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徐玲珑;张静;李玲莉;陈赛;陈建霖;郭艳荣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摘要:先证者女性,70岁,汉族,农民.因黑便、面色苍白伴头晕1个月,于2013年9月10日人住我院诊治.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黑便,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无呕血,无头痛,无皮肤黏膜出血,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等不适.入院查体:体温36.6℃,心率86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65 mmHg(1 mmHg=0.133 kPa);中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余查体未见异常.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人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年龄在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病例22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06例)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指标、术中血压波动范围、术中血气分析、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肿瘤大小和位置、TNM分期和手术切除范围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86.9±38.9)ml比(168.8±49.1)ml,t=10.923,P<0.01],手术切口长度短[(9.20±1.55)cm比(16.50±2.12)cm,t=8.788,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3.20±1.09)d比(5.50±1.16)d,t=4.590,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11.82±3.92)d比(16.14±4.69)d,t=2.23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12.3%比26.4%,x2=5.186,P<0.05];术中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48.10±5.53)mmHg比(40.25±4.66)mmHg,t=3.619,P<0.05],碱剩余减少[(-7.45±3.72)mmol/L比(-3.35±1.98) mmol/L,t=6.908,P<0.01],但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范围、血气分析中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96.1±23.4)min比(184.2±26.9)min,t=1.174]及淋巴结清扫数目[(28.7±6.5)枚比(27.3±5.6)枚,t=0.5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不仅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肿瘤根治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吉国锋;季福建;马冲;房学东;陶有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单通道和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老年人多发肾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逆行软输尿管镜碎石术(RFURL)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治疗大于2 cm多发肾结石的疗效,与双通道经皮肾镜(D-PCNL)的比较研究.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69例多发肾结石的老年患者,32例采用RFURL联合S-PCNL治疗,37采用D-PCNL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变化、疼痛视觉评分(VAS),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结果 RFURL联合S-PCNL和D-PCNL手术时间为(90.4±32.6)min和(72.3±21.4)min(t=4.139,P<0.05),血红蛋白下降为(11.2±6.3)g/L和(15.7±8.1)g/L(t=-4.625,P<0.05),VAS评分为(4.2±1.2)分和(4.5±1.4)分,术后住院时间为(6.2±1.2)d和(7.1±1.5)d,结石清除率为93.8%和91.9%,术后发热为(超过38.5℃)2例和1例,D-PCNL治疗组有2例输血. 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逆行软输尿管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大于2 cm的多发肾结石安全有效,与双通道经皮肾镜比较能减少出血的风险.

    作者:金滨;陈鑫;张大磊;马宏;吴鹏杰;陆敬义;万奔;王建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斑块负荷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高分辨磁共振(MR)血管壁成像技术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负荷的价值. 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内膜剥脱术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1周组、1月组和2月组,分别于术后相应时间点进行兔腹主动脉血管壁的MR检查,随后24 h内采集腹主动脉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统计学分析MR血管壁成像和组织学检查在测量管壁厚度、管壁面积等方面的一致性. 结果 30只新西兰白兔中,3只由于麻醉或手术过程中意外死亡,1只因血管条件较差造模未成功,在随后的饲养过程中有3只由于腹泻或感染等原因死亡,终完成全部实验23只:1周组7只,1月组7只,2月组9只.1周、1月及2月各组实验动物组织学管壁面积测量值逐渐增大,分别为1.7663 mm2、2.4371 mm2和3.5978 mm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17);由MR图像测量的血管壁面积、厚度和组织学测量值间呈线性相关性(r=0.688,P=0.001;r=0.642,P=0.002). 结论 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评价并动态地观察病变早期斑块的负荷.

    作者:宋焱;李安琪;邓晓涛;黄娟;焦晟;于经瀛;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内科科室对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方案选择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内科科室对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方案选择的情况. 方法 回顾分析990例不同内科科室住院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CHADS2评分及所选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的比例. 结果 990例患者多分布在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神经内科,分别为357例(36.1%)、131例(13.2%)、162例(16.4%)、138例(13.9%),而分布在急诊留观病房、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和肾内科的患者相对较少,分别为70例(7.0%)、56例(5.7%)、38例(3.8%)、20例(2.0%)、18例(1.8%).CHADS2评分≥2分的573例患者中,单联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患者比例58.1%(333/573)、双联应用抗血小板聚集24.1%(138/573)、抗凝药物(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比例仅14.0%(80/573).在CHADS2评分≥2患者中使用抗凝(华法林)的比例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相对较高,分别是20.1%(43/214)、17.2%(10/58)、13.1%(11/84). 结论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比例较低,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相对于其他内科科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比例较高.

