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建;Patrick.L.McGeer
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处理较非老年人更为复杂,虽然年龄本身不是手术的禁忌症,但是由于老年外科患者的特殊性,其手术前后全面的检查、正确的判断、决策及适当的处理作为老年医学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作者:韦军民;乔江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LX)阻止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机制.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进行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RLX治疗,观察其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光镜、电镜及骨密度(BMD)等各种指标的影响. 方法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卵巢未切除组、卵巢切除组、雌激素治疗组、RLX治疗组,5个月后处死,检测股骨、腰椎及全身BMD、子宫重量、骨形态. 结果卵巢切除组经RLX治疗3个月后腰椎、股骨、全身BMD增加35%、40%、21%,分别为(0.256±0.022)g/cm2、(0.293±0.015)g/cm2和(0.368±0.025)g/cm2;RLX 组大鼠骨小梁表面的破骨细胞数比卵巢切除组减少;与卵巢切除组相比,雌激素治疗组的子宫重量增加了55%,而RLX 组则对子宫无明显刺激作用. 结论 RLX及雌激素都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RLX 能阻止去卵巢所造成的骨丢失.
作者:张小玉;陆重琳;刘社兰;王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谵妄的病因、危害、预防和治疗. 方法对138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发生谵妄56例(40.6%).与无谵妄患者(82例)相比,谵妄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分别为(8.2±2.6)和(23.3±6.8)d,P<0.01],严重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高[分别为3例(3.7%)和17例(30.4%),P<0.005],病死率高[分别为0例(0%)和3例(5.4%),P<0.05];采用心理、吸氧、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处理,显著减少了术后谵妄的发生,改善了术后谵妄的预后,与未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比较,术后谵妄患病例数减少[分别为42例(48.8%)和14例(26.9%), P<0.025], 谵妄患者的严重心肺并发症率降低[分别为16例(38.1%)和1例(7.1%),P<0.05],病死率降低[分别为3例(7.1%)和0例(0%),P<0.05]. 结论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谵妄是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严重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综合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余维平;景在平;赵珺;赵志青;包俊敏;冯翔;陆清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所起的作用,旨在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PD模型,并给予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通过测试大鼠旋转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纹状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 (1)L-NNA明显减少大鼠旋转行为;(2) L-NNA使黑质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59.9±9.0)个]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4.0±6.8)个],差异有显著性;(3)双侧纹状体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NO可能介导6-羟基多巴胺(6-OHD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神经毒性作用,nNOS阳性神经元可能对其具有抵抗作用,NOS抑制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永波;王乔树;郭春妮;马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涎腺肿瘤的患病特点、构成比及治疗特点. 方法对104例老年涎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1988~2002年老年人涎腺常见肿瘤发病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104例老年涎腺肿瘤约占同期收治的所有涎腺肿瘤的1/3,良性肿瘤占多数(89例,85.6%),60~7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79例,76.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1);腮腺为肿瘤好发部位(69.2%);Warthin瘤占全组腮腺肿瘤的47.2%,良性肿瘤的54.8%. 结论老年人腺肿瘤在发病特点上不同于中青年人,男性居多,Warthin瘤常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大多数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业军;朱岳;裘丽娟;李行懿;张毅颖;戴永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病情况,为临床诊治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的简化版中(IIEF-5)问卷调查性生活史,并回顾相关既往史、用药史和生活方式. 结果 272名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总患病率是89.7%,其中60~岁组是75.9%、70~岁组是78.6%、80~88岁组是100.0%;此次调查的老年男性中95.1%的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勃起功能障碍. 结论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和高血压有关.
