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支架放置术解除老年人结石性胆总管梗阻的疗效评价

龚加庆;孙希杰;陈保华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支架, 胆总管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放置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2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0~89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行治疗方式分胆总管支架放置组(支架组,28例)和胆总管探查手术组(手术组,24例).2组患者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特征.术后随访14~85个月. 结果支架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组有1例于术后第3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手术死亡率为4.2%.支架组和手术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4%和33.3%(P<0.01);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3%和12.5%(P<0.01),支架组有2例死于晚期并发症,病死率为7.1%,其中1例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为肝脓肿. 结论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内支架放置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远期疗效较差.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仍应为治疗手段的首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生长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细胞因子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方法对照组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1例,根据UAE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UAE<20 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 μg/min≤UAE<200 μg/min)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E≥200 μg/min).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松质骨及皮质骨的骨密度,测定IGF-Ⅱ、TGF-β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血清水平. 结果 3组糖尿病患者松质骨骨密度分别为(351.5±65.3)g/cm2、(372.0±66.4)g/cm2、(371.8±76.7)g/cm2,较对照组(476.7±92.8)g/cm2降低(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皮质骨骨密度(621.3±59.0)g/cm2低于对照组(725.1±35.9)g/cm2(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IGF-Ⅱ、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EGF及TN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GF-Ⅱ与松质骨T值呈负相关,与TGF-β正相关.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易并发骨质疏松,可能与IGF-Ⅱ、TGF-β因子下降有一定相关.

    作者:苏琳;苗懿德;李卫;苟淑芹;高伯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一例

    患者男性,76岁.以突然胸痛、双下肢瘫痪1 d于2001年7月3日入院.

    作者:王胜学;邢晓娜;姜瑞华;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近20年我国在主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论文回顾分析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对近期在国内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的3种主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论文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权瀛;马建生;王英保;马艳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内镜下支架放置术解除老年人结石性胆总管梗阻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放置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2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70~89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行治疗方式分胆总管支架放置组(支架组,28例)和胆总管探查手术组(手术组,24例).2组患者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特征.术后随访14~85个月. 结果支架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组有1例于术后第3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手术死亡率为4.2%.支架组和手术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4%和33.3%(P<0.01);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3%和12.5%(P<0.01),支架组有2例死于晚期并发症,病死率为7.1%,其中1例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为肝脓肿. 结论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内支架放置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远期疗效较差.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早期行胆总管探查术仍应为治疗手段的首选.

    作者:龚加庆;孙希杰;陈保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颞动脉炎并发风湿性多肌痛一例

    患者女性,61岁,广东省开平市人,移居美国10年,从事冷库工作.因无诱因发热并肩及臀部肌痛4个月余,听力下降、突眼2个月,加重并左眼视力下降、口角左偏1周于1998年6月17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1998年2月下旬,无诱因出现高热、头痛、伴双侧肩及臀部肌痛,发热时可见四肢及颞部皮肤充血.当地医院予抗生素(药名不详)静脉滴注,泼尼松10 mg每天2次口服,效果不佳.4月中旬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及双眼球外突,6月10日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口角左偏,肩及臀部肌痛加重、活动受限并渐出现咀嚼困难而入院.体检:体温39℃,意识清楚,体位自由,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双眼外突,结膜水肿,左侧为甚,瞳孔双侧不等大,左侧2.5 mm,对光反应减弱,右侧3.0 mm,对光反应正常,眼球活动受限,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1.2.乳突无压痛,双耳听力均下降,左侧明显.双侧上颌窦无压痛.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鼓腮右侧漏气.颈软.心脏、肺部、腹部及脊柱检查均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Ⅲ级,生理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4×109/L,中性0.87;血沉127 mm/1 h;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C-反应蛋白5 mg/L,类风湿因子1∶125(+);血培养3次均(-),腰穿检查颅内压为120 mm H2O,脑脊液检查:蛋白定性(-),葡萄糖3.5 mmol/L,氯化物120 mmol/L,细胞数0.核磁共振(MRI)示双眼外肌异常信号,考虑眼外肌炎;头MRI血管成像见颈内动脉各分支正常,但管径变细,颈及椎动脉血管造影示动脉管壁不光滑,扭曲,散在狭窄;眼底检查见左眼视乳头苍白,眼底静脉迂曲;超声多普勒检查见左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电测听为双侧重度神经性耳聋.颞动脉及颞肌活检见颞动脉小分支管壁透明变性,炎细胞浸润,管腔内红细胞血栓形成致管腔闭塞,未见到巨核细胞;颞肌萎缩并灶性纤维化.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并颞动脉炎,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应用胞二磷胆碱3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维生素B11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当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2周后听力恢复,但左眼视力无好转.半月后改用泼尼松每天早40 mg、晚20 mg口服维持治疗.1个月后,患者左侧面瘫好转,左眼视力恢复到0.8.继续治疗4个月,当泼尼松减至每天30 mg时症状复发,遂恢复到原治疗剂量,并加用氨甲喋呤300 mg静脉滴注,每周3次,症状迅速改善.2周后泼尼松渐减至每天20 mg,病情保持稳定,四肢肌力恢复至Ⅳ级,血沉维持在10~20 mm/1 h,随访半年,症状未再复发.

