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移植供肺保存的现状与进展

孙相华;洪志鹏

关键词:移植, 肺, 保存, 进展
摘要: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办法,但目前也是大脏器移植中为复杂、难度大的手术之一,仍然有许多相关问题尚待解决.供肺的保存便是其中之一,而且供肺保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失败.现就供肺的保存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国际循证指南的理解与思考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病变局限于肺部,组织病理学或/和高分辨计算机层面X线成像术(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显示为普通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UIP)特征[1].IPF临床上并不罕见,据估计其发病率约为(2-29)/10万,并且有逐渐增加趋势.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68例,根据有无间质性肺疾病(ILD)分为SSc-ILD组(44例)和单纯SSc组(24例),分析SSc-ILD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胸部CT、肺功能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单纯SSc组比较.结果 SSc-ILD组中弥漫性皮肤损害型SSc(dcSSc)21例、局限性皮肤损害型SSc(1cSSc)23例,有呼吸系统表现者34例,其中活动后胸闷/气短30例、干咳18例.抗Scl-70抗体在SSc-ILD和dcSSc中的阳性率分别高于单纯SSc和lcSSc.SSc-ILD常见的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影(25例),其次为网格状影(19例).28例SSc-ILD行肺功能检测,其中弥散功能减退24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3例.8例单纯SSc出现弥散功能减退,其中6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有肺动脉高压(PAH).SSc患者PAH发生率为58.93%(33/56),ILD同时合并PAH者23例.结论 SSc-ILD以活动后胸闷/气短、磨玻璃影和弥散功能减退常见.单纯SSc若出现弥散功能减退,需警惕PAH可能.dcSSc及抗Scl-70抗体阳性是SSc发生ILD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娜娜;孙耕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DIL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1例DILD患者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行TBLB,并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DILD中22例明确诊断,确诊率达31.0%,确诊的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7例(31.8%),普通型间质性肺炎5例(22.7%),肺泡细胞癌4例(18.2%),转移性肺癌2例(9.1%),肺真菌病1例(4.5%)结节病1例(4.5%),肺泡微石症1例(4.5%),隐原性机化性肺炎1例(4.5%);临床诊断病例共31例,诊断率达43.7%,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15例(48.4%),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疾病1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6.5%),癌性淋巴管炎2例(6.5%),炎性假瘤1例(3.2%);未能明确诊断18例(25.4%).结论 TBLB对DILD的诊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除外结节病、肿瘤和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结核)有重要价值.肺间质性疾病的病理诊断特别是病理分型需要较大的组织,必要时可行胸腔镜(VATS)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以提高对DILD的诊断水平.

    作者:方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发热、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结节病1例并文献复习

    结节病是一种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90%以上有不同程度肺部侵犯,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肝、脾、肾、神经系统、心脏、关节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由于结节病在我国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以发热、关节痛为首发表现的结节病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林益华;史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化疗联合经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给予含铂方案全身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支气管镜对21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1~3次氩等离子体凝固联合2~8次化疗,并从支气管狭窄再通疗效、气促好转、体力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经氩等离子体凝同及化疗后症状改善、病情好转,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明显提高.结论 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安全有效.

