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宗;卓晶明;董波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免疫炎症的一种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活动程度.白细胞介素1(IL-1)也参与了ACS的炎症反应过程,它可以诱导IL-6、增高凝血因子的基因表达和阻止纤维溶解[1].IL-1受体抑制物(IL-1Ra)是IL-1家族中的一员,和C反应蛋白(CRP)一样,也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常常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2].我们拟探讨血清IL-1Ra、IL-6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作者:彭雯;张秀娥;张湖萍;文晖;成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于老年患者,寻找准确、快速而简便的肾功能检测方法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西司他汀C (Cystatin C)是近年新发现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它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临床判断价值优于血清肌酐(Scr)和24 h肌酐清除率(24 h Ccr) .健康老年人GFR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同时,血清西司他汀 C浓度明显增高 .我们于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对老年肾脏病患者西司他汀 C水平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在老年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李贵森;王莉;王芳;廖常志;康志敏;何强;王志静;杨秀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3~2002年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冠脉至少1支狭窄≥50%)的患者852例.其中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老年患者60例(老年有侧支组),年龄60~83岁,男47例,女13例;非老年患者62例(非老年有侧支组),年龄38~59岁,男57例,女5例.同期冠脉造影证实有冠脉完全或次全闭塞病变而无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作为对照,其中老年患者76例(老年无侧支组),年龄60~78岁,男52例,女24例;非老年患者55例(非老年无侧支组),年龄33~59岁,男50例,女5例.
作者:霍海洋;宋丽新;宋莉;胡健;李杰;齐国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我们通过本试验探讨不同剂量的庚酸睾酮(TE) 对衰老雄性大鼠血管平滑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 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 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赛珠;吕红松;吴迎星;周可祥;孙飞;马瑞;郑华;刘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的内皮素-1(ET-1)浓度及肱动脉对加压刺激的舒张性反应,观察福辛普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ET-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28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测定福辛普利(5~10 mg)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1浓度及肱动脉对加压刺激的舒张性反应,与治疗后及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ET-1水平[(117.5±12.0) ng/L]较对照组[(76.2±10.8) ng/L]高(P<0.01),肱动脉对加压刺激产生舒张性反应而致内径增加,其内径增加率为(4.2±2.7)%,较对照组(22.4±4.9)%降低(P<0.01);经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后,患者ET-1下降为(93.5±9.7) ng/L,肱动脉内径增加率为(18.0±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福辛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可降低患者血浆ET-1水平及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作者:柯琴梅;管思明;冯义柏;戚本玲;陈学林;陈汉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氧化应激是急性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导致反应性氧自由基过多并导致相应区域神经元保护功能减弱.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2.5 h脑血流量减少25%~50%,并可持续数月之久,是研究慢性脑缺血及人类痴呆病理生理及评价药物疗效的有效模型[1].我们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观察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歧化(SOD)活性等与氧化应激有关的指数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在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作用机制,为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舒敏;章军建;张端莲;刘汉兴;周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各种器官功能及代偿待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因此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作者:傅得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为饮食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对100例60岁以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根据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摄入量标准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热量摄入合理[男(1592±216)kCal、女(1320±172) kCal],脂肪[男(67±12) g、女(65±13) g]及胆固醇[男(472±144) mg、女(446±120) mg]摄入量偏高(P<0.01),碳水化合物[男(173±41) g、女(139±44) g]摄入量偏低(P<0.01),钙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P<0.01).人体测量体质指数略高于正常范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臂肌围高于正常参考值.血清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参考值. 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营养状况评价是保证饮食治疗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子艳;程博;李蕴瑜;李长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筛选老年患者长期机械通气(PMV)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154例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 在机械通气(简称通气)前及撤机或通气21 d时的各项指标.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否卧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尿素氮、肌酐、上消化道出血、心率、血压,短期通气组撤机时或PMV组通气21 d时上述指标及心功能、意识状态为PMV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PMV相关的独立因素为年龄、通气21 d时P(A-a)O2及心功能;年龄≥82.0岁、通气21 d时P(A-a)O2≥95.0 mm Hg、心功能≥3级为PMV的危险因素.随后检验8例PMV患者,同时满足3项指标判定PMV的准确性为87.5%. 结论年龄、通气21 d时P(A-a)O2及心功能为影响PMV的独立因素.
作者:林彦;俞森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于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研究了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患者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多态性及2种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旨在探讨apoE、LRP基因多态性与AD及VD发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1,2].
