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五聚蛋白3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何泽蔚;杨树森

关键词: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虽然药物和介入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心血管疾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尽早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研究表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对冠心病(CHD)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于AMI而言,其循环标志物已由传统的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肌钙蛋白等)逐渐扩展到C反应蛋白(CRP)、血浆淀粉样蛋白P(SAP)等炎症标志物[2,3].正五聚蛋白3 (PTX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因子,是一种可以反应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高敏感的炎性标志物[4],对AMI近、远期预后都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现就PTX3的生物学特征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防治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防治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83例,年龄(61.42±8.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泮托拉唑.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不适、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5例,消化道出血7例,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5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18.75%,0vs.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6例,观察组5例,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消化道损伤,并且不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冯怡;张焕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导管内溶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对导管内溶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相比传统溶栓治疗,其药物剂量小,疗效确切,出血风险更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超声辅助下溶栓治疗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导管内溶栓对于高出血风险的血栓性疾病患者是一项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此我们做一综述.

    作者:朱伟亮;富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陆军总医院干四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焦虑患者11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实施老年科护理常规,平均年龄(72±3.57)岁,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训练(具体措施包括心理疏导,言语激励,病友互动,加强社会支持,拒绝负面消息等个体自我护理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训练),平均年龄(73±4.43)岁.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下降,B组下降较明显,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护理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辉;夏常泉;姚璐;张亚丽;会健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钙增高的遗传易感性与CAD及MI相关

    近期JAMA上发表的一项新孟德尔随机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存在血清钙水平增高遗传倾向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CAD)及心肌梗死(MI)的风险增加.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对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UA患者174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59例,按术后hs-cTnT变化分为升高组(35例,升高>0.1 ng/ml)和正常组(13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水平,并分析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作用.结果 正常组较升高组血压升高,术后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s-c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1~1.002),收缩压(OR=0.967,95%CI:0.941~0.994)和舒张压(OR=0.951,95%CI:0.906~0.999)是保护因素.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总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8.6%vs.0.7%,5.7%vs.0.7%,20.0%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CI术后升高组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率、血压、空腹血糖、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hs-cTnT、NT-proBNP等因素后,术后hs-cTnT升高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6.303,95%CI:2.106~18.862).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术前NT-proBNP、收缩压、舒张压有关,hs-cTnT水平升高显著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的MACE发生风险.

    作者:赵韶盼;付士辉;骆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NT-proBNP与左房容积变化对早期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容积(LAV)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179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76例、非复发组10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血浆NT-proBNP及LAV等指标,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浆NT-proBNP及LAV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复发组的NT-proBNP、LAV、左房射血分数(LAEF)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852,95%CI:1.378~5.033;OR=1.367,95%CI:1.106~2.954,P<0.05),LAEF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629,95%CI:0.351~0.878,P<0.05).结论 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邢军辉;李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Galectin-3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近研究显示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以及家族中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肿瘤生长发育、神经变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伤口修复[1].作为非特异性病理因子,其在心血管病中承担的角色已有诸多进展,值得学界关注.

    作者:康琪;万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Entresto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对我国一份10714例心衰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各年龄段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1].在循证医学证实无明显生存获益后,心衰一线治疗药物也从洋地黄、利尿剂,逐步演变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Entresto(曾称LCZ696)的出现开创了新视野,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也受到更多关注.

    作者:王玉红;冯牡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多由心肌一过性缺血引起[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发病率逐年上升.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有效降低血浆中胆固醇与脂蛋白水平,起到降脂抗炎的作用[4,5].曲美他嗪可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提高血氧利用度,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6,7].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京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实施MPOWER控烟战略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

    尽管烟草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但仍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2013年全球15岁以上的男性烟草使用率为36%,女性为7%[1].我国烟草使用形势也十分严峻,2015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7.7%(男性52.1%,女性2.7%),吸烟者总数达3.16亿[2].大量研究证实,烟草使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约有10%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3].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使用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也较重[4],约有4%心血管疾病死亡与之相关[3].2015年,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因此,控制烟草使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综上,控制、减少、直至消除烟草污染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更是我国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作者:朱硕斌;孟若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渗盐溶液对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高渗盐溶液(HSS)在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公开发表的内容关于高渗盐加利尿剂或者单用利尿剂治疗心衰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6年12月,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严格遵从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评价研究质量,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步检索出110篇文献,终共5篇RCT符合纳入标准,共20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渗盐联合利尿剂治疗后,在全因死亡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利尿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1,95%CI:1.53~2.15,P=0.23);再入院风险偏低(RR=1.99,95%CI:1.32~3.00,P=0.05).结论 联合使用高渗盐溶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尚需更多设计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以及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于春杨;吕杰;颜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53例.根据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加用瑞舒伐他汀,术后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术前和术后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35(IL-35)、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术后6个月时的净获得内径、晚期丢失内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统计术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和晚期丢失内径低于对照组,净获得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内,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18.2%vs.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35、cTnI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的hs-CRP和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与阿托伐他汀相当,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高敏C反应蛋白和促进白介素-35表达有关.