    作者:方浩徽;张鹏;潘晶晶;吕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纤支镜下一次置人2根双腔微导管在治疗肺大咯血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一次性置入2根新型双腔微导管在治疗肺大咯血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0例患者均先行X线胸片、胸部HRCT检查,初步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按纤支镜操作常规准备.术前30 min无水吞服30 mg可待因,尽可能在大咯血间歇期进行.操作过程中边插入纤支镜边止血,直至找到目标支气管,随即沿工作通道放入引导导丝,在纤支镜直视下沿导丝放入第1根双腔微导管.判定球囊所能寻求支撑的着力点后,依据管径大小向球囊导管工作通道分别注入不等量冰生理盐水固定球囊.随后观察另一段或亚段支气管是否仍在持续出血,再继续按上述方法置入第2根球囊导管.纤支镜下观察3~5 min,确定封堵目标支气管已停止出血后退出纤支镜.每隔1-2 h向球囊的工作通道注入凝血酶500 U,并回抽以观察微球囊封堵支气管内出血情况,以确定球囊导管放置时间.每6~8 h回抽固定球囊液体量的一半,避免完全放松固定球囊而导致导管在气管内随呼吸发生移位.如在此期间或之后再次出现大咯血,则立即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手术治疗.以术后患者咯血量等症状的减轻,并结合从工作通道回抽吸液体颜色深浅的改变情况,分为出血完全停止、明显减少、有所减少、失败无效等4个层次进行疗效的判断.并通过该项技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大咯血对作比观察.结果 10例患者纤支镜下一次置入2根新型微导管操作顺利,操作时间约20-30 min.大咯血即刻控制率达80%.术后出血即刻完全停止4例、明显减少3例、有所减少1例、失败无效2例.出血有所减少的1例术后4 h经BAE治疗出血完全停止.失败无效的2例中,1例后经外科手术切除右肺中叶,出血完全停止.另外1例随即行BAE,但术后24 h再次出现大咯血窒息死亡.结论 一次性置入2根新型微导管治疗肺大咯血为有条件的患者和可能需要进一步行BAE,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创造了诊断和气道准备条件的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晔;崔会芳;舒逸;黄文侨;陈旭君;林勇;黄溢华;陈辉民;吕黎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纤维化为首发症状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例

    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类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为特征的血管性炎性疾病,广泛累及多系统的小血管,但以肺间质性病变为首发者却常易出现误诊,现将我们所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邵池;徐作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昏迷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农民,因咳嗽、咳痰伴喘憋已40余年,再发5 d入院.患者慢支病史40余年,逐渐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5 d前受凉后咳喘症状加重,咳少量白色粘痰,不易咳出,喘憋明显,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行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肺气肿样表现,无明显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效果差,症状较前加重,逐渐出现昏迷,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被收入院.

    作者:刘东国;张立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注结缔组织病相关问质性肺疾病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s disease,CTD)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当侵犯呼吸系统时,可出现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胸膜炎和肺动脉高压等,见表l.CTD与ILD同时存在时,常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s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

    作者:孙耕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洛铂对肺癌HTB-56、HTB-56/DDP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洛铂(LBP)对肺癌HTB-56、HTB-56/DDP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及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影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人肺癌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为研究对象,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LBP作用于腺癌细胞株不同时间的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比较药物剂量与其生长抑制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LBP能够抑制肺癌细胞株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生长,并呈浓度与时间的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也随之增大.结论 LBP能够显著的抑制HTB0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细胞增殖,并不与DDP交叉耐药.随着小剂量LBP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呈现浓度与时间的依赖.

    作者:高文斌;邓蓉;韩佩妍;黄剑辉;李花妮;马建增;郑真真;方今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气体信号分子H2S体系同NO、CO体系之间的关系

    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2S)是一种无色、可燃、可溶于水的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H2S一直只被认为是有毒性的气体和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但近年来发现H2S也可由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动物产生,并在心血管系统中有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作用[1-3].H2S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人们认识的第三个内源性气体信使(endothelia gasotransmitter).作为气体信号分子系统的新成员,H2S与NO、CO气体信号分子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似的性质以及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作者:李祥;关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端粒与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s)中常见的类型,人群中患病率为13~20/10万,男性较女性多见,其流行病学与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在IPF患病群体中,2%~20%的患者有家族史,其遗传方式是外显率多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遗传基础尚不清楚[2-3].

    作者:张钰旋;李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136例行胸部CT扫描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①符合RA-ILD的患者60例(44.1%);RA-lLD组年龄平均为(63.17±10.20)岁,RA病程>20年、有吸烟史、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构成比[(11/18.3%),(14/23.3%),(11/18.3%)]均高于单纯RA组[(58.25±10.22)岁和(5/6.6%),(7/9.2%),(2/2.6%)](P<0.05).受累和畸形关节数[(12.22±3.44),(2.77±2.40)个]显著多于单纯RA组[(10.04±3.1),(1.09±1.81)个](P<0.01),双手腕关节x线平片分期[(2.87±0.78)期]和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503.75±341.93)RU/ml]均高于单纯RA组[(2.53±0.65),(373.74+405.02)RU/ml](P<0.05);两组性别比、RA病情活动性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无明显差异.②RA-ILD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34/56.7%)和进行性胸闷(25/41.7%),其中20例(33.3%)无呼吸系统表现.③网格状影(35/60,58.3%)是RA-ILD常见的胸部CT表现,其次为磨玻璃影(27/60,45.0%)、纤维索条影(24/60,40.0%);胸部X线平片诊断RA-ILD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24.7%(18/73)和21.8%(12/55).结论 ①RA常累及肺引起ILD;RA发生ILD与年龄、RA病程>20年、吸烟史、药物过敏史、RA病情严重度及抗CCP抗体有关;②无呼吸系统表现的RA-ILD患者比例较高,网格状影、磨玻璃影和纤维索条影是常见的胸部CT表现.

