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莉;王清;付万发;张翼;陈明
目的 观察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Longa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大鼠缺血区脑皮质中FKN的表达.结果 正常脑皮质中FKN少量表达(37.03±6.28)个,缺血再灌注3h组FKN表达升高(48.58±7.29)个(P<0.05),24 h组达高峰(112.08±8.26)个(P<0.05),然后下降,7d组FKN低水平表达(40.73±4.02)个(P>0.05).FKN在假手术组有一定水平的表达量0.527±0.002,再灌注后3h组开始上调至0.598±0.004(P<0.05),24 h组达高峰0.833±0.005(P<0.05),维持较高水平直至再灌注后48h为0.735±0.002(P<0.05),7d组回归基线水平0.533±0.004(P>0.05).结论 FKN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动态变化,提示FKN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周美君;范学军;燕丽娜;周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方法 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治疗组40例,高压氧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疗程共8周,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价指标,评价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经8周治疗干预后,联合治疗组MMSE、WMS、ADL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尼麦角林治疗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而高压氧治疗组MMSE、ADL评分较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与尼麦角林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尼麦角林组与高压氧治疗组比较,仅M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明显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国军;张燕柳;张惠莉;于永娜;宋帅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p感染后的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6月于我院接受胃镜及碳13呼气试验检查的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78例,依据年龄分为年龄≥60岁老年组111例和年龄< 60岁非老年组167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慢性重度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Hp感染率为分别为27.0%(30/111)和36.5%(6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体萎缩分别13.5%(15/111)和6.0%(1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Hp感染者重度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分别为73.6%、70.3%、14.3%、18.7%、29.7%,均高于Hp阴性者19.8%、3.2%、0.5%、4.3%、8.6%,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00);排除Hp感染因素,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腺体萎缩率分别为8.6%和0).9%(P=0.013);Hp阳性肠上皮化生率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分别为43.3%和23.0%(P=0.045).结论 Hp感染与胃黏膜组织重度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有关;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仅与Hp感染有关,年龄亦是其影响因素.
作者:季红莉;王清;付万发;张翼;陈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综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中短期干预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某街道社区70岁以上MCI老年人(干预组46例,对照组35例)进行12周(共24次)的综合认知训练.分别于基线、干预结束、干预后1年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E)及自制健康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1)基线:干预组NTBE中语义联系项优于对照组(t=2.13,P=0.037),词汇流畅蔬菜测验项低于对照组(t=-2.25,P=0.038),其他测验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年随访组内比较:干预组NTBE推理测验(t=-2.70,P=0.010)等16项提高,2项下降(均P<0.05).对照组NTBE语义联系(t=-2.27,P=0.013)等9项提高,5项下降(均P<0.05).(3)1年随访组间比较:干预组NTBE推理测验(F=16.80,P=0.000)等5项优于对照组(均P<0.05).(4)3次随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TBE推理测验(F=5.16,P=0.01)等4项分测验存在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 综合认知训练对MCI部分认知领域有改善作用,其中推理能力有效性可持续一年.