作者:王建华;唐朝文;余湘文;邓雪峰;叶慧玲;刘嘉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形成、骨吸收脱偶联,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已得到证实,但骨形成、骨吸收脱偶联的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此,近年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9年Tobia较早将骨细胞凋亡概念引入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骨细胞异常凋亡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骨细胞凋亡也成为骨质疏松研究的热点[1].有资料显示骨量的保持不仅取决于破骨细胞吸收功能和成骨细胞成骨功能,还取决于凋亡对两种细胞寿命长短的改变[2].因此绝经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异常凋亡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寿命改变是骨形成、骨吸收脱偶联,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又一重要机制.近年来有关骨局部因子对骨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对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骨局部因子的改变来实现的,同时也初步阐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为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局部因子改变、骨细胞凋亡异常.现将绝经后骨细胞凋亡及骨局部因子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谢肇;李起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性,8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50年,加重伴咳嗽、咯痰,双下肢水肿5 d入院.此前曾多次因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住院治疗.患者前列腺良性增生10余年,平素排尿不畅.查体:呼吸25次/min,血压135/75 mm Hg,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湿啰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心律不齐,心尖区闻及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心房纤颤,心肌缺血.化验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正常.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损害,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3级;(2)冠心病,心肌缺血;(3)肺部感染;(4)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改善心功能、心肌供血、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同时服用卡托普利12.5 mg,每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每天2次,地尔硫卓30 mg,每天2次,已服用2 d).患者入院后第3天自主排尿困难,给予特拉唑嗪1 mg/d治疗,服药前测血压:125/70 mm Hg,服用20 min后开始出现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查体:神志清楚,血压90/60 mm Hg,心率100次/min,心电图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改变.给予多巴胺15 μg*kg-1*min-1静脉滴注.15 min后测血压70/40 mmHg,加大多巴胺剂量至20 μg*kg-1*min-1静脉滴注,血压仍进行性降低,30 min后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血压50/20 mmHg,心率50次/min,加用间羟胺10 mg静脉注射,血压进一步降低为0/0 mm Hg,继而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抢救,呼吸心跳未恢复,临床死亡.
作者:朱峻;宣兵;李刚;杨大春;周兴文;张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体受体2型(CR2)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研究组为19例AD患者的海马、颞叶脑组织,对照组为8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海马、颞叶脑组织.以单克隆和多克隆抗CR2抗体为一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CR2表达情况的研究. 结果 AD患者海马、颞叶脑组织中的特异性病变组织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有CR2表达. 结论 CR2在引起AD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张祥建;Patrick.L.McGeer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方法将老年T2DM患者338例分为60~69岁和70~79岁组,应用DPX-L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左侧股骨Ward'区骨密度,并与非老年(50~59岁)T2DM患者199例及本地区健康老年人(老年对照组)531例进行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比较. 结果 (1)女性老年T2DM组腰椎、Ward's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高于非老年T2DM组,但低于老年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 70~79岁组腰椎除外);(2)男性老年T2DM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与非老年T2DM组和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0~69岁组Ward's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T2DM组和同龄对照组,但70~79岁组低于同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3)老年T2DM组患病前的体质指数(BMI)高于老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 结论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高于或等于非老年T2DM患者,低于或等于健康老年人.
作者:李万根;麦坤仪;林伟;区品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Pvu II 、Xba I多态性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按骨密度(BMD)值将上海市517例绝经后汉族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244例)和对照组(273例),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ER-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 结果 ER-α基因PvuⅡ、XbaⅠ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全部受试者中,2~4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Troch)及Ward's 三角(Ward's)的BMD值与体重呈正相关(r为0.453、0.534、0.504、0.351,均为P <0.001),与年龄、绝经年限负相关(P <0.001);职业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呈正相关(P <0.01);月经初潮年龄、身高分别与L2~4及股骨颈BMD值负相关(P<0.05);ER-α基因PvuII多态性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相关(P<0.05),但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PvuII、XbaI多态性与BMD值的关联,且PvuII、XbaI多态性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ER-α基因PvuII多态性、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限和职业与绝经后妇女BMD值相关,但ER-α基因PvuII、XbaI多态性不是上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子.
作者:秦跃娟;章振林;黄琪仁;何进卫;周琦;胡云秋;李淼;刘玉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困难的原因,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寻找可行性途径和方法. 方法雌性SD大鼠40只作为供体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卵巢切除组切除双侧卵巢以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4个月后处死大鼠,取肢体长骨按Urist方法分别制备骨基质明胶.雌性SD大鼠17只,双侧股部切开,左、右侧肌袋内分别植入卵巢切除大鼠及对照大鼠骨基质明胶.大鼠饲养14 d处死,分别取出肌袋植入物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及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Ca含量测定. 结果卵巢切除组的和对照组的植入物组织ALP活性单位分别为(7.22±2.59)IU/g和(12.01±6.18)IU/g,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卵巢切除组的和对照组的植入物组织Ca含量分别为(5.10±0.84)μg/g和(5.73±0.79)μg/g,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雌激素缺失所致骨质疏松骨的骨诱导能力较正常骨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困难与骨骼中骨诱导生长因子的缺乏有关.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要改进骨折固定方法,外源补充或促进内源性骨诱导生长因子的表达,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敏;孙磊;陈晓亮;胡有谷;亓晓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已由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治疗(正性肌力药物)转为拮抗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神经系统[1].我们应用新型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博苏,北京四环制药厂)治疗老年人CHF,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武铁峰;王春田;刘小波;王义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具有多系统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对单核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进行比较.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培养,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单核细胞中的活化过程. 结果卡托普利(40 mg/L)和厄贝沙坦(5 mg/L)对单核细胞TNF-α的合成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分别抑制53%和45%),卡托普利的作用略强于厄贝沙坦,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均能抑制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单核细胞NF-κB的活化(P<0.05),表明这两种药物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的. 结论 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和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表明ARB类药物可以和ACEI类药物一样被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特别是对于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副作用的患者.
