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价值

赵韶盼;付士辉;骆雷鸣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对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UA患者174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59例,按术后hs-cTnT变化分为升高组(35例,升高>0.1 ng/ml)和正常组(13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水平,并分析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作用.结果 正常组较升高组血压升高,术后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s-c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1~1.002),收缩压(OR=0.967,95%CI:0.941~0.994)和舒张压(OR=0.951,95%CI:0.906~0.999)是保护因素.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总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8.6%vs.0.7%,5.7%vs.0.7%,20.0%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CI术后升高组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率、血压、空腹血糖、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hs-cTnT、NT-proBNP等因素后,术后hs-cTnT升高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6.303,95%CI:2.106~18.862).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术前NT-proBNP、收缩压、舒张压有关,hs-cTnT水平升高显著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的MACE发生风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男性71例,女性49例.将肾小球滤过率(GFR)≥80 ml/(min·1.73 m2)患者纳入高血压组(62例);将GFR<80 ml/(min·1.73 m2)患者纳入早期肾损害组(58例);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60例),既往无急慢性疾病史.检测患者入院时和健康组体检时血清Cys C及Hcy水平.测定入院时的肾小球滤过率.Cys C(>1.1 mg/L)、Hcy(>15μmol/L)诊断为早期肾损害.结果 健康组、高血压组、早期肾损害组血清Cys C、Hcy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项Cys C、Hcy检测的阳性率低于Cys C联合Hcy检测,69.0%vs.94.8%,63.8%vs.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GFR与血清Cys C、Hcy水平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0.341(P均<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曹云和;董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的研究进展

    Sestrin(Sesn)属于Sesn家族的抗氧化蛋白,在暴露于应激的细胞中堆积,可以增强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并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激活[1],能够清除自由基.Sesn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于整个动物界,然而在植物或真菌并没有发现Sesn同源基因.多数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表达三种Sesn (Sesn1-3),而多数无脊椎动物只含有一种Sesn基因,在酵母菌尚未发现Sesn基因.哺乳动物Sesn是由三个独立的基因位点Sesn1-3编码.

    作者:李林;韩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渗盐溶液对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高渗盐溶液(HSS)在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公开发表的内容关于高渗盐加利尿剂或者单用利尿剂治疗心衰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6年12月,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严格遵从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评价研究质量,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步检索出110篇文献,终共5篇RCT符合纳入标准,共20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渗盐联合利尿剂治疗后,在全因死亡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利尿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1,95%CI:1.53~2.15,P=0.23);再入院风险偏低(RR=1.99,95%CI:1.32~3.00,P=0.05).结论 联合使用高渗盐溶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尚需更多设计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以及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于春杨;吕杰;颜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泛素活化酶、端粒酶检测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UBE1)、端粒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保存的57例胸腹水标本,其中30例为冠心病心力衰竭,15例为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12例正常对照(无心脏病史、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UBE1和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 心力衰竭组UBE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端粒酶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力衰竭组UBE1和端粒酶IOD值分别为1201.14(943.19~1672.31)和12643.81(11231.07~13519.31),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端粒酶表达明显增强,二者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秀琴;张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影响

    目的 分析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选取10只纳入对照组,后制备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CM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各10只.每日按规定剂量给予红景天苷灌胃,DCM组给予同剂量的水,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动物处死后取心肌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成4μm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红景天苷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红景天苷剂量增加,IL-6水平逐渐下降,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所有药物干预组血清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CM组比较,随着药物剂量增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除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HE染色结果,DCM组心肌组织结构十分紊乱,可见大量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低剂量组心肌组织结构非常紊乱,有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中剂量、高剂量组可见少量点状出血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结论 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高静媛;杨雨旸;邢磊;李继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敬老院人群长期食用富钾低钠盐对摄盐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敬老院人群长期食用富钾低钠盐对摄盐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9月选取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4省和北京市8个地区的31家敬老院,以地区和敬老院为单位,按简单整群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食用富钾低钠盐(KCl:NaCl=1:1),对照组食用普通盐.对入选人群以及敬老院工作人员进行限盐对降低血压益处的健康宣教.在基线和食用盐干预24~31个月及48个月时,对敬老院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平均每人每天摄盐量.基线和48个月时收集随机点尿,检测尿电解质,计算尿钠钾比值.结果 基线时人均每日盐摄入量对照组为(12.86±4.80)g,干预组为(12.58±2.85)g.24~31个月随访时,调查资料完整的1211例,对照组497例,干预组714例.48个月随访时,资料完整2153例,对照组1118例,干预组1035例.干预组随访时较基线人均每日盐摄入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随访时人均每日盐摄入量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线时,对照组(1309例)随机尿钠钾比值为(7.86±4.43),干预组(933例)为(8.22±4.92).48个月随访时:对照组(497例)钠钾比值为(4.21±2.27),干预组(714例)为(2.46±1.7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时比较,48个月随访时两组随机尿钠钾比值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个月随访时,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钠钾比值下降(4.21±2.27)vs.(2.46±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敬老院人群长期食用富钾低钠盐是限制盐摄入量的有效措施.但本研究人数变动较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小云;李薇薇;李东风;郭玉;张步强;赵锦国;董跃红;刘永娟;于勤;张红叶;刘力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相关风险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的相关风险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相关风险性的相关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15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狼疮抗凝物(LA)阴性患者比LA阳性患者血栓发生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35,95%CI:3.53~11.42,P<0.00001);抗心凝脂(aCL)阴性患者比aCL阳性患者血栓发生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9,95%CI:1.50~5.18,P=0.001).结论 ITP患者LA及aCL阳性可能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作者:葛星瑶;张超;鄢金柱;原瑞霞;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对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UA患者174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59例,按术后hs-cTnT变化分为升高组(35例,升高>0.1 ng/ml)和正常组(13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水平,并分析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作用.结果 正常组较升高组血压升高,术后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s-c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1~1.002),收缩压(OR=0.967,95%CI:0.941~0.994)和舒张压(OR=0.951,95%CI:0.906~0.999)是保护因素.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总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8.6%vs.0.7%,5.7%vs.0.7%,20.0%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CI术后升高组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率、血压、空腹血糖、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hs-cTnT、NT-proBNP等因素后,术后hs-cTnT升高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6.303,95%CI:2.106~18.862).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术前NT-proBNP、收缩压、舒张压有关,hs-cTnT水平升高显著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的MACE发生风险.