    作者:张玲;孙耕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蠊缨滴虫性肺脓肿1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蠊缨滴虫性肺脓肿国内外文献较少报道,我院通过支气管镜及病原学检查确诊1例蠊缨滴虫性支气管肺脓肿,现将患者治疗及随访经过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于2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咳嗽程度不剧,痰呈白色粘稠样,无畏冷、发热、寒战等.

    作者:薛青;李树奇;焦维克;邓新宇;吴建辉;成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硫酸庆大霉素雾化吸入佐治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庆大霉素雾化吸入辅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摹础上加用硫酸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发热消失时间,及支气管炎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庆大霉素液雾化吸入佐治急性支气管炎具有使患者症状改善快,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陈先华;宫海燕;许思权;肖琨;曹萍;胡安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NF-α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SSeCKS表达的影响及甲强龙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表达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对TNF-α所致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损伤和SSeCKS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SSeCKS是否具有调控PMVEC单层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根据TNF-α刺激时间与浓度的差异,将培养的大鼠PMVEC随机分为TNF-α时间刺激组与浓度刺激组,前组以5000 U/ml的TNF-α分别与PMVEC作用0.5、1.5、3、6、12 h;后组分别以200、1000、5000 U/ml的TNF-α与PMVEC作用3 h.药物干预:分别以5000 U/ml的TNF-α和0.2 mg/ml的甲强龙+5000 U/ml的TNF-α与PMVEC作用1.5 h.以正常PMVEC SSeCKS的表达作为对照,运用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SSeCKS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用针头式滤器检测TNF-α(5000 U/ml)组及甲强龙(0.2 mg/ml)+TNF-α(5000 U/ml)组作用1.5 h后大鼠PMVEC单层通透系数(Kf),以正常PMVEC单层通透性作对照.结果 正常情况下大鼠PMVEC呈低表达SSeCKSc,5000 U/ml的TNF-α作用PMVEC后,SSeCKS mRNA及蛋白的表达自0.5 h开始增高,3 h达到高峰,随后渐行性下降但维持较高表达水平至12 h,以上各时间点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1000、5000 U/ml的TNF-α作用PMVEC后,SSeCKS mRNA及蛋白的表达依次递增,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甲强龙+TNF-α组SSeCKS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TNF-α组.而甲强龙+TNF-α组PMVEC单层通透系数(Kf)也明显低于TNF-α组.结论 TNF-α以时间及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大鼠PMVEC中SSeCKS的mRNA及蛋白表达.甲强龙在抑制TNF-α所致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增加的同时,降低SSeCKS蛋白高表达水平.提示SSeCKS参与TNF-α诱导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损伤,可能具有调控PMVEC单层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费黎明;孙耕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即时溶栓成功1例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发病急,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1-2].笔者在心导管室遇到一例突发的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经即时溶栓治疗,临床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柏;李东旺;唐杰英;李成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银丹心脑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银丹心脑通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的中成药.临床证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1-2],但其对慢性肺源性心脑疾病患者有无治疗效果尚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银丹心脑通对1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移植供肺保存的现状与进展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办法,但目前也是大脏器移植中为复杂、难度大的手术之一,仍然有许多相关问题尚待解决.供肺的保存便是其中之一,而且供肺保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失败.现就供肺的保存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相华;洪志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树突细胞亚群的相互关系

    树突细胞是1973年由美国Steinman首先发现,是目前所知的抗原提呈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utigen pnesenfing cell,APC),对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对肿瘤、移植排斥、感染等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有重要理论意义,还可以通过人为干预DCs的功能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对上述疾病防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黄映兰;宋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