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谈山峰;李丽球
目的 系统评价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治疗国人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disc)、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相关中文骨科期刊关于PLIF和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及腰椎不稳的临床对照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用Stata SE 11.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椎间隙高度、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改善率. 结果 共1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1041例,其中PLIF组520例,TLIF组521例.手术时间,PLIF组长于TLIF组,标准化均数差(SMD)=1.26,95%CI:0.58~1.94,P<0.001;术中出血量,PLIF组多于TLIF组(SMD=1.70,95%CI:0.94~2.46,P<0.001);手术并发症,PLIF组多于TLIF组,(OR=4.50,95%CI:2.65~7.64,P<0.001).以下4项分析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椎间隙高度,SMD=-0.07,95%CI:-0.44~0.30,P=0.730;术后VAS,SMD=-0.07,95%CI:-0.27~0.13,P=0.515;术后ODI,SMD=0.15,95%CI:-0.06~0.35,P=0.155;术后JOA优良率,OR=I.43,95% CI:0.75~~2.73,P=0.280;术后融合率,OR=1.17,95%CI:0.63~2.15,P=0.616.结论 TLIF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对PLIF有明显优势,两种手术在恢复并维持椎间隙高度、临床疗效方面可取得相同效果.
作者:王秉翔;张志勉;蒲华清;聂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对跌倒的原因进行多水平模型分析. 结果 共调查1512例老年人,272例在过去1年中跌倒,发生率为18.0%,其中女性180例,跌倒发生率20.1%(180/893);男性92例,跌倒发生率14.9%(92/619),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x2=7.45,P=0.006).272例跌倒者共发生379次跌倒,其中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跌倒次数300次(79.2%),与行为及心理因素相关的跌倒次数291次(76.8%),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跌倒次数284次(74.9%);健康问题中平衡能力差是老年人跌倒主要的原因、其次是下肢无力,行为及心理因素中注意力不集中是跌倒主要的原因,环境因素中地面不平是跌倒主要的原因.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个体间差异对跌倒为自身健康原因、除自身健康外的其他个人原因及为外部原因均有影响;个体间差异对跌倒为自身健康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点(住所内跌倒),对跌倒为其他个人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点(住所外跌倒),对跌倒为外部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跌倒季节的夏季和跌倒时点的深夜. 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较高,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提高对导致跌倒因素的识别,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老年人跌倒.
作者:石婧;于普林;周白瑜;陶永康;段春波;张传芳;覃朝晖;孙振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ABCD2评分结果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TIA患者的颅内血管MRA、头颅DWI和ABCD2评分结果,采用Log-rank检验的Kaplan-Meier曲线评估单变量对TIA后无卒中生存时间的影响,Cox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价MRA、DWI及ABCD2评分结果预测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 结果 162例患者中首次TIA发作后90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共86例(53.1%),其中0~7 d继发脑梗死者22例(13.6%),8~30 d继发脑梗死者27例(16.7%),31~90 d继发脑梗死者37例(22.8%).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MRA提示中-重度颅内血管狭窄、DWI阳性和中-高危ABCD2评分与首次TIA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时间明显相关(P=0.000、0.003、0.000).Cox多因素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70岁)(HR=1.782,95%CI:1.171~2.256)、中-重度颅内血管狭窄程度(HR=2.245,95%CI:1.627~3.097)、DWI阳性(HR=1.964,95%CI:1.273~3.031)、中-高危ABCD2评分(HR=1.204,95%CI:1.050~1.381)为TIA发作后90 d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23、0.000、0.002、0.008). 结论 颅内血管狭窄的评估可能较DWI检查和ABCD2评分对TIA的转归更具评估价值.
