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蔚;杨树森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对于ASCVD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降低1 mmol/L,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将减少1/5,且与LDL-C基线值无关[2].因此大程度的降低LDL-C水平并达到目标值[3]将成为预防ASCVD的主要措施.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即使增加剂量也很难达到目标值,这也是他汀类药物的局限性,因他汀类药物随着剂量倍增只能使LDL-C再降低5%~7%[4],同时也增加肝损害及肌痛等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有较好的安全性.在大量关于强化降脂治疗的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降低LDL-C,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重要的是使斑块趋于更加稳定[5,6].
作者:苗兴妮;尹德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容积(LAV)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179例,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76例、非复发组10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血浆NT-proBNP及LAV等指标,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浆NT-proBNP及LAV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复发组的NT-proBNP、LAV、左房射血分数(LAEF)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852,95%CI:1.378~5.033;OR=1.367,95%CI:1.106~2.954,P<0.05),LAEF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629,95%CI:0.351~0.878,P<0.05).结论 NT-proBNP、LAV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白中乐;陶海龙;邢军辉;李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心内科就诊的T2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纳入者CysC水平、体质指数(BMI)、血压.根据研究组患者CysC水平将其分为升高组(CysC>1.09 mg/L)和正常组(CysC≤1.09 mg/L),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肌酐(SCr)、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对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高CysC检出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和CysC正常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的LVPW、LVM、LVMI显著高于CysC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升高组出现1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1例死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水平与LVPW、LVM、LVMI、心血管不良事件呈正相关,与LVD、IVS无相关性.结论 CysC水平与T2DM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正相关,CysC水平较高导致患者心室重构,且患者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较差.
作者:曹丽萍;何敏;赵国忠;丁云蕾;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UBE1)、端粒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保存的57例胸腹水标本,其中30例为冠心病心力衰竭,15例为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12例正常对照(无心脏病史、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死因为颅脑外伤或机械性损伤).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UBE1和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 心力衰竭组UBE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端粒酶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力衰竭组UBE1和端粒酶IOD值分别为1201.14(943.19~1672.31)和12643.81(11231.07~13519.31),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胸腹水细胞中泛素活化酶、端粒酶表达明显增强,二者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秀琴;张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红景天苷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选取10只纳入对照组,后制备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CM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各10只.每日按规定剂量给予红景天苷灌胃,DCM组给予同剂量的水,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动物处死后取心肌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成4μm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红景天苷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红景天苷剂量增加,IL-6水平逐渐下降,但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及所有药物干预组血清Ang-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CM组比较,随着药物剂量增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除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HE染色结果,DCM组心肌组织结构十分紊乱,可见大量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低剂量组心肌组织结构非常紊乱,有片状局灶性出血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中剂量、高剂量组可见少量点状出血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结论 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高静媛;杨雨旸;邢磊;李继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期JAMA上发表的一项新孟德尔随机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存在血清钙水平增高遗传倾向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CAD)及心肌梗死(MI)的风险增加.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三亚型钙通道阻滞剂(CCB)贝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效益,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支持.方法 计算机系统性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等电子数据库,纳入贝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效益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0.1推荐的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931例患者.贝尼地平在降低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方面优于其他CCB类药物[尿蛋白:SMD=2.00,95%CI:1.23~2.77,P<0.001;尿蛋白/肌酐比值:MD=457.00,95%CI:251.15~662.85,P<0.001;血浆醛固酮水平:MD=20.80,95%CI:18.53~23.07,P<0.001];在改善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等方面,与其他降压药物无显著差异.结论 贝尼地平在降低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方面优于其他CCB,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类药物无显著差异,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玲;袁伟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对导管内溶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相比传统溶栓治疗,其药物剂量小,疗效确切,出血风险更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超声辅助下溶栓治疗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导管内溶栓对于高出血风险的血栓性疾病患者是一项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此我们做一综述.
作者:朱伟亮;富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泵入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用药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和血清炎症因子改变.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显著疗效.
