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宏;吴本俨;张子其;袁昌琼
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病学组织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老年消化专业学术会议于2003年9月16~18日在桂林市召开,与会代表150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会议议题涉及消化道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和诊治、幽门螺杆菌诊疗标准与变异、老年人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老年人消化道动力异常、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胰腺疾病的诊治现状、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及内镜诊治的进展等多个研究领域,并展望了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代表提问积极,讨论热烈.现就会议内容归类总结如下:
作者:第三届全国老年消化专业学术会议秘书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作为糖尿病(DM)前期的检查指标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日益引起重视,我们于2002年4月至2002年11月对老年伴IGT和DM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旨在了解IGT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王征;吴赛珠;冯金华;谭家余;刘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60岁以上体检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情况和致病原因. 方法对892例体检老年人常规检查远、近生活视力及眼前节、眼底、眼压.对生活视力低于0.3者验光矫正视力,筛选出盲和低视力的患者,对其眼病进行相应辅助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的892例中,盲和低视力患者42例(4.71%).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9例(1.01%)例和33例(3.70%).主要的致盲眼病为眼底黄斑病变24例(57.14%),青光眼5例(11.91%),白内障4例(9.52%)等;难治性眼病显著多于可治性眼病;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80岁以下年龄组(P<0.05). 结论老年人随增龄易患致盲性眼病,应重视老年人的防盲、治盲工作.
作者:夏群;张伟;张尧贞;师自安;楮德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到目前为止仍是有效的药物, 左旋多巴以前作为多巴胺替代治疗者有Striaphorin、抗胆碱能药物、丙苯胺和阿朴吗啡[1].
作者:王新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用于老年患者诱导气管插管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方法选择听力正常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102例,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时(T2)及插管后1、3、5 min(T3 、T4 、T5)患者AEPindex、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观察分析2组患者诱导插管期间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T0期AEPindex分别为75.6±14.9和79.5±17.7(P>0.05),BIS分别为83.9±14.9和87.0±11.0(P>0.05).诱导后所有患者T0期AEPindex和BIS分别下降到30和55以下(T1与T0比较,P<0.01);插管应激使AEPindex、BIS、MAP、HR显著升高,T1~5 时点各参数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但插管后5 min除AEPindex回落至插管前水平(T5与T1相比,P>0.05)外,其余参数仍明显高于插管前水平(T5与T1相比,,两组变化趋势一致. 结论 AEPindex能有效反映无明显听力障碍老年人气管插管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
作者:许学兵;佘守章;阎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之前早期检出腹主动脉瘤(AAA),对择期手术、预防破裂致死具重要意义.2000年1月至2002年9月,我们应用超声技术对老年及老年前期人群无症状型AAA情况进行了筛查,报道如下.
作者:赵斌;蒋银花;唐毅;李真鹰;王涛;郝玉萍;侯晓霞;赵云岚;胡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探讨老年稳定期哮喘患者呼吸驱动与呼吸阻力的关系,我们于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对118例此类患者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
作者:郭美南;冯靖;陈宝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27例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E)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探寻影响MODSE预后的因素,并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 Ⅲ,APACHEⅢ)在MODSE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包纪盛;周苏明;程蕴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临床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福锦;朱肖峰;赵永久;翟梅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消化酶制剂(达吉胶囊)对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患者年龄60~89岁,均有食欲不振、伴或不伴有上腹饱胀、腹部不适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基础疾病包括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或其他疾病.入选病例经3 d的药物清洗期后随机为3组,分别服用达吉胶囊、复合胰酶制剂(得每通)或多酶片,疗程2周.治疗前及治疗每周末通过症状问卷的方法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记录患者对总体症状疗效的自我评估. 结果各组治疗后食欲不振症状的严重程度均比治疗前减轻(P<0.05);但达吉组与得每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多酶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达吉组对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和腹部不适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多酶片组(P<0.05). 结论达吉胶囊对不同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疗效确切且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金坤;李瑜元;聂玉强;沙卫红;张龙;王缉玲;林萍;邓罡;易平坚;胡品津;曾志荣;何瑶;刘思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主要分子伴侣,在生理和应激条件下均能表达.它们是在结构上拥有高度保守晶体蛋白序列的一组多肽,按分子量可以分为HSP100、HSP90、 HSP70、HSP60和分子量为20 000~30 000的小分子量HSPs(small HSPs,sHSPs)、泛肽等几个亚家族.HSP25/27(啮齿动物25 000, 人类27 000)是sHSPs亚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姜苏蓉;刘莉;程蕴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老年人的疾病在许多方面有别于非老年人.