    作者:杜传福;李娟;贾顺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电图的影响

    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有关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脑电图(EEG)的改变,国内报道较少.我们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BAEP和EEG的改变,旨在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作者:王丽芳;罗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 582名老年人胆结石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1999年10~12月在对本市市级单位60岁以上离休人群进行健康检查时,我们对其胆结石发病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薛宁;张曼丽;郭燕明;张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我们收集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经治的60岁以上糖尿病与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黄小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分子的变化

    我们从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和B淋巴细胞(B细胞)的主要CD分子进行了观察,以期了解该病不同病期的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的变化.

    作者:高越;何建如;陈小青;缪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螺旋藻多糖对臭氧致小鼠肝、脑组织损伤的保护性研究

    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PSP)是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许多研究证明它有抗氧化、抗疲劳、抗射线及促进DNA合成的作用.为了探讨PSP在臭氧吸入后对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的影响,我们于1999年11月到2000年11月进行了该实验.

    作者:张洪泉;邓杨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天津市区老干部心身健康状况的多维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我们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对天津市区872名老干部的健康状况进行多维评价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建立;王卉;孙雯;张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长寿老人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

    新疆和该区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我们将明尼苏达编码应用于和田地区维、汉民族老年人的心电图分析,以观察不同年龄、地区和民族心电图异常编码的分布及其特点.

    作者:程祖亨;汪师贞;张燕一;热西旦;殷乐;布艾加尔;泉洋一;小泽友纪雄;河村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 方法对我院经结肠镜检出的158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20例进行1~6年(平均4.5年)的结肠镜随访,并与青中年组的437例患者相对照. 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30.0%及23.4%,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10.2%及6.9%(P<0.01),随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但升结肠的癌变率(37.5%)明显高于左半结肠(14.3%,P<0.05),且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的癌变率也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部位(P<0.01);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占77.6%,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病理类型(P<0.01).37例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56.9%)显著高于管状腺瘤(3.4%,P<0.01).息肉体积大(>2 cm)、基底宽、数量多,癌变率高.腺瘤性息肉经内镜下摘除者其癌变率明显低于未摘除者(P<0.01). 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病理类型是其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检出大肠息肉者应尽可能首选肠镜下摘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的机会.

    作者:陈安海;赵逵;文学铨;石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8例老年人肺栓塞临床分析及误诊原因探讨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并探讨误诊原因. 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肺核素显像等方法,对28例老年人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老年肺栓塞与非老年肺栓塞患者在病因学、临床表现及误诊方面的差异. 结果老年人易发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及创伤、卧床>3 d和高血压等,老年组肺栓塞的误诊率高于非老年组,误诊率高达60.7%,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医师的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结论肺栓塞在老年人中常见且容易造成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充分重视.

    作者:于海建;李龙芸;高金明;孙武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西立伐他汀致老年人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患者女性,80岁.因冠心病、高脂血症于2001年3月在我院就诊,单独应用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0.15 mg/d,6周后出现全身肌痛、肌无力.查体发现右侧竖脊肌压痛,其余部位肌肉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CK)2 103 IU/L、 CK-MB 47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50 IU/L、乳酸脱氢酶(LDH)542 IU/L . 心电图示全部导联T波低平,无心肌梗死征象.疑为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用西立伐他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5 d后肌痛缓解,复查CK 79 IU/L 、CK-MB 9 IU/L、AST 34 IU/L、LDH 344 IU/L.7 d后好转出院.