作者:冯威;李春波;陈优;成燕;吴文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50例AECOPD住院患者及1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和抑郁评分,将AECOP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组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19.01±3.58)分,较对照组(26.58±1.42)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32);AECOP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8.05±4.50)分,对照组为(9.98±3.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28).AECOPD组中82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尿酸(235±42)μmol/L,明显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68例(332±45) μmol/L(t=-6.65,P=0.003).AE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受教育水平、住院时间、血尿酸、COPD分级、病程和抑郁程度有关,与吸烟、体质指数则无相关性.结论 AE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与低血尿酸水平、更长的住院时间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王兰;江莲;唐良法;侯昕珩;赵洪达;许群;周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血管内介入组45例和显微外科夹闭组45例,其中血管内介入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闭塞和复发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血管内介入组患者的完全闭塞率为88.9%(40/45)、复发率为13.3%(6/45),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的完全闭塞率为97.8% (44/45)、复发率为2.2%(1/45),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的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血管内介入组患者(x2=4.34,P=0.031)、复发率明显低于血管内介入组患者(x2=3.54,P=0.042);血管内介入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3±4.4)d,明显长于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3±4.9)d(t=1.93,P=0.035);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91.1%(41/45),明显高于血管内介入组患者77.8%(35/45)(x2=6.33,P=0.012).结论 显微外科夹闭术能够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闭塞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熙双;牛光明;张鹏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辛伐他汀是土曲霉发酵产物的合成衍生物,属于脂溶性他汀类药物.近年来很多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对括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有治疗潜能,现将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如下.一、辛伐他汀与PD1.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PD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疾病进展,近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通过调控神经变性相关的信号途径,可能对PD有益.辛伐他汀是有潜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他汀类,其对PD动物模型有疗效.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PD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可减轻PD体外细胞模型α-Syn聚集.辛伐他汀在多种PD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方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2例,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患者中,治愈92例(69.7%),显效33例(25.0%),无效7例(5.3%),总有效率为94.7%;治疗总有效率Ⅰ型为100.0%,Ⅱ型为97.4%,Ⅲ型为84.8%;Ⅰ型和Ⅱ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Ⅲ型总有效率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6,P=0.035;x2=6.218,P=0.012).发生局部并发症10例(7.6%),其中鼻腔粘连5例,眼眶内血肿2例,鼻泪管损伤、术腔少量出血和窦口闭锁各1例.结论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好,特别是用于治疗Ⅰ型和Ⅱ型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更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管骅;慈军;方英;王昌阳;周怀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和获益.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老年(>65岁)单纯首次择期OPCAB术患者1 501例,平均年龄(71.1±4.2)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直至手术前5d内369例(服药组),术前停用阿司匹林5d及以上1 132例(停药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预后的差异,引入倾向指数回归方法平衡选择偏倚.结果 通过倾向指数回归分析,服药组与停药组比较,住院期间全因病死率、术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衰竭、血液透析、开胸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服药组红细胞输血比例高于停药组[74.0%(273/369)比62.5% (707/1 132),校正OR=1.50,95%CI:1.13~2.00,P<0.01].结论 老年OPCAB患者术前5d内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红细胞输血的发生率,但不会增加2次手术止血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对术后早期病死率、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肾衰竭、血液透析等发生率有影响.
作者:安东;陈庆良;王联群;姜楠;王强;郭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和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9例)、超体质量组(56例)、肥胖组(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 3组24 h、日间(6:00~22:00)、夜间(22:01~5:59)收缩压与24 h、夜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晨峰收缩压较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升高(均P<0.05);肥胖组晨峰舒张压较正常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日间舒张压较超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分别为(12.6±2.7)%、(12.2±2.9)%、(5.2±10.5)%,与超体质量组(10.4±2.2)%、(10.2±2.2)%、(1.4±6.9)%和正常体质量组(9.4±1.9)%、(9.2±2.1)%、(1.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分别为(9.8±3.7)%、(15.3±3.3)%、(14.7±3.7)%,与正常体质量组(8.2±3.1)%、(13.2±4.2)%、(12.9±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一氧化氮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降低[(29.8±14.2)μmol/L比(47.9±18.6)μmol/L、(94.6±42.9)μmol/L,P<0.01],肥胖组内皮素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升高[(46.5±9.8)ng/L比(37.3±4.8) ng/L、(31.1±5.5) ng/L,P<0.01].在正常体质量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与一氧化氮相关(r=0.340,P=0.004).