作者:王建华;冯亚青;国雪;赵大卫;刘桂芳;陈景红;高俊淑;齐亚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男性,92岁.主因胸闷、气短5 d于2003年6月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994年(84岁)曾因胸闷、气短住院治疗,诊断左侧结核性胸膜炎,反复抽胸液20余次,抗结核治疗近4个月胸液才被控制不再增长,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半,此后遗留左侧胸膜肥厚.此次入院时患者胸闷、气短,有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无胸痛及咯血.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60 mm Hg.
作者:霍秀青;彭文鸿;贾晓君;王瑞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亚临床肝性脑病是指因严重肝病引起的、临床无脑病症状、精神和神经功能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按4级分类法不属于肝性脑病范围,但用严格的智力测验和(或)脑诱发电位检查可见异常.据统计亚临床肝性脑病患病率为24.7%~ 85.0%[1].我们对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的患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曾峥;李瑜元;贾林;聂玉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核转录因子(NF-κB)是细胞浆内的快反应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NF-κB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NF-κB的激活及导致的炎症基因的表达在A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
作者:高顺宗;卓晶明;董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献报道重症肌无力的年发病率为8/10万~20/10万,具有3~13岁和20~40岁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60岁以上发病以男性居多,约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5%出现胸腺萎缩,约10%~15%出现胸腺占位性病变[1];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变化存在着年龄差异[2].我们重点分析60岁以上老年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与胸腺MRI信号变化,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变化特点.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人胸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人胸部肿瘤356例,其中肺癌228例,肺部良性肿瘤23例,食管癌62例,纵隔肿瘤39例,胸膜肿瘤4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食管癌手术时间3.5~4.5 h,平均4.0 h;其他手术时间0.5~3.5 h平均2.0 h.术中延长手术切口至12 cm 23例,占6.5%,均为中央型肺癌患者,需作支气管或肺血管成形.开胸时间5~12 min,平均8 min;关胸时间15~30 min,平均23 min.开胸过程出血量少于30 ml,切口均Ⅰ期愈合.胸腔引流时间2~7 d,平均2.5 d、住院天数5~19 d,平均11.2 d. 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胸部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开关胸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更广等优点.
作者:钱有辉;王正;林少霖;周钧;王光锁;欧竹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摘译自J Hum Hyperten, 1999, 13:813-815有关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发生机制,我们提出以下3个主要假设:
作者:李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帕金森病(PD)病因至今未明,随着PD双生子研究的深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型PD致病基因的发现,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1998年Kitada等[1]在日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 AR-JP)家系中定位并克隆了AR-JP的致病基因,命名为parkin基因.2000年Shimura等[2]首先报道parkin蛋白是一种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的重要成员,在细胞内蛋白质的质量控制过程发挥关键作用.这一项重要的研究发现不仅为阐明家族性PD的发病机制,也为明确散发性PD的神经变性机制带来新的希望.有些学者推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家族性PD和散发性PD的发病机制[3].现就近年来parkin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卉;陈生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人谵妄,也称老年人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我们旨在探讨老年谵妄的临床特征及进行相应分析,为其诊治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漆静;邹开利;官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安体舒通在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心衰)或高血压等疾病中发生严重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 方法对ACEI和安体舒通联合治疗而致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 mmol/L)的22例急诊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1个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2例患者平均年龄(72±11)岁.患者入院后血清钾为(7.3±0.8)mmol/L,血清肌酐为(318.2±150.3)μmol/L;均显著高于入院前后1次测值(4.5±0.6)mmol/L和(159.1±114.9)μmol/L.入院后动脉血pH值为7.3±0.2、血浆碳酸氢盐为(19±6)mmol/L.19例有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主要原因是脱水(11例)和心衰加重(8例).安体舒通的每天平均剂量为(48±27)mg,11例在治疗中同时服用可引起血钾升高的其他药物.22例中1例患者死亡,8例接受透析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3±5)d. 结论在肾功能不全、重度心衰、>70岁、糖尿病、脱水的老年患者中采用ACEI和安体舒通治疗时应监测血钾.安体舒通每天剂量不应超过20 mg.
作者:隋旭涛;迟静荔;苍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老年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SPF)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异同. 方法统计分析57例IPF患者,与40例SPF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 结果 SPF的病程比IPF短,分别为8.5个月与24.0个月;二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0.0%和26.3%,均为P<0.05.IPF较SPF的症状和体征多见.SPF的常见病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较早出现SPF.影像学上,网格状改变IPF较SPF多,P<0.01;SPF较多出现胸膜受累,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变预后. 结论肺间质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SPF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应引起关注.干扰素的疗效有待证实.
作者:田欣伦;朱元珏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