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赛珠;吕红松;吴迎星;周可祥;孙飞;马瑞;郑华;刘长青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安体舒通在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心衰)或高血压等疾病中发生严重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 方法对ACEI和安体舒通联合治疗而致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 mmol/L)的22例急诊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1个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2例患者平均年龄(72±11)岁.患者入院后血清钾为(7.3±0.8)mmol/L,血清肌酐为(318.2±150.3)μmol/L;均显著高于入院前后1次测值(4.5±0.6)mmol/L和(159.1±114.9)μmol/L.入院后动脉血pH值为7.3±0.2、血浆碳酸氢盐为(19±6)mmol/L.19例有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主要原因是脱水(11例)和心衰加重(8例).安体舒通的每天平均剂量为(48±27)mg,11例在治疗中同时服用可引起血钾升高的其他药物.22例中1例患者死亡,8例接受透析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3±5)d. 结论在肾功能不全、重度心衰、>70岁、糖尿病、脱水的老年患者中采用ACEI和安体舒通治疗时应监测血钾.安体舒通每天剂量不应超过20 mg.
作者:隋旭涛;迟静荔;苍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度烧伤早期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2年我科收治的老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63例,以1996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伤情有可比性,1996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 结果 (1)1996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38.7%和19.4%,明显低于1996年前(A组)的65.6%和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2)B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34.6±11.2)d和(37.5±13.4)d,明显短于A组的(58.7±18.3)d和(62.6±19.1)d,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能降低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德林;方林森;余又新;汪昌荣;王永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的变化,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 方法监测30例行OPCAB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浓度. 结果患者术前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关胸即刻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cTNT和CK-MB在术后2 h达高峰,分别为(0.28±0.12)μg/L和(10.5±6.4)μg/L(P < 0.01,术后第2天均降到正常参考值范围内.CK在术后第2天达高峰[(464±228)U/L,P < 0.01],术后第5天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内.AST、LDH和HBDH均在术后2 h达高峰(P < 0.01),其中AST和HBDH于术后第1天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内,LDH于术后第2天降至正常范围内. 结论 OPCAB手术对老年患者心肌的可逆性损伤多在术后5天内恢复,临床效果满意;但对术前表现为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应谨防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怀斌;甄文俊;欧阳小康;佟宏峰;孙耀光;黄文;马玉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亚临床肝性脑病是指因严重肝病引起的、临床无脑病症状、精神和神经功能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按4级分类法不属于肝性脑病范围,但用严格的智力测验和(或)脑诱发电位检查可见异常.据统计亚临床肝性脑病患病率为24.7%~ 85.0%[1].我们对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的患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曾峥;李瑜元;贾林;聂玉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帕金森病(PD)病因至今未明,随着PD双生子研究的深入和多种单基因遗传型PD致病基因的发现,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1998年Kitada等[1]在日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 AR-JP)家系中定位并克隆了AR-JP的致病基因,命名为parkin基因.2000年Shimura等[2]首先报道parkin蛋白是一种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protein ligase),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的重要成员,在细胞内蛋白质的质量控制过程发挥关键作用.这一项重要的研究发现不仅为阐明家族性PD的发病机制,也为明确散发性PD的神经变性机制带来新的希望.有些学者推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功能紊乱可能参与家族性PD和散发性PD的发病机制[3].现就近年来parkin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卉;陈生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于老年患者,寻找准确、快速而简便的肾功能检测方法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西司他汀C (Cystatin C)是近年新发现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它对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临床判断价值优于血清肌酐(Scr)和24 h肌酐清除率(24 h Ccr) .健康老年人GFR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同时,血清西司他汀 C浓度明显增高 .我们于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对老年肾脏病患者西司他汀 C水平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在老年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李贵森;王莉;王芳;廖常志;康志敏;何强;王志静;杨秀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氧化应激是急性脑缺血损伤的重要机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导致反应性氧自由基过多并导致相应区域神经元保护功能减弱.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2.5 h脑血流量减少25%~50%,并可持续数月之久,是研究慢性脑缺血及人类痴呆病理生理及评价药物疗效的有效模型[1].我们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观察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氧、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歧化(SOD)活性等与氧化应激有关的指数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在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作用机制,为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舒敏;章军建;张端莲;刘汉兴;周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人谵妄,也称老年人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我们旨在探讨老年谵妄的临床特征及进行相应分析,为其诊治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漆静;邹开利;官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3~2002年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冠脉至少1支狭窄≥50%)的患者852例.其中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老年患者60例(老年有侧支组),年龄60~83岁,男47例,女13例;非老年患者62例(非老年有侧支组),年龄38~59岁,男57例,女5例.同期冠脉造影证实有冠脉完全或次全闭塞病变而无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作为对照,其中老年患者76例(老年无侧支组),年龄60~78岁,男52例,女24例;非老年患者55例(非老年无侧支组),年龄33~59岁,男50例,女5例.
