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012年载文被引分析

石婧;段春波;孟丽;于普林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012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评价该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方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2012年所载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杂志所载论文被引频次、作者补引情况、基金项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期刊论文的即年指标和被引半衰期. 结果 该杂志2008-2012年共刊载论文1567篇,有377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率为24.06%,总被引频次为669次,单篇平均被引次数1.77次,单篇被引高次数为18次,其中载文单篇被引用6次及以上的作者共12名,被引10次以上的有11所机构.被引的377篇论文中,105篇有基金资助,占被引总论文数的27.85%,以第一基金项目统计,其中以省级(36篇)和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35篇)的论文被引用的篇数多.该杂志2008-2012年即年指标分别为0.042、0.032、0.019、0.067、0.006;2012年被引半衰期为1.71. 结论 该刊学术论文质量较高,发表的论文能够反映老年医学的学科发展和新研究动态,是老年医学学术领域重要的信息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流程专家建议

    一、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概述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1].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障碍指上述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专家共识撰写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疗特点和挑战

    随增龄机体各系统发生退行性变以及多种疾病并存,导致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增加.研究表明,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疼痛患病率为20%~46%;而居住在敬老院的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高达73%[1].Maxwell等[2]于1999-2011年对2779例≥65岁接受家庭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调查随访,发现约有一半的患者(1329例)每天都患有疼痛;在所有这些研究对象中,约四分之一的患者(21.6%)未接受任何止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治疗.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3].

    作者:Xiaobin Yi;于普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腰腿痛的微创外科治疗

    腰腿痛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腰腿痛的发病率高达60%~80%.轻度的腰腿痛采用卧床休息、针灸、按摩、理疗等保守治疗大多可以缓解,但是对于慢性的严重腰腿痛,特别是对有明确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手术治疗往往是有效的方法和患者终的选择[1-2].传统的外科手术多数为开放性手术,直视下摘除椎间盘,并进行脊柱内固定,一般创伤较大、出血较多、需要破坏脊柱结构、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常常不愿意接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许多新的微创外科手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特别适合于老年腰腿痛患者,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永生;陶蔚;朱宏伟;李勇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对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无复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对无复流的疗效及对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65岁及以上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血栓抽吸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在抽吸治疗后首先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10μg/kg,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照组患者抽吸后直接行PCI,观察两组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率10.0%(6/60),对照组25.0%(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3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中重度出血并发症,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16例(26.7%),对照组13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P=0.522). 结论 经抽吸导管推注替罗非班可降低老年急性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作者:李怀东;曾惠;张正海;张海滨;郭金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的五项明智选择(二)

    美国内科学委员会(ABIM)基金会在全美发起为期2年(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的5项明智选择(Choosing Wisely)活动,迄今已经得到全美50个专科委员会的积极响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专家小组论证,分别提出了各自的5项明智选择.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所有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懂得并选择有科学证据支持的、无害的、真正需要的检查与治疗,避免重复诊疗和过度诊疗.美国老年医学会(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AGS)2013年2月发布了老年人的5项明智选择[1],2014年5月在AGS年会上再次发布了第2个5项明智选择,介绍如下.

    作者:曾平;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我效能理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疼痛管理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骨科临床工作者的广泛认可[1].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对实现特定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念,即患者信心越足越愿意从事某种特定的活动[2].为了更好地增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念,提高自我效能,我们运用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ain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PSEQ),通过类试验研究探讨增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自我效能的干预方法.

    作者:刘静;王骏;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癌性疼痛的规范化药物治疗

    癌性疼痛即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以及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70%的晚期癌症可出现明显的疼痛,肿瘤患者的癌痛控制、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被列为WHO的4项重点规划[2].目前对患者的癌痛治疗正由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逐渐向疼痛的规范化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GPM)过渡[3].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退变,如何及时准确地给予罹患癌性疼痛的老年患者以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和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刘波涛;樊碧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个体化健康管理探讨

    目的 通过对老年性精神障碍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以评价其健康管理的效果. 方法 将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421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213例,给予常规药物抗精神病治疗、全人群健康教育及个体化健康管理;对照组208例仅接受全人群健康教育及常规药物抗精神病治疗. 结果 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1),治疗后各时段干预组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1).简明智能量表(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各时段干预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老年性精神病障碍个体化健康管理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作者:胡春梅;唐世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慢性腰背痛治疗理念和方法

    老年人慢性疼痛性疾病除神经病理性疼痛外,主要表现为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即俗称腰背痛,这是临床为常见的肌肉骨骼疼痛,约占慢性疼痛门诊80%以上,骨科门诊疾病的65%.老年人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包含脊柱与关节疼痛,因其解剖学与病因学的复杂性,临床症候的多变性及诊断治疗的非系统性,故成为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的难题.20世纪60年代,宣蛰人[1]从事人体软组织外科学开创性研究工作,提出了脊柱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的学说,创立了人体软组织松解手术,构建了软组织疼痛理论框架.

    作者:王林;王福根;陆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尺骨冠突下截骨入路治疗老年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 观察经尺骨冠突下截骨入路双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老年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骨折按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C2型6例,C3型11例.均采用尺骨冠突下截骨入路,双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末次随访应用肘关节评分(MEPS)进行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X线片示骨折于冠突下截骨术后10~24周愈合,平均14周.随访其间无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骨不愈合的发生.经MEPS肘关节评分得出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 结论 经尺骨冠突下截骨入路双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老年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暴露清楚、避免加重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优点,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戴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与中青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抗真菌药物应用及预后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与中青年念珠菌血流感染(CBSI)患者的临床特征、抗真菌药物应用及预后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山东省4所三甲医院老年CBSI患者43例和中青年CBSI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合并实体肿瘤、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和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老年组中,非白色念珠菌分离率比中青年组升高约10.0%(65.0%比55.8%),对氟康唑耐药率约为中青年组的2倍(29.2%比15.4%).老年组接受三唑类抗真菌治疗者较少(58.1%比80.0%,P<0.05),未接受抗真菌治疗者较多(23.3%比8.3%,P<0.05);老年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20.1±8.2)分比(14.9±7.4)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7.5±4.3)分比(4.6±3.8)分]和住院病死率(37.2%比18.3%)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均P<0.05或0.01).生存分析显示,老年患者90 d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 结论 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CBSI患者有其特殊的病原学特征、危险因素和抗真菌药物应用特点,预后较差.