作者:薛丽;欧书林;鲍宏刚;徐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成功行PCI并于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277例,其中男性187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为(62.9±8.3)岁.ISR定义为造影所示支架内径狭窄程度≥50%,据此将患者分为ISR组(n=48)和非ISR组(n=229).收集和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和支架置入方面的资料.结果 ISR组患者体质指数、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2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非IS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SR组患者的支架长度大于非ISR组,而支架直径小于非IS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FLD(OR=2.34,95%CI:1.25~4.38)、2型糖尿病(OR=2.61,95%CI:1.32~5.18)、血尿酸(OR=1.08,95%CI:1.01~1.16)和支架直径(OR=0.64,95%CI:0.48~0.85)为PCI术后IS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PCI术后ISR密切相关,且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晟;潘庆华;瞿兵;钱成;陈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多由心肌一过性缺血引起[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发病率逐年上升.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有效降低血浆中胆固醇与脂蛋白水平,起到降脂抗炎的作用[4,5].曲美他嗪可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提高血氧利用度,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6,7].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京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尽管烟草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但仍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2013年全球15岁以上的男性烟草使用率为36%,女性为7%[1].我国烟草使用形势也十分严峻,2015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7.7%(男性52.1%,女性2.7%),吸烟者总数达3.16亿[2].大量研究证实,烟草使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约有10%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3].而我国作为世界上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使用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也较重[4],约有4%心血管疾病死亡与之相关[3].2015年,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因此,控制烟草使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综上,控制、减少、直至消除烟草污染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更是我国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作者:朱硕斌;孟若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前,有关年轻人脉搏压的作用仍有争议.中青年人群血压升高有何临床意义?意大利帕多瓦大学Francesca Saladini等研究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结果于近日发表于Hypertension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研究显示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以及家族中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肿瘤生长发育、神经变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伤口修复[1].作为非特异性病理因子,其在心血管病中承担的角色已有诸多进展,值得学界关注.
作者:康琪;万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对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UA患者174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59例,按术后hs-cTnT变化分为升高组(35例,升高>0.1 ng/ml)和正常组(13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水平,并分析hs-cTnT升高的影响因素.随访所有患者术后1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hs-cTnT升高对MACE的预测作用.结果 正常组较升高组血压升高,术后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s-cTn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1~1.002),收缩压(OR=0.967,95%CI:0.941~0.994)和舒张压(OR=0.951,95%CI:0.906~0.999)是保护因素.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总的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8.6%vs.0.7%,5.7%vs.0.7%,20.0%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CI术后升高组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心率、血压、空腹血糖、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hs-cTnT、NT-proBNP等因素后,术后hs-cTnT升高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6.303,95%CI:2.106~18.862).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hs-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术前NT-proBNP、收缩压、舒张压有关,hs-cTnT水平升高显著增加患者术后1年内的MACE发生风险.
作者:赵韶盼;付士辉;骆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Sestrin(Sesn)属于Sesn家族的抗氧化蛋白,在暴露于应激的细胞中堆积,可以增强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并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激活[1],能够清除自由基.Sesn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于整个动物界,然而在植物或真菌并没有发现Sesn同源基因.多数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表达三种Sesn (Sesn1-3),而多数无脊椎动物只含有一种Sesn基因,在酵母菌尚未发现Sesn基因.哺乳动物Sesn是由三个独立的基因位点Sesn1-3编码.
作者:李林;韩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公司总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7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术3个月后,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持续时间≥30 s.根据患者术前的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0.9±3.2)个月,期间共38(29.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组患者的NLR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3.57±0.71)vs.(2.61±0.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房颤消融术前患者的NLR水平可独立预测术后复发(OR=2.35,95%CI:1.70~3.2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79~0.93,P<0.01),其佳预测截点3.42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6%.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NLR水平与术后房颤复发密切相关,且高NLR水平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张涛;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虽然药物和介入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心血管疾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尽早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研究表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对冠心病(CHD)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于AMI而言,其循环标志物已由传统的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肌钙蛋白等)逐渐扩展到C反应蛋白(CRP)、血浆淀粉样蛋白P(SAP)等炎症标志物[2,3].正五聚蛋白3 (PTX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因子,是一种可以反应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高敏感的炎性标志物[4],对AMI近、远期预后都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现就PTX3的生物学特征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作者:何泽蔚;杨树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AMI患者纳入AMI组,发病6 h内入院;40例心内科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纳入CHF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hs-cTnT、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hs-cTnT诊断AMI的价值.结果 AMI组的血清hs-cTnT、Myo、cTnT、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CHF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患者的血清hs-cTnT与Myo、cTnT、CK-MB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9、0.714、0.520(P均<0.05).发病6 h内检测AMI患者的血清hs-cTn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s-cTnT取0.050 ng/mL时为佳临界值,此时灵敏度为98.96%、特异度为97.33%、漏诊率为1.04%、误诊率为2.6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9.结论hs-cTnT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作者:卢章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一项新研究表明,近30%的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未处方他汀治疗,而继续处方应用他汀者的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可降低10%~20%.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