作者:霍海洋;宋丽新;宋莉;胡健;李杰;齐国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粒子携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局部定位转染对大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大鼠制成腹主动脉瘤模型后,分成微粒子-DNA组和空载粒子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进行腹主动脉局部定位转染,2周后观察腹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微粒子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应用原位杂交、Western蛋白质印迹等方法观察反义基因转染后对内源性MCP-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基因转染后2周,微粒子-DNA组腹主动脉直径为(1.79±0.12)mm,明显小于2个对照组(P < 0.01),PCR扩增见该组动脉组织提取的DNA中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动脉壁中MCP-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微粒子可有效地用作基因转染的载体;反义MCP-1基因的转染可通过抑制内源性MCP-1基因的表达和动脉壁巨噬细胞的浸润而达到抑制腹主动脉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李大勇;张强;车艳;杨菁;宋存先;吕延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摘译自J Hum Hyperten, 1999, 13:813-815有关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发生机制,我们提出以下3个主要假设:
作者:李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进行分析, 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方法分析32例老年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老年小脑出血患者以恶心呕吐、眩晕和头痛起病多见,分别为32例(100.0%)、26例(81.2%)和18例(56.2%),年龄≥70岁的患者、出血量≥25 ml、伴有脑疝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 结论老年小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确诊应行头颅CT或MRI,早期血肿清除术是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后与年龄大小、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因素有关.
作者:陈伟群;王新德;杨光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踏车运动试验(ET)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曾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且于造影前后2个月内完成SPECT和ET的老年人,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静息时SPECT的结果以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进行评分.计算ET心电图的大ST/HR斜率(max ST/HR). 结果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114例患者中有89例确诊为冠心病,25例排除冠心病.SPE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60.0%,ET则分别为60.7%和72.0%.以max ST/HR≥2.2 μV/bpm作为判别标准,可以将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80.9%和80.0%.以SPECT评分和ET的max ST/HR作为诊断指标,获得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两条曲线形态不同,但是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SPECT评分和ET的max ST/HR都是较好的冠心病检测指标.对SPECT和ET的结果进行细致评价可以提高老年人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彬;成蓓;刘承云;陈学林;江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75例均为2001年11月至2003年3月的男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无张力组39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岁,斜疝28例,直疝11例;传统组36例,年龄60~79岁,平均66.8岁,斜疝27例,直疝9例.并存症:无张力组高血压冠心病8例,糖尿病3例,前列腺增生7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3例;传统组分别为5例,4例,3例及0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及使用激素病史.
作者:李基业;杜俊东;黎沾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线粒体毒素3-硝基丙酸(3-NPA)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梗死体积、脑缺血半暗带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大鼠腹腔注射3-NPA 3 d后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TTC染色、TUNEL法、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测定法,观察3-NPA预处理对缺血2 h再灌注24 h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结果缺血2 h再灌注24 h, 3-NPA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减小22.3%,caspase-3活性降低13.9%,TUNEL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减少47.0%和4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3-NPA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降低caspase-3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朱红灿;孙圣刚;李红戈;童萼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老年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SPF)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异同. 方法统计分析57例IPF患者,与40例SPF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 结果 SPF的病程比IPF短,分别为8.5个月与24.0个月;二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0.0%和26.3%,均为P<0.05.IPF较SPF的症状和体征多见.SPF的常见病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较早出现SPF.影像学上,网格状改变IPF较SPF多,P<0.01;SPF较多出现胸膜受累,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变预后. 结论肺间质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SPF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应引起关注.干扰素的疗效有待证实.
作者:田欣伦;朱元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我们通过本试验探讨不同剂量的庚酸睾酮(TE) 对衰老雄性大鼠血管平滑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 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 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赛珠;吕红松;吴迎星;周可祥;孙飞;马瑞;郑华;刘长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筛选老年患者长期机械通气(PMV)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154例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 在机械通气(简称通气)前及撤机或通气21 d时的各项指标.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否卧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尿素氮、肌酐、上消化道出血、心率、血压,短期通气组撤机时或PMV组通气21 d时上述指标及心功能、意识状态为PMV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PMV相关的独立因素为年龄、通气21 d时P(A-a)O2及心功能;年龄≥82.0岁、通气21 d时P(A-a)O2≥95.0 mm Hg、心功能≥3级为PMV的危险因素.随后检验8例PMV患者,同时满足3项指标判定PMV的准确性为87.5%. 结论年龄、通气21 d时P(A-a)O2及心功能为影响PMV的独立因素.
作者:林彦;俞森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核转录因子(NF-κB)是细胞浆内的快反应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NF-κB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NF-κB的激活及导致的炎症基因的表达在A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
作者:高顺宗;卓晶明;董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献报道重症肌无力的年发病率为8/10万~20/10万,具有3~13岁和20~40岁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60岁以上发病以男性居多,约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5%出现胸腺萎缩,约10%~15%出现胸腺占位性病变[1];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变化存在着年龄差异[2].我们重点分析60岁以上老年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与胸腺MRI信号变化,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变化特点.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