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尘肺病合并结核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姜慧英;陈咏梅;王蕾;冯静

关键词:干扰素γ, 尘肺, 结核, 肺
摘要: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尘肺病合并结核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98例尘肺病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176例非尘肺病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中,尘肺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阳性率为33.73%,非尘肺病为23.64%,尘肺病患者明显高于非尘肺病患者(x 2=18.24,P<0.0001).在临床诊断结核痰菌阳性的尘肺病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95.35%,在临床诊断结核痰菌阴性的尘肺病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89.13%(x2 =0.48,P=0.49).在尘肺病的各期别中,Ⅱ期尘肺病和Ⅲ期尘肺病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高于Ⅰ期尘肺病患者,并且随着尘肺病的进展呈上升趋势(x2=2.21,P=0.023). 结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尘肺病合并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综合评估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研究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老年患者异质性较大,如何恰当将这些患者分层,并给他们适合的治疗是目前临床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年综合评估(CGA)从老年医学角度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判断预后,评价治疗耐受力,并有可能进一步指导治疗,使老年DLBCL患者得到精准治疗.现对国内外CGA在DLBCL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制定恰当的DLBCL患者的CGA系统提供依据.

    作者:韩惠秀;刘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致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治于我院内分泌科的200例老年T2DM患者,单纯糖尿病100例(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糖尿病肾病组)及同期至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中期27例,末期23例.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健康组、糖尿病肾病组的一般资料、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定量(24-UT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PLR等指标,以老年T2DM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PLR与HbA1c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对照组、健康组及糖尿病肾病组两两比较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病程、A/G、血肌酐、尿素氮、eGFR、24-UTP、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LR及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两两比较,A/G、血肌酐、尿素氮、eGFR、24-UTP、Hs-CRP、PLR及NLR,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患者的A/G(OR:1.12,95%CI:0.89~1.65)、血肌酐(OR:200.34,95 %CI:65.28~412.36)、尿素氮(OR:10.26,95%CI:8.34~16.94)、eGFR(OR:85.37,95%CI:78.31~103.57)、24-UTP(OR:187.32,95%CI:142.92~1523.49)、PLR(OR:81.51,95%CI:78.45~132.68)、NLR(OR:1.20,95% CI:1.07~3.57)、IL-6(OR:4.25,95%CI:3.76~9.31)及Hs-CRP(OR:3.41,95%CI:2.35~10.51)水平可预测患者是否进展为糖尿病肾病(均P<0.05);PLR与A/G、Scr、BUN、eGFR、24-UTP、NLR、IL-6及Hs-CRP相关(r值分另为-0.338、0.469、0.521、-0.457、0.463、0.642、0.297、0.448,均P<0.05). 结论 PLR可反应老年T2DM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评估患者的肾功能,且廉价、易测,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于璐;张珂珂;王静;袁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项目反应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一致性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项目反应理论(IRT)将不同的常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进行统一的可能性. 方法 共入组203例老年研究对象,认知能力正常者101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 102例,平均年龄(80.9±9.5)岁.采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资料,使用Stata 14.0进行IRT分析.分析时,总体选择Hybrid模型分析,对定性资料项目选择2PL模型,等级资料项目选择GRM模型,共同进行模型拟合.拟合成功后,利用测试特征曲线图(TCC)计算出不同θ值下MMSE与MoCA的相应分值并制图. 结果 MoCA与MMSE量表资料符合单维性要求,本研究正常组MoCA得分(26.37±2.63)分,MMSE得分(29.06±1.32)分;MCI组MoCA得分(21.57±3.47)分,MMSE得分(26.62±2.89)分.MoCA拟合Log likelihood=-1 670.9012,MMSE拟合Log likelihood=一773.9797.TCC图提示在同样的认知能力下,MoCA得分较MMSE低,两者均呈现先陡后平缓的曲线形态.MoCA对于认知能力的区分更加精细一些,MMSE更容易出现天花板效应. 结论 通过IRT可以将2个常用量表评分信息互通,使各个研究组、不同量表之间可以资料通用.