作者:蹇在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对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DN)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DN 造模后4周腹腔注射hNGF(90 U*kg-1*d-1),共4周.观察摆尾温度阈值(TTT)、坐骨神经运动(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形态和NGFmRNA表达. 结果 DN 8周大鼠TTT升高,MNCV和SNCV减慢,形态学明显异常,NGFmRNA表达减少;hNGF治疗4周,DN大鼠TTT明显降低(44.5℃±0.5℃和46.0℃±0.5℃, P<0.05),MNCV[(41.6±2.5)m/s和(31.7±3.5)m/s,P<0.001]和SNCV[(43.7±4.3) m/s和(34.8±3.4)m/s,P<0.01]明显加快,形态学明显改善,并且NGFmRNA表达增加. 结论 hNGF能改善早期DN,可能与其促进NGF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云云;蒋雨平;张玉林;乔凯;任惠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国外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对大肠癌、大肠息肉有抑制作用,但其用量一般较大,老年人往往因其副作用而难以耐受.由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因而其在老年人群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们对52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
作者:吴道宏;吴本俨;张子其;袁昌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美国Framingham对5 209人22年的随访研究,房颤在人群中总的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1.7%[1];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升高,从30~39岁的0.2‰上升到80~89岁的39.0‰[2] .我们总结了我院1988~2002年间对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药物转复心律的经验,比较不同药物转复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的作用.
作者:张虹;高秉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 方法对24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实施适形放疗,进行低姑息性达根治剂量的治疗. 结果全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1.67%、54.16%、43.33%;放疗期间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统计分析显示:治疗前是否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体积大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适形放疗剂量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 结论适形放疗对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有治疗意义.
作者:郑明民;赵水喜;黄军;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炎克雷伯菌为一种机会致病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NP极其凶险、病死率高,多发生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我院老年肺炎克雷伯菌N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期为临床监测和防治该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刘朝晖;陈劲龙;叶惠芬;杨银梅;张溪林;曾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不同单体-粉配比(1∶2、2∶3、1∶1)的配置对聚合过程和机械力学性质的影响;评价2∶3配置的PMMA对强化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方法将PMMA液(ml)、粉(g)比例按1∶2、2∶3、1∶1配比,观察其聚合过程及测试屈服压缩强度.各取13个正常和骨质疏松腰椎椎体,进行前屈压缩试验,测试初始抗压强度和刚度,给骨质疏松椎体经椎弓根注入单体-粉配比为2∶3的骨水泥强化修复,测试强化后的抗压强度和刚度. 结果 3种单体-粉配比的PMMA,随着单体液相增多,混合至出丝时间、混合至面团时间、混合至硬化时间延长(P<0.01),而屈服压缩强度下降(P<0.05或P<0.01).骨质疏松组椎体强度和刚度[分别为(1598±531)N、(650±135)N/m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340±671)N、(2275±258)N/mm],强化修复组椎体强度和刚度[分别为(5340±542)N、(1120±162)N/mm]均高于其初始强度(P<0.01). 结论骨水泥的单体-粉配比影响体外聚合过程,因此进行不同配比的PMMA强化时要掌握不同的注射时机.椎体骨密度与椎体生物力学性质密切相关,虽然2∶3配比的骨水泥机械力学性质较1∶2下降,但仍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椎体的强度和刚度.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徐华梓;林焱;黄其杉;宋红浦;毛方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1].不同年龄段的重症肌无力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我们对495例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1 982例非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
作者:许凤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