作者:丁立东;徐运;茆华武;肖章红;郭俊华;陈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特点.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4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腹痛、腹胀是胃癌常见的临床表现,老年组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91.6%比76.5%,P<0.05);老年组胃癌肿块主要位于贲门和胃底部,占47.9%,非老年组胃窦癌常见,占54.4%,老年组中有3.1%的患者胃癌为多起源的,而非老年组都是单中心起源.老年组术前合并的慢性疾病多于非老年组,80.0%的胃癌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率为71.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比例相近;98.7%的胃癌患者接受化疗,尽管老年组接受三线及其以上化疗的比例(3.5%)比非老年组(9.8%)低(x2 =3.197,P=0.0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化疗方案选择方面,老年组患者更多选择FOLFOX/XELOX两药联合化疗方案(75.4%).老年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7.8个月)较非老年组患者(28.7个月)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 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首发症状常以上腹部饱胀、疼痛为主,贲门胃底癌多见,多中心起源,术前并发疾病和术后并发症较多;老年胃癌患者多数可耐受规范的手术和化疗.
作者:徐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国人群糖尿病肾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 根据系统评估的原理和规范,检索外文专业期刊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及中文期刊数据库,分别基于隐性遗传模型和显性遗传模型,meta分析评估MTHFR基因C677T位点风险等位基因T与中国人群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异质性检验后采用M-H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OR)值,采用Begg和Egger偏倚分析评估本项meta分析的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共计2018例人群数据结果.异质性检验表明不存在异质性,选择M-H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隐性模型合并后的OR为2.41(95%CI=1.85~3.13),显性模型合并后的OR为2.33(95%CI=1.82~2.98).Begg和Egger偏倚分析显示隐性和显性遗传模型下都无明显发表偏倚. 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风险等位基因T与中国人群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正相关.
作者:孙亮;王松岚;史晓红;杨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68例,A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治疗并配合一定的生活方式干预,B组则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以DAS28、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来评定疾病活动度. 结果 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DAS28、ESR、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结论 RA患者存在血脂水平异常,慢作用抗风湿药在缓解病情的同时,对于老年患者血脂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郑红梅;高云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些年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国内外报道老年人依然是结直肠癌的好发人群,尤其是在7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2].125Ⅰ粒子体内植入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作为一项新兴的肿瘤辅助治疗方法,近年来逐渐被医务人员接受并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运用前瞻、对照、随机的方法,对外科手术结合125Ⅰ粒子体内植入内放射治疗70岁及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李晓刚;李波;王明春;靳文帝;李巍伟;罗开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急性期伴高血糖时的剂量及安全性. 方法 1周内发生髋部骨折伴高血糖需要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依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42例)和为非老年组(<65岁,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严格饮食管理,胰岛素泵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比较达标时门冬胰岛素用量及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老年组、非老年组达标时每公斤体质量基础门冬胰岛素用量分别为(0.29±0.09) IU/kg和(0.30±0.07) IU/kg,餐前追加量分别为(0.27±0.09) IU/kg和(0.27±0.07) IU/kg;无症状低血糖分别为14.3%和18.6%;有症状低血糖分别为4.8%和4.7%;伴有意识障碍的低血糖、过敏反应、出现伤口不愈或延迟愈合者二组均未发生;联合应用的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及糖苷酶的抑制剂,使用比率在两组间均无差别. 结论 严格的饮食控制联合口服药物,门冬胰岛素经胰岛素泵可控制老年髋部骨折急性期患者高血糖,安全性良好.