    作者:潘晓东;周辰;何一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应激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相关慢病风险的影响

    痴呆照顾是严重影响家属照顾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的慢性应激过程.在痴呆照顾的研究领域,照顾相关慢性应激对家属照顾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常见慢病风险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基于慢性应激所致的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内皮损伤和促炎促凝因子损害三方面.本文就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唐丹粒;吴帆;郭起浩;赵延欣;徐磊;张曙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国老年人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五种慢性病关系的人群归因分析

    目的 调查中国老年人群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五种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方法 2013年开展了31个省(市、自治区)第四次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98个监测点对51 778例6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重、身高、腰围和血压测量,以及血糖和血脂的检测.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作为肥胖及中心型肥胖测量指标.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老年人群的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流行状况以及不同体重指数组间五种慢性病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与这五种慢性病的关系,并进一步计算人群归因分值(AFP). 结果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肥胖率和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13.2%和55.4%,女性高于男性(肥胖率:16.3%比9.9%)(x2=97.9,P<0.05)和(中心型肥胖率:64.4%比46.0%)(x 2=254.2,P<0.05),城市高于农村(肥胖率:15.6%比12.0%)(x 2=8.8,P<0.05)和(中心型肥胖率:62.0%比52.1%)(x2=32.2,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这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均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上升.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的OR值为1.43~2.68,肥胖对老年人患这四种慢性病的AFP为0.05~0.18;与正常WC相比,中心型肥胖组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OR值为1.35~1.88,中心型肥胖对这五种慢性病的AFP为0.16~0.33. 结论 肥胖及中心型肥胖在城市老人和女性老人中患病率比较高,肥胖及中心型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存在关联性;另外,中心型肥胖还与心肌梗死的患病存在关联.

    作者:齐士格;王志会;李志新;王丽敏;张梅;曾新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分别为(14.7±3.0)分、(11.2±2.5)分,对照组分别为(17.3±2.5)分、(13.5±2.0)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t=-5.326,-5.747;P<0.05);研究组患者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分(SI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1 126.0±164.5),高于对照组(1 024.8±143.2)(t=-3.172,P<0.05);研究组患者服用氟西汀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氟西汀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同时还能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符夏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我院老年医学科门诊就诊的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4例,根据血浆Hcy值分为Hcy< 10 μmol/L组46例、Hcy 10~29 μmol/L组55例、Hcy≥30 μmol/L 43例.应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结果 Hcy<10 μmol/L组的载脂蛋白A1(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踝臂指数、趾臂指数水平高于Hcy10~29 μmol/L组、Hcy≥30 μmol/L组;而Hcy10~29μmol/L组的踝臂指数高于Hcy≥30 μmol/L组(P<0.05);Hcy≥30 μmol/L的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高于Hcy10~29 μmol/L组、Hcy< 10 μmol/L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637,P<0.01);而与踝臂指数、趾臂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3、-0.257、-0.240、-0.449,均P<0.01).性别(OR=6.441,95%CI:2.108~19.68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339,95%CI:1.948~5.722,P<0.01)、Hcy(OR=1.094,95%CI:1.057~1.133,P<0.01)是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浆Hcy水平是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刘瑾;杨志健;鲁翔;何慧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和影响因素

    目的 比较路易体痴呆(DLB)和帕金森痴呆(PDD)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综合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的DLB患者30例,PDD患者41例;119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对DLB患者和PDD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分析两组心率变异性(HRV)的指标,同时对DLB和PDD患者进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换算、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Hoehn-Yahr分期和统一PD评定量表Ⅲ、AD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探讨HRV的影响因素. 结果 DLB组和PDD组HRV的时阈性指标全程NN间期的标准差对数(4.57±0.30)和(4.69±0.25)、频性指标总功率对数(7.45±0.64)和(7.41±0.58)、低频成分对数(5.46±1.07)和(5.58±0.77)较对照组(4.86±0.30)、(7.69±0.57)、(5.92±0.82)降低(F值为14.154、4.742、4.897,均P<0.01),而DLB患者相邻NN之差的均方根对数较对照组有下降,但PD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B和PDD患者高频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LB患者和PDD患者所有HR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LB和PDD患者HRV各指标与患者的认知水平、运动障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PD药物的使用剂量均无相关(P>0.05). 结论 DLB患者和PDD患者存在相似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这种损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梅爱农;黄欢;肖建敏;朱鹏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3D-TOF MRA)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WI、3D-TOF MRA、3D-ASL图像,其中急性脑梗死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组69例;另选6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组中85例低灌注患者中低灌注面积的平均值为(2 542±1 133)mm2,DWI巾高信号面积约为(817±413)mm2 (P<0.01).其中,ASL>DWI组中患者83例,ASL≈DWI组中患者2例,另有2例患者呈现高灌注改变,3例患者ASL未见明显异常灌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组MRA阳性+ ASL阳性的患者25例,MRA阳性+ASL阴性的患者11例,MRA阴性+ASL阳性的患者17例;MRA阴性+ASL阴性的患者15例.3D-TOF MRA与3D-ASL联合检查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x2=10.35,P<0.01,P<0.05),漏误诊率均低于单独检查(x2=4.93,P<0.05). 结论 1ASL、MRA、DWI三种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可从不同方面反映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征,应作为老年神经放射学中的标准序列.