作者:李凝旭;李艳;李庚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存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20%~60%为非糖尿病者的2~3倍.美国NIH的资料显示,约73%的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 mm Hg或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作者曾统计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9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伴高血压的有482例,占28.5%.糖尿病患者并存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常因此而致残、致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糖尿病并存高血压的治疗与控制.
作者:肖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采用高能聚焦超声定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63例为已确诊的BPH患者,年龄62~90岁,平均75.5岁.其中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为麻醉及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44例.63例均有明显排尿梗阻症状,15例发生尿潴留,5例已行膀胱造瘘.
作者:陈力强;陈业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共施行白内障手术520例(609眼),其中老年白内障患者119例(127只眼),男性64例(64眼),女性55例(63眼),年龄75~94岁,平均(80.4±5.3)岁.2.方法:根据术中晶状体核的硬度,将患者分为超声乳化组:78只眼行超声乳化术;非超声乳化组:49只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两组患者视力范围:手动~0.1,差异无显著性.晶状体核硬度按Emery和Little分级标准[1]分级:Ⅱ级2眼,Ⅲ级70眼,Ⅳ级51眼,Ⅴ级4眼.两组患者均伴全身性疾病,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分别于术后第1天、1周、1和3个月随诊记录.
作者:崔龙江;陈玉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状况. 方法以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百岁老人所占比例在1/10万以上的15个(区)县和1/10万以下的3个(区)县,采用典型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方法选点,测量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血压总体水平为:收缩压(130.8±24.6) mm Hg,舒张压(81.7±14.6) mm Hg.收缩压随年龄增长呈缓慢坡度上升,范围为126.2~137.6 mm Hg;男性稍高于女性;舒张压不受年龄影响.民族间的血压差异主要是纬度和海拔的影响所致.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压水平逐渐上升.
作者:郭子宏;刘锦桃;胡世云;赵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β -455G/A基因多态性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高血压及其缺血性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10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01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及10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β-Fg -455G/A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Fg水平. 结果血浆Fg水平在脑卒中组(3.45 g/L)显著高于高血压组(3.12 g/L)和对照组(2.95 g/L,P<0.01).各组内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者(对照组:3.25对2.87 g/L;高血压组:3.44对2.97 g/L;脑卒中组:3.76对3.18 g/L,P<0.05或0.01),且更易受吸烟等环境因素影响.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分布在高血压组、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卒中组(0.267)显著高于对照组(0.167,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此突变位点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正常纯合子高血压者的1.526倍. 结论β-Fg -455G/A基因多态性中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作者:孙慧;路方红;田奇;吴凡;赵颖馨;张大鹏;商青;张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性,96岁,干部.因肺部感染于2003年10月8日入院.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无酒嗜好.查体:体温38.0℃,呼吸20次/min,血压:140/80 mm Hg,神志清.左下肺呼吸音较右下肺低,右下肺闻及细湿性音.心界不大.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109/L,中性0.87,淋巴0.13;血沉、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X线胸片示双下肺炎变;痰培养为粪链球菌生长.针对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4.0克(桂林大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3158)加5% 葡萄糖生理盐水2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 h滴完,患者出现情感激动,言语多,恼怒不安,将室内右墙角下放的铝锅视为小鸡,叫人赶出去,地板上及墙壁上的污迹视为小虫子在爬,要将它们消灭等神经精神症状.神经精神内科会诊:神志清、问答切题,五官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脑CT、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排除老年性神经精神病,未予特殊处理,6 h后精神症及幻视症状消失而安静休息.次日上午第2次用药时,又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考虑以上精神样幻视障碍是由头孢曲松钠所致.停药后换氧哌嗪青霉素治疗3 d无不良反应,连用9 d,治愈出院,出院随访未见再发精神症状.
作者:刘德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