作者:晁爱军;赵向红;刘洁;于卫红;胡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肘前外侧人路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2例,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Ⅳ型2例.手术经前外侧入路,AO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估. 结果 12例患者术中未发现合并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伤口Ⅰ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7.2周.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27.2±12.8)°,前臂旋转度为(154.6±15.3)°.术后Broberg Morrey评分平均90.5分,优8例,良3例,差1例. 结论 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需按分型手术;前外侧入路可较好的暴露骨折,方便操作,空心螺钉固定牢固;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潘哲尔;吴李闯;黄小敬;陈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极限侧伸法对老年人侧向平衡控制能力进行测评,探讨该方法的简便性与信效度,为准确掌握老年人侧向平衡控制能力提供简便易行的测量方法,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合理的依据. 方法 本研究83例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7.3±4.7)岁.用平衡仪测得结果足压中心侧向位移为效标,对简便测试法测得的极限体侧伸的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结果 左右极限体侧伸距离分别为(14.7±0.4) cm、(14.9±0.3)cm,左右足压中心侧向位移分别为(8.5±1.9) cm、8.5±1.5)cm.极限体侧伸与足压中心侧向位移呈正相关(r=0.70,P<0.0001);极限体侧伸测试组内相关系数较高(r=0.97,P<0.05).极限体侧伸与年龄(r=-0.23)、身高(r=0.28)呈弱相关(P<0.05),与脚长、脚间距及左右利手均无关(P>0.05). 结论 极限体侧伸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老年人侧向平衡控制能力,极限体侧伸距离越长,表明侧向平衡能力越稳定.极限体侧伸法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而且简便、易测,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曹玲;杨光;永富良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血浆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的变化,探讨DNA氧化损伤在AD和Va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测定35例AD患者和28例VaD患者以及与之年龄相匹配的23例健康者血浆中8-OHdG的水平,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测AD和VaD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 AD组、VaD组、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浆中8-OHdG浓度分别为(601.8±266.0)ng/L、(1748.0±665.6)ng/L和(352.0±94.5)ng/L,各组间血浆8OHd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D组患者血浆中8-OHd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组患者血浆中8-OHd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VaD组与AD组比较,8-OHdG水平变化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8-OHdG水平与年龄均呈正相关,分别为:AD组(r=0.661,P<0.01)、VaD组(r=0.702,P<0.01)、正常对照组(r=0.719,P<0.01).而各组血浆8-OHdG水平与教育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在AD组和VaD组患者中根据其危险因素(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血浆8-OHdG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了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因素的影响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中高水平8-OHdG在VaD组中比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可能性均高.VaD组血浆8-OHdG水平与MMSE分数呈显著负相关性(r=-0.592,P<0.01);AD组血浆8-OHdG水平与MMSE分数无相关性(r=-0.122,P>0.05). 结论 VaD患者存在明显的DNA氧化损伤,其血浆DNA氧化损伤程度显著高于AD患者与健康者;VaD患者的血浆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与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朱红敏;章军建;杨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多沙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将入选的20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50例)于手术后即刻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每12h1次,麻醉清醒后口服多沙唑嗪4 mg/d;B组(50例)术后即刻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每12h1次;C组(50例)术后麻醉清醒后口服多沙唑嗪4 mg/d;D组(50例)术后不予预防性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及多沙唑嗪,均为手术后3d停药. 结果 A组术后每天平均膀胱痉挛次数[第1天:(0.47±0.18)次;第2天:(0.35±0.16)次;第3天:(0.30±0.20)次]、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第1天:(3.2±1.5)min;第2天:(2.1±1.3)min;第3天:(1.4±1.2)min]、膀胱持续冲洗液转淡时间(1.5±0.3)d、拔除导尿管时间(4.0±0.5)d与D组比较均少和短,均P<0.05.B组、C组的各组分别与D组相比较也均少和短,均P<0.05. 结论 多沙唑嗪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海填;李益坚;王荫槐;易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认知功能及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5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VaD组和EPO组,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VaD模型.采用y-迷宫观察术后4周、8周、12周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应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的神经细胞凋亡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与VaD组大鼠比较,术后4周、8周、12周EPO治疗组大鼠迷宫作业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减少,总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术后4周、8周和12周VaD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分别为(20.50±3.29)个、(33.58±3.48)个和(54.17±4.26)个,比EPO治疗组的(10.50±2.43)个、(23.92±3.18)个和(36.92±4.10)个多(t=4.23、3.54、5.05,P=0.013、0.024、0.007);术后4周、8周和12周EPO治疗组Bc[-2阳性细胞数和Bcl-2 mRNA表达较VaD组明显增多,Bax阳性细胞数和Bax mRNA表达较VaD组明显减少(均P<0.05). 