    作者:王昊;吴大玮;刘乃政;韩辉;岳金凤;张帆;单梯超;郭海鹏;尹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甲硝唑治疗基础上加用雌激素辅助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 结果 观察组治愈45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例);对照组中治愈21例,治疗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0,P<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3例(6.1%),对照组复发10例(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阴道炎症评分、阴道pH值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社会轻信状况初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严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社会轻信状况及其神经心理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轻信量表(SVS)及多种神经心理测验评估37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36例轻度AD组、34例中重度AD和29例来源于社区的认知正常老年人.SVS包括15个项目、5级评分,并分为受骗和轻信2个因子. 结果 SVS总分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障碍愈重、SVS得分愈高.SVS总分与认知总分、记忆功能得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语言功能、空间结构能力、精神症状总分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正常老年人比较,轻信因子分在aMCI组、轻度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重度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D患者的社会轻信状况与记忆功能下降相关,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相平行.

    作者:李放;苏卫红;郑晓兰;徐颖;崔云婧;张少景;王青;杨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病毒性神经炎,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同时伴有显著的神经痛症状,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VZV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再度活动并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移动到支配区域的皮肤,发生带状疱疹[1-2].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均下降,尤其在创伤、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应激和器质性疾病状态下,免疫力往往更加低于正常水平,是带状疱疹的好发人群,且多病情较重,病程迁延,容易形成后遗神经痛[3-4].

    作者:刘晓明;杨轩;金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012年载文被引分析

    目的 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012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评价该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方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2012年所载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杂志所载论文被引频次、作者补引情况、基金项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期刊论文的即年指标和被引半衰期. 结果 该杂志2008-2012年共刊载论文1567篇,有377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率为24.06%,总被引频次为669次,单篇平均被引次数1.77次,单篇被引高次数为18次,其中载文单篇被引用6次及以上的作者共12名,被引10次以上的有11所机构.被引的377篇论文中,105篇有基金资助,占被引总论文数的27.85%,以第一基金项目统计,其中以省级(36篇)和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35篇)的论文被引用的篇数多.该杂志2008-2012年即年指标分别为0.042、0.032、0.019、0.067、0.006;2012年被引半衰期为1.71. 结论 该刊学术论文质量较高,发表的论文能够反映老年医学的学科发展和新研究动态,是老年医学学术领域重要的信息来源.

    作者:石婧;段春波;孟丽;于普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世界各国高血压临床指南的现状分析和循证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世界各国高血压临床指南现状,采用AGREEⅡ工具评价世界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质量,为高血压临床指南的应用、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Medline、Embase及相关机构认可和授权的网站1995-2012年公开发表的国内外高血压防治临床指南及指南相关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指南.描述性分析纳入指南的名称、发表年份及机构、开发方法、参考文献数目等内容.采用AGREEⅡ工具评价世界各国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南的质量. 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防治临床指南9部.评价结果表明,世界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清晰性与可读性领域平均得分高,为88.4%;其次为适用性领域,平均得分86.1%;范围和目的领域平均得分83.8%;参与人员领域平均得分71.7%;编辑的独立性领域平均得分为64.1%;严谨性领域平均得分低,为62.9%.整体评估结果显示,英国2011版、加拿大2012版、欧洲2009版、澳大利亚2010版为积极推荐使用的指南,美国第7版、日本2009版、中国台湾2010版、中国2010版、南非2011版为推荐使用的指南(尚需补充和改进),无不推荐或不确定的指南. 结论 世界范围内高血压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但亚洲和非洲国家制定的指南在严谨性、编辑独立性存在一些有共性的不足之处,与循证医学要求仍存在差距,内容尚需规范、质量有待提高.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系统、适用于本国或本地域现状的高血压临床指南评价体系,以推动开发出以高血压指南为代表的高质量慢性病防治指南,提高慢性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海沁;符赵鑫;张勇;丁琳;李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评估和诊治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1].尽管慢性疼痛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2].由于患有较多基础疾病,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更容易经历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社会交际能力降低、睡眠和食欲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治疗费用[3].研究表明,由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沟通困难导致对老年人疼痛强度的评估困难,且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改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作者:倪云成;廖潜;胡蓉;黄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许多国家正经历人口老龄化进程,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8.9亿.根据新的估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人将会有20亿,占全世界人口的22%.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充分重视人口老龄化高峰前各个阶段的人口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就我国及世界范围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高超;王淑君;于普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临床诊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老年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之一,病因学较清楚,即因感染或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激活之后造成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而产生疼痛,在中、老年人群多发,因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在全球仍然被视为当前富有挑战性的医学难题之一[1-2],且规范PHN的临床诊疗应成为当务之急[3].

    作者:王家双;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疼痛患者将会越来越多.研究资料显示,在疗养院的老年人疼痛发病率为70%~80%,其中45%为慢性疼痛患者.且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对老年疼痛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如老年人往往并存有全身性的其他慢性疾病,常伴有如认知功能退化、记忆、计算能力下降等机体功能退化表现.本文拟对老年人的慢性疼痛进行阐述.

    作者:王培良;黄雪花;马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