    作者:何扬利;曾敏;吴智勇;郑茵;蒙绪卿;符秀虹;陈积雄;王萍;刘肖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斯钙素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斯钙素1 (stanniocalcin 1,STC1)蛋白在老年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斯钙素表达的差异.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老年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非老年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TC1的表达水平,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甲状腺组织中STC1蛋白的表达. 结果 STC1在老年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60.9%),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30.0%,P<0.05)和正常甲状腺组(15.0%,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647±0.076,也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0.280±0.039,F=9.965,P<0.01)和正常甲状腺组(0.248±0.065,F=1.143,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TC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径和部位无关(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C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7,P=0.934).结论 STC1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房辉;杨莹;徐刚;关如花;杨梅柳;甄艳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总结临床上对于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方法 对2012年下半年我院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随机抽取180例,根据药品说明书分析其用药情况. 结果 医生开具的医嘱中7.5%为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的药物,34.1%为慎用或需减量使用的药物.各科各系统均有用药不适宜的情况. 结论 临床上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用药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临床药师制定出合理的用药规范去发现那些潜在的不合理用药,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作者:高宁舟;沈杰;宋钟娟;周海峰;张云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链非编码RN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在许多生物学进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相比其他RNA,人们对于lncRNA的研究较少,且过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ncRNA与肿瘤的关系,对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很少,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新的研究结果,强调ln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他们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潜在用途.

    作者:庄丽华;胡家才;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老年人动脉硬化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指导老年人群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预防. 方法 随机选取江苏盛泽地区19个农村共927例老年居民,通过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等指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红素、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通过动脉硬化检测装置采集baPWV. 结果 年龄、收缩压、心率、胆红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baPWV指标在老年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aPWV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女总体baPWV高于男(P<0.01).血压(r=0.36、0.59,P<0.001)、年龄(r=0.26、0.30,P<0.001)、心率(r=0.30、0.33,P<0.001)与baPWV相关性较强,尿酸(r=0.12、0.21,P<0.01)与baPWV相关性较弱,总胆固醇(r=0.09、0.11,P<0.05)与baPWV相关度极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心率及年龄均为baPWV的影响因素,其中收缩压对baPWV的影响大(β>0.5,P<0.001). 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baPWV呈上升趋势,要加强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群baPWV的监测,控制血压尤其是降低收缩压能一定程度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作者:顾静彧;杨可名;茆丽娜;贾坚;占伊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90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表达的影响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转录活化因子,在低氧情况下充当基因表达使者,无论是全身缺氧、脑半球缺血、脑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均有HIF-1α的激活.脑梗死后缺血缺氧条件可诱导HIF-1α表达,其可与下游靶基因的缺氧诱导原件结合,通过调节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使缺氧的组织和细胞耐受低氧环境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对HIF-1α及其重要靶基因在急性脑卒中的表达做一综述,为临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惠志蓉;陶陶;徐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等心衰表现的称为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1].老年慢性心衰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现对老年人慢性心衰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糜涛;张存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碘克沙醇诱发短暂性全面遗忘症1例

    患者男性,79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2个月于2014年7月11日收入我院心内科.初步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既往高血压30年;10年前曾发作1次一过性意识丧失,行头颅MRI及MRA提示脑内多发缺血梗死灶,各大血管分支、分布、走行基本正常;脑血管造影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位:椎-基底动脉系统,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此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未再复发.否认吸烟史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作者:金贝贝;郗永安;王德昭;付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228例,其中糖尿病组77例、冠心病组72例和糖尿病+冠心病组79例,另选7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计算NLR.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LR的影响因素. 结果 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及糖尿病+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7.48±1.81)×109/L、(7.72±1.89)×109/L、(7.98±2.12)×109/L与(6.22±1.6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49±1.38)×109/L、(4.88±1.56)×109/L、(5.35±1.40)×109/L与(3.52±0.84)×109/L]、NLR(2.84±0.77、3.07±0.79、3.34±0.83与1.58±0.42)、hs-CRP[(2.92±0.65) mg/L、(3.20±0.86) mg/L、(4.98±1.10) mg/L与(1.15±0.23)mg/L],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57±0.41)×109/L、(1.58±0.40)×109/L、(1.61±0.48)×109/L与(2.22±0.51)×109/L,P<0.05];糖尿病+冠心病组NLR、hs-CRP高于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Gensini积分、hs-CRP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55、0.779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31、3.997、2.928,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LR与空腹血糖、HbA1c、收缩压正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133、0.4720、0.3069,P<0.05). 结论 NLR可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一个较好预测指标.

    作者:何茜;谭洪文;于瑞萍;罗建华;徐淑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可能存在共同发病机制[1-2],但结论多是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作为动脉硬化指标,颈动脉IMT并不能很好反映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两者间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动脉硬化仪,对85例老年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检测,同时对其骨密度、血钙、血脂等进行测定,进一步探讨老年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间的相关性.