    作者:韩宝华;罗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8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急性心肌梗死及评价冠状动脉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等参数差异;比较两组MMP-8及肌钙蛋白I差异;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比较组间MMP-8、肌钙蛋白I、TG、TC等的差异.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收缩压、TG、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BMI、肌酐、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MMP-8(29.85±9.43)ng/ml,肌钙蛋白I(4.02±3.3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8±2.55)ng/ml和(0.08±0.067)μg/L(P<0.05),MMP-8与肌钙蛋白I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39,P<0.01,三组间肌钙蛋白、TG、TC、空腹血糖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8水平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有效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何淼;张祎;修明文;高菲;边毓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三酰甘油脂肪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肥胖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肥胖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在二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识别新型脂肪因子在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会提供新的思路来发现更为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引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脏脂肪素等.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ATGL不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一定关联.本文就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彦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目前,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面,主要通过减少患者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2017年7月25日,《欧洲心脏病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相关研究,在佳药物治疗(OMT)和其他因素引起心脏射血分数降低(HFrEF)的情况下,评估FMR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泛素活化酶、端粒酶检测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UBE1)、端粒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保存的57例胸腹水标本,其中30例为冠心病心力衰竭,15例为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12例正常对照(无心脏病史、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UBE1和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 心力衰竭组UBE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端粒酶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力衰竭组UBE1和端粒酶IOD值分别为1201.14(943.19~1672.31)和12643.81(11231.07~13519.31),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端粒酶表达明显增强,二者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秀琴;张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公司总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7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术3个月后,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持续时间≥30 s.根据患者术前的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0.9±3.2)个月,期间共38(29.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组患者的NLR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57±0.71)vs.(2.61±0.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房颤消融术前患者的NLR水平可独立预测术后复发(OR=2.35,95%CI:1.70~3.2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79~0.93,P<0.01),其佳预测截点3.42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6%.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NLR水平与术后房颤复发密切相关,且高NLR水平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张涛;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贝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三亚型钙通道阻滞剂(CCB)贝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效益,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支持.方法 计算机系统性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等电子数据库,纳入贝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效益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0.1推荐的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931例患者.贝尼地平在降低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方面优于其他CCB类药物[尿蛋白:SMD=2.00,95%CI:1.23~2.77,P<0.001;尿蛋白/肌酐比值:MD=457.00,95%CI:251.15~662.85,P<0.001;血浆醛固酮水平:MD=20.80,95%CI:18.53~23.07,P<0.001];在改善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等方面,与其他降压药物无显著差异.结论 贝尼地平在降低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方面优于其他CCB,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类药物无显著差异,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玲;袁伟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依折麦布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作用:降脂还是多效性?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对于ASCVD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降低1 mmol/L,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将减少1/5,且与LDL-C基线值无关[2].因此大程度的降低LDL-C水平并达到目标值[3]将成为预防ASCVD的主要措施.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即使增加剂量也很难达到目标值,这也是他汀类药物的局限性,因他汀类药物随着剂量倍增只能使LDL-C再降低5%~7%[4],同时也增加肝损害及肌痛等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有较好的安全性.在大量关于强化降脂治疗的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降低LDL-C,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重要的是使斑块趋于更加稳定[5,6].

    作者:苗兴妮;尹德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影响

    目的 分析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选取10只纳入对照组,后制备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CM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各10只.每日按规定剂量给予红景天苷灌胃,DCM组给予同剂量的水,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动物处死后取心肌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成4μm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红景天苷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红景天苷剂量增加,IL-6水平逐渐下降,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所有药物干预组血清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CM组比较,随着药物剂量增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除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HE染色结果,DCM组心肌组织结构十分紊乱,可见大量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低剂量组心肌组织结构非常紊乱,有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中剂量、高剂量组可见少量点状出血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结论 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高静媛;杨雨旸;邢磊;李继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