室间隔厚度(IVS)及收缩期左心房内径(LA),EH、DM+EH组患者高于DM组(P<0.05);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射血分数(EF)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的百分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DM+EH组发生率高,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6.5%;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为91.5%. 结论 T2DM、EH及T2DM+EH3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明显不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明显加重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

    作者:周方明;祝之明;谭建聪;赵志钢;于军;王彦;刘道燕;戎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家系硒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

    为了揭示硒与糖尿病的关系,我们进行了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浆硒水平及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倪银星;张素华;吴静;任伟;凌红;李全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对3T3-L1脂肪细胞水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肾上腺素、葡萄糖对成熟脂肪细胞水孔蛋白(aquaporin adipose,AQPap) 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AQPap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在肥胖及糖尿病发病中所起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10-6mol/L、10-7 mol/L、10-8 mol/L、10-9 mol/L)的肾上腺素刺激诱导分化第9天的3T3-L1细胞6 h;另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6 mmol/L、11.2 mmol/L、16.8 mmol/L、 33.6 mmol/L)刺激细胞48h.提取细胞RNA,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AQPap mRNA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其AQPap mRNA的表达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使培养细胞AQPap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强(P<0.05),16.8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细胞48 h,AQPap mRNA表达量约是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的3倍. 结论肾上腺素是一种脂解激素,它对脂肪细胞AQPap mRNA的表达无影响;高糖状态下AQPap mRNA表达明显增强.

    作者:周红文;陈家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期妇女异常糖耐量的近期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男女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中老年妇女发病率的递增速度比男性快得多,提示雌激素水平降低有致糖耐量异常倾向[1].故我们以二甲双胍为对照采取随机分配原则,研究了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期妇女异常糖耐量的近期影响.

    作者:刘雅;王煜;郑永惠;李秀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家系中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成员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2例家族性T2DM患者、37例家族性T2DM患者的非DM一级亲属,40例正常人的血浆TNF-α水平. 结果家族性T2DM患者血浆TNF-α为(1.19±0.21)μg/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0±0.18)μg/L(P<0.05).家族性T2DM患者的非DM一级亲属血浆TNF-α为(1.01±0.28)μ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TNF-α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呈负相关,TNF-α参与了ISI的变异,血浆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TNF-α对ISI总的影响程度为39%. 结论循环TNF-α可能参与了家族性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作者:吴静;张素华;邱鸿鑫;叶文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的实质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聚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ECM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肝素能抑制ECM的生成[1].为此我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两种ECM成分,层粘蛋白(LN)、纤连蛋白(FN)的表达与TGF-β1的关系,以及肝素对其表达的调控,以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及肝素是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元红;彭荔薰;张木勋;欧阳金芝;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某部82例糖耐量低减者五年后的转归

    为了解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1994年我部在京人员按WHO标准诊断的82例IGT患者于1999年进行复查.

    作者:郑建军;李俊先;孙宪春;刘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1、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的比较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 方法评价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LADA患者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与速发型1和2型糖尿病(DM)相比较. 结果 LADA患者的年龄、BMI、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介于1和2型DM之间.LADA组29%患者有酮症,再次酮症的频度与1型相似,但至首次酮症的时间较长.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9.5%,与1型DM相似;白内障患病率为48.8%,与2型DM相似;冠心病患病率与2型DM相似,高血压患病率介于1、2型DM之间.LADA组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较少,3组间显性肾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相似. 结论 LADA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与1和2型DM有所不同.

    作者:吴艺捷;赵立;胡远峰;张洪德;董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H浓度的变化

    近年高脂血症介导和加重肾损害引起广泛关注.载脂蛋白II(apoH)又称β2糖蛋白I,通过激活脂蛋白酶,参与脂类代谢.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载脂蛋白H的变化,报道尚少.

    作者:雷闽湘;廖岚;陈惠玲;程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胰岛素过敏一例

    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胰岛素水肿和体重增加.引起过敏反应的非常少见,特别是人胰岛素,现将我院1999年12月发现的人胰岛素过敏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汪志红;张素华;洪苏玲;兰帆;邱鸿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胰岛素抵抗及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观察了血浆PAI-1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并与有关因素作相关分析,探索发生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战建;胡淑国;王燕;赵文惠;庞建华;支忠继;刘宽芝;康胜群;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读后体会

    作者:金世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具有调节机体中蛋白质和核苷酸合成的作用,并与机体中的抗氧化能力有关[1].近年来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D)含量升高,且这种变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2].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红细胞中GSH的浓度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关系,并探讨红细胞中GSH对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陈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降纤酶及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初探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15~46倍[1].作者自1998年~2000年,应用降纤酶、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35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南海荣;张卫国;董砚虎;钱荣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激对糖尿病的影响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受到精神上痛苦或社会环境、生物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侵袭时,可引起全身性的适应反应.这种对各种有害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对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应激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催乳素、β内啡肽、β促脂素、血管紧张素、胰升糖素、加压素、神经肽Y等激素均可升高.除了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应激还可通过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鞠海兵;沈菲菲;舒子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检测血β羟丁酸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当患者无尿或肾功能严重损坏,肾血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酮可减少或消失时,则无法靠尿判断.此外,尿酮体试纸仅能与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较弱,与β-羟丁酸(β-HB)无反应,当尿中以β-HB为主时易漏诊[1],故查血β-HB对诊断DKA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马中亮;章毅;李文华;王永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国人胰淀素基因错义突变的研究

    2型糖尿病(T2 DM)具有强烈的遗传性,已发现一些基因与T2DM关联.1996年Sakagashira等[1]报告一种新的基因突变,即胰淀素(amylin)基因错义突变(S20G)与日本人DM的发病相关联,但此后台湾、日本及德国等的研究未能发现有关联[2-4],至今尚有争议.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群中S20G的突变率,以及它对DM发病和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楠;李昌臣;郝莉;苏本利;杜建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西布曲明与胰岛素抵抗的探讨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因此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是目前探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旨在评价西布曲明能否降低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隽;庞久高;严钟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剂量胰岛素抢救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渗性昏迷一例

    病例:患者女,24岁,已婚,因停经8个月余,昏迷12h于1999年8月9日入院.患者10天前鼻塞、咽痛及发热,伴恶心呕吐,并饮大量糖水,呕吐少量咖啡色胃内容物.今晨4时患者神志不清,急症入当地医院.

    作者:刘嵋;盛正妍;彭永德;吴艺捷;江明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主管: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