    作者:陈晓;梁冰;高芳;马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7月河南省多家医疗机构收治的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850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脏病变Ⅲ期的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6.6±4.8)岁.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601例)和对照组(249例),在合理降糖、降压和降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d口服.24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实验室指标. 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尿微量蛋白差值较对照组(39.1±78.7)mg/L比(14.7±77.1)mg/L、尿肌酐差值(1.1±4.5)mmol/L比(-0.3±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5、4.86,均P<0.01). 结论 24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尿微量蛋白和尿肌酐,从而治疗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作者:霍灵恩;田晨光;赵志刚;秦贵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手术治疗的14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走访其生存情况. 结果 入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1.5个月,1年生存率61.4%,2年生存率45.5%,3年生存率40.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灶大小、淋巴转移数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放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病灶>3 cm、淋巴转移数量>2个和病理分型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放疗为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灶大小、淋巴转移数量、病理分型和放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为预后判断提高依据.

    作者:蒋堪秋;钱永跃;陈勇兵;徐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人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中引入血管区域概念的意义

    目的 探讨代偿血管形成及引入血管区域(angiosome)策略在老年人糖尿病性膝下重度肢体缺血血管腔内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FontaineⅣ期)糖尿病足患者194例,按照angiosome理论分成直接血供重建组(直接组)、间接血供重建伴侧支形成组(间接+侧支组)和间接血供重建无侧支形成组(间接+无侧支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1年随访,间接+无侧支组溃疡未愈合率(与直接组比较,P=0.000;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00)、再次介入治疗率(与直接组比较,P=0.025;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13)和术后1个月内严重下肢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直接组比较,P=0.014;与间接+侧支组比较,P=0.023)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间接+无侧支组保肢率明显低于直接组(P=0.011)和间接+侧支组(P=0.027).在间接+无侧支组内,开通单支膝下血管比开通多支血管溃疡未愈合率更高(93.9%比71.0%,P=0.015). 结论 Angiosome策略在糖尿病足的腔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代偿血管的形成对糖尿病足的短期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祥韬;曾瑞超;杨法镜;黄景勇;潘乐门;苏翔;虞冠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老年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人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因素,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方法 从2014年6-8月天津三所三甲大型综合医院查体离退休1 247例老年人中,筛选出符合2013年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的样本184例,根据血Hcy水平,分为高Hcy组(≥15μmol/L)和正常Hcy组(<15 μmol/L),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Hcy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健康老年人比例占14.76%,男性82.61%,女性17.39%,平均年龄(78.37±6.88)岁,健康老年人男性Hcy(16.90±6.86) 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女性(12.89±5.97)μmol/L(P<0.005).高Hcy血症者占45.65%,平均水平(21.39±6.98) μmol/L.高Hcy血症组患者年龄(80.58±6.09)岁明显高于正常Hcy组(76.56±7.04)岁(P<0.005).两组间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牙周炎等疾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382,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和血尿酸水平是影响健康老年人血Hcy水平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和血尿酸水平是影响健康老年人血Hcy水平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存瑾;王林;诸葛欣;王小飞;刘乐;张红梅;于会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肺炎与血清维生素25(OH)D水平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并发肺炎与血清维生素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髋部脆性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肺炎组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龄63~97岁,平均(83.8±7.1)岁;非肺炎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年龄60~93岁,平均(77.1±8.1)岁.所有患者于人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放免法检测维生素25(OH)D水平. 结果 维生素25(OH)D缺乏的患者肺炎组有39例(占90.7%),非肺炎组有47例(占52.8%)(x2=24.953,P<0.05).肺炎组患者的年龄及吸烟率较非肺炎组高(t=4.661、P<0.05,x2=4.459、P=0.035).肺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25(OH)D水平、年龄、吸烟都是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当维生素25(OH)D≤20 μg/L时,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肺炎发生的风险是维生素25(OH)D水平正常的8.66倍. 结论 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与年龄、吸烟及血清的25(OH)D水平密切相关,其中血清的25(OH)D水平为风险较大的危险因素.对于该类患者应尽早补充维生素D从而减少肺炎的发生.

    作者:庄华烽;李毅中;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王培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盐饮食与盐敏感性高血压

    我国居民平均盐摄入量高于国际水平.高盐摄入可引发血压升高和心肾、血管等一系列损伤.由于不同个体对盐的敏感性差异,部分高血压患者呈盐敏感性高血压特点.盐敏感性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为肾脏的排钠功能受损,有两种信号通路可影响钠的排出,分别为Rac1盐皮质激素受体(Rac1-MR)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WNK4.盐敏感性高血压可用急慢性盐负荷试验进行评价,治疗需控制食盐摄入与降压药物治疗并用.

    作者:方宁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2004年发表的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中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作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每年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是非心房颤动患者的2~7倍.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然而在我国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近3年来,全球各国相继更新了心房颤动诊疗指南,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决策的个性化选择成为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耿婕;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