结论 EPO可能通过调控VaD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黄树其;杨月嫦;黄流清;邵福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并存疾病及年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单药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0岁及以上一线行单药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2岁,状态评分(PS)0~1分52例,2分9例.一线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或者多西他赛,平均化疗周期数为3.4次.采用Charlson并存疾病指数(CCI)评价并存疾病.Charlson 并存疾病指数为0分者纳入无并存疾病组,≥1分者纳入有并存疾病组.采用NCI-CTC3.0版标准评估不良反应. 结果 年龄及PS不能预测3或4级化疗不良反应.有并存疾病组的35例患者行单药化疗后3或4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并存疾病组的26例患者(40.0%比15.4%,x2=4.36,P=0.037).此外,有并存疾病组粒细胞缺乏发热、3或4级非血液学毒性及因不良事件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也高于无并存疾病组.常见的并存疾病为糖尿病及慢性肺病.有慢性肺病的患者3或4级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升高(44.4%比11.5%,x2=6.061,P=0.032). 结论 年龄和PS不能预测单药化疗的耐受性,而有并存疾病的老年患者单药化疗后不良反应,尤其是3或4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疗前并存疾病的评价有助于判断老年肺癌患者单药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聂鑫;艾斌;程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骨密度与骨代谢特点. 方法 入选220例老年男性住院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三组,测量骨密度及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25-OH VD)等骨代谢指标. 结果 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增高,65~74岁组、75~84岁组及85~94岁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6.8%、12.0%与22.9%(x2 =7.72,P<0.05).老年男性骨代谢特点是,PT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F=4.986,P<0.05),BGP、25-OH VD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F=4.986,3.245,5.997,P<0.05),老年人中BGP、25-OH VD水平普遍较低. 结论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骨代谢可以作为骨质疏松风险评估的辅助指标,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作者:卢玉;郭红;刘波;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内外关于胸腺肽α1的研究多是短期使用,观察数天至数周;长年规律使用胸腺肽α1的观察性研究较少.我们旨在探讨老年人群中长年规律使用胸腺肽α1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2005-2010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老年患者13例,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65~95岁,平均(78.4±14.4)岁.
作者:贾娜;许晓东;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稳心颗粒组62例;美托洛尔组60例;联合组6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入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3.1%(34例)、93.8%(60例)]高于稳心颗粒组[32.3%(20例)、40.3%(25例)]、美托洛尔组[30.0%(18例)、40.0%(24例),x2值分别为10.736、11.342,均P<0.05].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高(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3/62)、8.3%(5/60)和8.3%(5/64),均P>0.05. 结论 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减少期前收缩次数,安全性好.
作者:王学胜;张学平;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可能机理. 方法 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高血压8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者40例(左心室肥厚组),单纯高血压者40例(高血压组),另选40例年龄、性别、体质量与其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且无心、脑、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APN和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根据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结果 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组APN、BNP、LVMI分别为(7.9±0.3)mg/L(116.1±16.1) μg/L、(104.0±9.6) g/m2与(6.7±0.1) mg/L、(182.4±18.5) μg/L、(153.7±21.0)g/m2,与对照组(12.0±0.2) mg/L、(69.1±8.9)μg/L、(83.1±9.1)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APN水平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程度负相关(r=-o.789,P<0.01),BN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程度正相关(r=0.811,P<0.05). 结论 血清APN、BNP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相关性.
作者:张万秋;阮中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观察活血补肾含药血清对增殖作用及对p42/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噻唑蓝染色观察20%、10%、5%含药血清对HUVEC细胞的增殖作用.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力和NO含量.反转录PCR法检测eNOS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蛋变化. 结果 含药血清有效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经过24 h含药血清处理,含药血清呈现浓度依耐性促进HUVEC细胞增殖,增殖率分别为10.8%(t=6.82,P<0.05)、14.7%(t=6.25,P<0.05)、33.3%(t=12.16,P<0.01).含药血清处理组eNOS活力增强,明显高于未含药血清;20%含药组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10%含药对eNOS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0.05).活血补肾方能提高P-p42/44蛋白表达水平(P<0.01). 结论 补肾活血方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提高内皮细胞NO分泌,其机制是通过p42/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增加eNOS活力和mRNA的表达.
作者:刘中勇;李林;陈宁南;方家;陈洪涛;邓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发病率为2%~4%,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1-2].已有研究证实,OSAHS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均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ApoA)则降低,表明OSAHS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易导致心血管疾病[36].
作者:张聿炜;杨宇;罗荧荃;谭胜玉;王轶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