    作者:赵韶盼;付士辉;骆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AMI患者纳入AMI组,发病6 h内入院;40例心内科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纳入CHF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hs-cTnT、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hs-cTnT诊断AMI的价值.结果 AMI组的血清hs-cTnT、Myo、cTnT、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CHF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患者的血清hs-cTnT与Myo、cTnT、CK-MB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714、0.520(P均<0.05).发病6 h内检测AMI患者的血清hs-cTn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s-cTnT取0.050 ng/mL时为佳临界值,此时灵敏度为98.96%、特异度为97.33%、漏诊率为1.04%、误诊率为2.6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9.结论hs-cTnT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作者:卢章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脉搏压或为中青年高血压良好结局的预测因子

    目前,有关年轻人脉搏压的作用仍有争议.中青年人群血压升高有何临床意义?意大利帕多瓦大学Francesca Saladini等研究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结果于近日发表于Hypertension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公司总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7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术3个月后,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持续时间≥30 s.根据患者术前的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0.9±3.2)个月,期间共38(29.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组患者的NLR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57±0.71)vs.(2.61±0.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房颤消融术前患者的NLR水平可独立预测术后复发(OR=2.35,95%CI:1.70~3.2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79~0.93,P<0.01),其佳预测截点3.42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6%.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NLR水平与术后房颤复发密切相关,且高NLR水平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张涛;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泵入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用药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和血清炎症因子改变.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显著疗效.

    作者:薛丽;欧书林;鲍宏刚;徐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周村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心脏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O、SV、LVEF、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2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宋硕;王建春;杨国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目前,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面,主要通过减少患者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2017年7月25日,《欧洲心脏病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相关研究,在佳药物治疗(OMT)和其他因素引起心脏射血分数降低(HFrEF)的情况下,评估FMR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NT-proBNP与左房容积变化对早期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容积(LAV)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179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76例、非复发组10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血浆NT-proBNP及LAV等指标,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浆NT-proBNP及LAV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复发组的NT-proBNP、LAV、左房射血分数(LAEF)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852,95%CI:1.378~5.033;OR=1.367,95%CI:1.106~2.954,P<0.05),LAEF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629,95%CI:0.351~0.878,P<0.05).结论 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邢军辉;李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Entresto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对我国一份10714例心衰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各年龄段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1].在循证医学证实无明显生存获益后,心衰一线治疗药物也从洋地黄、利尿剂,逐步演变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Entresto(曾称LCZ696)的出现开创了新视野,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也受到更多关注.

    作者:王玉红;冯牡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病理情况下,EPCs增殖分化能力减低、向损伤部位定向迁移能力及黏附功能减弱,使血管内皮损伤修复受阻或损伤加重,成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自1997年Asahara[1]等在Science首次发表EPCs文章以来,近20年国内外学者关于EPCs进行大量研究,如:EPCs培养、纯化、表型鉴定、生物学特性、药物、细胞因子等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小规模临床试验等应用研究.为进一步总结EPCs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研究进展,为更深入研究寻找新方法、新思路,现对2012年以来及相关原始一次性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中轩;张颖倩;陈韵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Sestrin2在不同疾病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征,Sestrin2(Sesn2)是高度保守的应激反应蛋白Sestrin家族的一员,具有抗氧化活性.近研究发现Sesn2在诸多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就Sesn2在肺脏、肝脏、肾脏、心脏等常见器官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徐瑶;刘剑芳;王梦龙;叶晶;袁文慧;姜慧敏;王震;万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ysC水平与T2DM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心内科就诊的T2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纳入者CysC水平、体质指数(BMI)、血压.根据研究组患者CysC水平将其分为升高组(CysC>1.09 mg/L)和正常组(CysC≤1.09 mg/L),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肌酐(SCr)、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对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高CysC检出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和CysC正常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的LVPW、LVM、LVMI显著高于CysC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出现1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1例死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水平与LVPW、LVM、LVMI、心血管不良事件呈正相关,与LVD、IVS无相关性.结论 CysC水平与T2DM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正相关,CysC水平较高导致患者心室重构,且患者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较差.

    作者:曹丽萍;何敏;赵国忠;丁云蕾;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导管内溶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对导管内溶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相比传统溶栓治疗,其药物剂量小,疗效确切,出血风险更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超声辅助下溶栓治疗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导管内溶栓对于高出血风险的血栓性疾病患者是一项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此我们做一综述.

    作者:朱伟亮;富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