结论 肥胖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降低,是影响血压变异性、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吴泽兵;张颖;余其贵;孙彩霞;杨琳琳;陶存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兔腹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中血管外膜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损伤组(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治疗组(CysC单克隆抗体治疗)、对照组(穿刺股动脉和留置鞘管,不进行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和CysC单克隆抗体注射干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h、1d、1周、3周、6周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CysC水平.术后6周取腹主动脉行血管形态计量分析和血管外膜细胞计数;同时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项免疫指标在血管外膜上的表达情况;并且计数血管外膜PCNA阳性细胞核数量,计算PCNA增殖指数.以血管重构指数、血管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IA)变化评价血管重构情况,以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变化衡量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损伤组兔球囊损伤8h后血清CysC水平即开始升高,术后1周达到高峰,持续增高5周,术后3周和6周均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CysC水平无上述变化规律.损伤组PCNA阳性细胞数个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血管腔面积、血管EELA、IELA较对照组缩小(P<0.05),血管重塑指数为0.871,剩余狭窄率为33.1%(P<0.05).给予CysC单克隆抗体干预后,治疗组CysC水平较损伤组下降,血管腔面积、血管的EELA、IELA缩小程度较损伤组减轻(P<0.05),血管重塑指数为0.748,剩余狭窄率为19.7%(P<0.05).相关分析显示,CysC水平与血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IEIA、EELA及PCNA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2、0.797、0.876、0.932、0.822,P<0.01).结论 CysC水平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CysC诱导了血管外膜的成纤维细胞激活、增殖、表型转化及迁移,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过程,是发生腹主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向军;王庆元;刘海涛;秦亮;贾荣波;崔家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衰老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内皮细胞(MAECs)钙库操纵的钙离子内流(SOCE)及其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直径测量技术比较老年和非老年大鼠缓激肽引起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反应;原代培养大鼠MAECs;利用毒胡萝卜素和缓激肽清空内质网上的钙库,采用钙成像技术检测老年和非老年大鼠MAECs细胞外Ca2+内流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比较钙离子通道(Orai 1)蛋白和基质相互作用因子(STIM 1)在老年和非老年大鼠MAECs表达情况.结果 与非老年大鼠(70.0±4.1)%相比,缓激肽引起的老年大鼠(27.0±4.9)%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减弱了(60.7±4.3)%;在原代培养的MAECs,毒胡萝卜素(荧光强度变化非老年和老年分别是2.72±0.39和1.71±0.48)与缓激肽(非老年和老年分别是1.75±0.06和1.06±0.03)诱导的SOCE分别减弱37.6%与39.2%;SOCE的组成成分Orai 1和STIM 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衰老引起大鼠MAECs的SOCE及其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弱,钙池调控钙离子通道组成蛋白Orai 1与STI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改变这一现象.
作者:汪霞;李杰;祝延;杜鹃;沈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y,DLB)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幻觉和类似帕金森病(PD)的运动症状,患者的认知障碍常在运动症状之前出现,主要病理特征为路易氏体(LB),其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及脑干.
作者: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脑内慢性炎性反应可能是A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1-2].近些年牙周组织的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的10项标准之一,近些年慢性牙周炎对大脑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牙周炎可能对AD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原地区牙周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3],本文将介绍近些年国内外慢性牙周炎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同时讨论高原地区慢性低氧环境牙周疾病与AD的相关性,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作者:杜灿;武洲;朱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保髓疗法,观察组采用开髓减压引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7d后患牙叩痛情况,治疗总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3%(49/80例),观察组为86.3%(69/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对照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46.3%(37/80例),观察组为73.8%(59/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7±1.4)次,观察组(6.1±1.2)次(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6例、4例患者出现急性根尖周炎(P>0.05).结论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和镇痛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珊;宋少华;胡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已受到重视[1],而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则相对不足.内科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治成本高,因此,科学评估内科患者VTE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写;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可控制备不同直径的单分散胶体级金纳米颗粒(AuNPs),并将其应用于免疫层析法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评估其检测效果.方法 以小尺寸AuNPs(15 nm)作为生长中心(种子),采用种子生长-热熟化法,成功地制备了四种单分散、大尺寸、柠檬酸钠稳定的胶体级AuNPs.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两种常规尺寸的AuNPs(20 nm、40 nm).六种尺寸AuNPs均标记鼠源cTnⅠ单克隆抗体,滴于聚酯结合垫上制成AuNPs结合物垫(金标垫),将与金标垫抗体配对的鼠源抗人cTnⅠ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多克隆抗体分别包被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成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cTnⅠ,从试剂盒信号强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并将四种大尺寸AuNPs制作的试剂盒与常规尺寸AuNPs制作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效果对比.选取四种大尺寸AuNPs制作的cTnⅠ免疫层析试剂盒中检测效果佳者进行临床样本检测及与商品试剂盒做检测效果比对.结果 采用种子生长-热熟化法制备的大尺寸AuNPs直径分别为50 nm、65 nm、79 nm、102 nm,尺寸分布呈单分散性.四种大尺寸AuNPs制作的免疫层析试剂盒检测cTnⅠ,其信号强度优于采用20 nm AuNPs制作的试剂盒(均P<0.01),65 nm的AuNPs制作的试剂盒其信号强度优于各尺寸试剂盒(均P<0.01).其低检测限为0.50 μg/L.应用65 nm的AuNPs制作的cTnⅠ试剂盒检测100份血清,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阳性符合率为97.3%,阴性符合率为100.0%;其灵敏度及同一cTnⅠ标准品浓度下检测信号强度优于艾博公司和博天科智公司同类产品(均P<0.01).结论 种子生长-热熟化法可控制备直径为50~100 nm单分散、大尺寸、柠檬酸钠稳定的AuNPs,使得各类大尺寸AuNPs免疫层析试剂盒的研发成为可能.直径为65 nm的AuNPs可作为cTnⅠ免疫层析试剂盒的新选择.