    作者:崔勇;郑智艳;黄玲;沈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同抗凝治疗方案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合并房颤患者272例,其中男性121例,女151例,平均年龄为(67.1±5.2)岁.根据抗凝治疗方案分为双联抗血小板抗栓组(阿司匹林十氯吡格雷,DT组)175例;三联抗栓组(华法林十阿司匹林十氯吡格雷,TT组)97例.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的大出血风险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结果 随访1年DT组、TT组大出血发生率0.6%(1例)和5.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92,P=0.01).随访1年,1例患者(DT组)发生支架内血栓,52例(19.1%)患者出现再次心肌梗死,45例(16.5%)患者行再次血运重建,10例(3.7%)患者死亡,135例(49.6%)患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7例(9.9%)患者发生脑卒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T组有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应用三联抗栓治疗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并未显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双联抗血小板抗栓方案有增加房颤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作者:祖晓麟;李鹏;曾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总结10例创伤性肾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左肾动脉栓塞6例,右肾动脉栓塞4例.1例B超提示肾脏血流信号减少,增强CT证实.其余9例均增强CT扫描发现肾动脉栓塞.4例单纯创伤性肾动脉栓塞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随访CT检查栓塞肾没有明显的血液灌注,但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出现肾性高血压,其中1例药物血压控制不良,行肾切除. 结论 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彩色超声可能为其早期诊断方法,增强CT检查是其有效的确诊手段.早期恢复栓塞肾的血运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随访关注患者肾功能和血压变化.

    作者:李广永;高裕;张超;杨晓波;吴海峰;李培军;陈福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胸闷和低血压伴N端脑钠肽前体升高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一例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20 d,再发6h于2017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3月6日因胸闷、胸痛1d入院,发病时伴心悸、气急、大汗及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79/88 mmHg(1mmHg=0.133 kPa).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Ⅲ导联异常Q波,多导联ST-T改变,急诊肌钙蛋白0.45 μg/L,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 120ng/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7年3月15日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中段弥漫性病变,狭窄40%~50%,右冠第二段局限性狭窄40%,后降支开口狭窄6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3级,建议积极药物治疗.

    作者:张高峰;沈骁亮;柯尊平;徐迎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第三届中国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2018年5月18-20日,第三届中国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山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首届黄河老年医学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老年医学群贤毕至,齐聚龙城太原,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传播老年医学理念,助力老年人健康梦.

    作者:周白瑜;段春波;于普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一例

    患者女性,65岁,因排尿困难2月,发现右肾积水2周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排尿费力,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线变细,无肉眼血尿,行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周前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管,尿色淡黄,当地县医院腹部CT提示右肾重度积水,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下段梗阻(未提供胶片);腰椎MRI提示:L5/S1左侧神经根局限性增粗膨出,LS/S1椎间盘突出,L3/4/5椎间盘突出.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营养差.

    作者:关宇鹏;王国任;胡利平;刘振湘;白志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管衰老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

    血管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促进机体衰老.纵观目前国内外新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的相关靶点有端粒、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Ⅱ、核转录因子、Bmi-1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53和sirtuin家族等等.现就国内外血管衰老机制的相关靶点进行综述.