    作者:罗荧荃;杨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赛克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溃疡病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合用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病(PU)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应用洛赛克、阿莫西林、硫糖铝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PU,并与雷尼替丁对照,观察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朱旭星;杨德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人类睡眠由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组成.REM睡眠具有2种类型特征性表现:(1)持续性(tonic)睡眠,见于全部REM期睡眠中,表现为肌张力消失,低波幅脑电图,较高的唤醒阈,体温易变性,海马θ节律;(2)位相性(phasic)睡眠,间断出现在REM期睡眠,表现为快速眼球运动,肢体肌肉抽动,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心脏和呼吸),桥脑膝状体-枕部棘波.梦主要出现在REM期睡眠.正常情况下,REM睡眠、NREM睡眠和清醒3种状态以固定的模式循环;在某些睡眠障碍中,其中一种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可能混入另外一种状态中,产生一种分离现象.例如发作性睡病,如果REM睡眠的肌张力消失成分混入清醒状态时,发生猝倒;如果REM睡眠的肌张力消失成分持续存在,并延续到清醒状态中,则发生睡眠麻痹;如果梦出现于清醒状态,会发生睡前或睡眠幻觉.此外某些状态也可以不完整的形式出现,如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REM睡眠中肌张力消失不出现,而其他REM睡眠成分均存在[1].根据国际睡眠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ICSD),RBD的特征是REM睡眠中反复出现肌张力不消失的现象,并出现与梦的内容有关的复杂运动行为.

    作者:李旭东;刘兴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 方法采用老年雄性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90 min再灌注1~7 d脑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及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2 mg*kg-1*d-1,持续7 d)对VEGF蛋白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结果实验大鼠再灌注1 h,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及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软脑膜开始表达VEGF,1 d达峰值(P<0.01),前者于1 d后快速下降,后者维持高水平至7 d.缺血半暗带脑血管内皮细胞在1~7 d也有较丰富VEGF表达(P<0.01).地塞米松处理组缺血区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1).地塞米松在缺血再灌注1~7 d明显减少缺血脑组织含水量(P<0.05). 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VEGF表达,地塞米松可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

    作者:陈红辉;孙圣刚;梅元武;刘昌勤;刘安求;童萼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神经细胞的细胞周期紊乱与Alzheimer病患者大脑神经病理改变的关系

    Alzheimer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是在特定脑区内出现大量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老年斑(SP),同时伴有神经元的丢失和神经毡细丝(NT)的异常改变.促进AD发病的因素很多,如β-淀粉样蛋白(Aβ)增多、Ca2+超载、氧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基因突变等,但由于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缺乏防治AD的有效药物.近几年研究发现,在AD患者病变脑区的神经元内细胞周期素(cyclin)及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Cdk)的表达异常增高[1,2],并与AD的痴呆程度密切相关.这提示AD的发病可能与神经元细胞周期紊乱有关[3].

    作者:安文林;李林;贾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李斯忒菌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患者男性,65岁,因头痛、高热伴失语、呕吐、大小便失禁于2000年4月13日入院.查体:体温39.5℃,呼吸24次/min,脉搏60次/min,血压14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浅昏迷,呼之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25 cm,光反应存在,颈软,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左侧Bell征(+),右下肢外旋位,Kernig征(-),Brudzinski征(-).予急诊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2 h后呼吸不规则,呼吸屏气,2次/min,呼吸停顿时间14 s/次,血气分析无CO2潴留,考虑中枢性脑病致呼吸中枢损伤.次日下午出现深昏迷,颈部抵抗,脑膜刺激征出现,Kernig征(+),Brudzinski征(+).入院后第2天起出现血尿、便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全套示:血小板70×109/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1.2 g/L;1周后开始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血压90/60 mm Hg.入院当天下午行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并行腰穿取脑脊液(CSF)培养,结果示:有核细胞4.28×106/L(单核细胞0.15,多核细胞0.80),Rivalta试验(+),蛋白定量3.16 g/L,糖0.88 mmol/L,Cl-114.4 mmol/L,涂片未找到霉菌、细菌.治疗上予以西力欣、稳可信抗菌,甘露醇降颅压,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纳络酮和醒脑静醒脑.用药第2天体温有所下降,但第3天又开始持续高温,体温在39.6~40.0℃之间.痰培养示革兰阳性杆菌,药敏示青霉素类有效.入院后第5天始抗生素改为特治星和青霉素G,并再次腰穿,CSF示:有核细胞5.72×106/L(单核细胞0.18,多核细胞0.82),Rivalta试验(++),蛋白定量3 g/L,糖0.60 mmol/L,Cl-113.2 mmol/L,细菌培养找到产单核李斯忒菌.白血常规示:细胞1.36×109/L,中性0.87.因此改用特治星、安美汀和复方新诺明联合抗菌,并加用大扶康预防霉菌,用药达1个月之久.1个月后复查腰穿,CSF正常范围,细菌培养阴性.治疗中同时对症处理相应并发症(尿血、便血,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进入康复.

    作者:徐志红;林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