作者:陆鹏;郭志睿;张娟;刘静宁;张梦瑶;鲁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α-硫辛酸预干预组(干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6h、12h、24 h、48 h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利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在各时点凋亡细胞计数、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的表达增高.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改善24 h、48 h神经功能缺损[(1.50±0.55)分比(2.33±0.52)分、(1.33±0.52)分比(2.00±0.63)分],减少各时点脑梗死体积(均P<0.05);降低12h、24 h、48 h促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表达及6h、12h、24 h、48 h时JNK3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ax的表达和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JNK3通路有关.
作者:董银华;张侃;王洪新;陈泽峰;李强;范宏光;赵岚;高路燕;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与相干光断层成像(HRA-OCT)在鉴别正常眼和视野前青光眼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视野前青光眼患者(视野前青光眼组)和3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HRT-Ⅱ及HRA-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杯盘面积比、线性杯盘比、视杯平均深度、大视杯深度、视杯形态、轮廓线高度变化,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设定特异性为≥80%和≥95%,寻找HRT-Ⅱ及HRA-OCT对视野前青光眼的佳诊断指标.结果 视野前青光眼组与对照组HRT-Ⅱ除视盘面积、轮廓线高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参数比较,对视野前青光眼有诊断意义(均P<0.05);66.7%的参数AUC>0.800;58.3%的参数AUC>0.900.HRA-OCT除鼻侧神经纤维层厚度(P>0.05)外,其他参数对视野前青光眼有诊断意义(均P<0.05);66.7%的参数AUC>0.800;33.3%的参数AUC>0.900.HRT-Ⅱ对于视野前青光眼的佳诊断参数杯盘面积比(AUC=0.984)与HRA-OCT的佳诊断参数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AUC=0.940)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T-Ⅱ与HRA OCT两种仪器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视野前青光眼患者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对视野前青光眼诊断准确度较高;对于视野前青光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相近.
作者:李晓宇;王铮;胡蕾;陈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增龄影响下大鼠平滑肌细胞前胶原a多肽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 通过对刚出生的幼龄(对照组)和9个月成年(成年组)健康Wistar大鼠的大动脉进行体外血管平滑肌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半定量和定量技术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Ⅰ型和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Ⅰ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在对照组、成年组分别为76.62±1.05、78.37±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分别为105.40±2.66、123.10±3.81,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定量在成年组为4.63±1.03,但与对照组3.13±0.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定量成年组、对照组分别为7.68±0.63、6.86±0.41(P>0.05);Ⅰ型前胶原α多肽蛋白表达分别为0.10±0.03、0.06±0.03(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蛋白表达分别为0.58±0.06、0.40±0.02(P<0.05).结论 增龄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前胶原a多肽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可能影响前胶原的增龄性改变,并参与了血管重构和动脉硬化的发展.
作者:陈效安;田涛;王莹;李梅;荣瑗瑗;宋达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