    作者:滕丕秀;唐勇;王珺;梁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泛素连接酶和髓样细胞白血病基因-1的表达与使用埃克替尼预后初探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外周血中泛素连接酶(FBW7)和髓样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的表达水平与使用埃克替尼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76例60岁以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敏感并且接受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每位患者外周血中FBW7和MCL-1基因表达水平,对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FBW7和MCL-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P<0.001).外周血中FBW7高表达、MCL-1低表达的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有效率(P<0.001),更长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Cox回归分析发现外周血中FBW7和MCL-1的表达水平是影响OS和PFS的独立因素. 结论 FBW7高表达、MCl-1低表达的NSCLC患者更能从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中获益,两者可作为埃克替尼疗效预判的指标,为临床埃克替尼应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作者:杨毅;官俏兵;郭丽;韩晨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左肾盂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女性,77岁.因咳嗽、咳痰伴畏寒发热1月余,于2016年3月8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程度不重,痰色白,易咳出,无痰中带血,伴畏寒,无寒战,无胸闷、气促,伴乏力、食欲缺,感四肢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有肉眼血尿,查体肾区有叩痛.患者既往无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偶有肉眼血尿.

    作者:张小伟;黄必飞;陈艳;吴爱姣;许拯国;熊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两种鼻饲法对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痴呆患者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导致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增加患者病死率和不良预后风险.目前认为鼻饲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安全、效果明显等优点,临床应用率较高[1],但在临床鼻饲期间亦常出现肠内营养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比较连续输注泵法和传统手工分次分量推注法,了解不同鼻饲方法对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黄上萌;兰文斌;易志刚;郭文安;吴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人原发性震颤的非运动症状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震颤(ET)非运动症状的特点,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ET.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ET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45例纳入研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版本)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评价焦虑及抑郁,匹茨堡睡眠量表(PQS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评估患者日常健康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ET组MMSE评分总分为(25.81±2.75)分,低于健康对照组(28.16±1.71)分(t=4.94,P<0.001).ET组睡眠障碍发生率31例(62.0%)较对照组7例(15.6%)高(x 2=21.28,P<0.05),ET组PSQI为(6.42土2.71)分,与对照组平均分(3.84土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5).ET患者发生中度焦虑及严重焦虑的30例(60.0%),较对照组17例(37.8%)发生率高(x2=4.68,P<0.05),ET患者发生中度抑郁及严重抑郁的比例17例(34.0%)也较对照组7例(15.6%)高(x2=4.27,P<0.05).焦虑和抑郁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 结论 ET患者有运动症状,还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障碍、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焦虑、抑郁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徐从英;沈宇斐;张晓玲;官俏兵;翟丽萍;吴华;田均;王琰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脑白质病变患者不同程度分级与不同年龄组认知障碍临床特点的关系

    目的 探讨相同脑白质病变分级中,不同年龄组的认知障碍临床特点. 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8月至201 7年3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患者共110例,平均年龄(63.1土9.7)岁.年龄在65~85岁,平均年龄(71.6±5.2)岁为老年组;年龄在50~64岁,平均(54.8±3.4)岁为中年组.同时采用Fazekas视觉评分量表对110例患者的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运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对老年组与中年组在MoCA总分及各认知域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组与中年组比较,Fazekas1级:MoCA总分(老年组:25.5±2.2)及(中年组:28.1±1.4)(t=6.946,P=0.000)、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老年组:3.8±0.9)及(中年组:4.5±0.6)(t=3.726,P=0.023)、延迟记忆力(老年组:2.7±1.5)及(中年组:4.0土1.0)(t=4.365,P=0.018)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zekas2级:MoCA总分(老年组:22.5±2.5)及(中年组:24.1±1.5)(t=3.361,P=0.034)、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老年组:2.8±1.2)及(中年组:3.8±0.8)(£=6.473,P=0.007)、注意力(老年组:4.6±1.3)及(中年组:5.6土0.5)(t=0.491,P=0.72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zekas3级:MoCA总分(老年组:15.2±3.4)及(中年组:19.4±2.8)(t=4.709,P=0.001)、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老年组:1.8±1.1)及(中年组:2.8±1.4)(£=1.563,P=0.043)、注意力(老年组:3.3±1.1)及(中年组:4.4±1.4)(t=2.231,P=0.026)及定向力(老年组:4.2±1.3)及(中年组:5.7±0.5)(t=3.255,P=0.000)方面较中年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脑白质病变可增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风险,在中年组和老年组均可引起多个认知功能下降.老年人伴有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方面.

    作者:冯丽;贾伟丽;叶娜;王金芳;刘鑫鑫;刘艳君;张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