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下TCRA术后预防再次粘连方法观察

余锦芬;赵琴

关键词:
摘要:重度宫腔粘连(IUA)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而导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等[1],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目前,首选宫腔镜下行TCRA治疗IUA[3].但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高[4],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重度IUA行TCRA后临床资料,探讨术后3种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局部注射与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注射与肌肉注射甲氨喋林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4例.介入组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注射组单次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介入组清宫出血量、血HCG和月经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及追加甲氨蝶呤次数均小于注射组(P<0.05);治疗7d后,介入组治愈率(97.1%)高于注射组(64.7%),追加用药后介入组治愈率(100%)仍高于注射组(79.4%)(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APP-A、VEGF、INH-A、病灶部位血供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3d、7d时介入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注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1.8%)低于注射组(35.3%)(t=15.387,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介入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方杰;黄蕾;邱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早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综合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GDM患者共120例(孕24~28周),其中常规干预组50例和早期干预组70例.早期干预组于孕早期建卡时即进行干预,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和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分娩孕周和母婴妊娠结局.结果:早期干预组分娩孕周(39.5±0.8周)大于常规干预组(38.2±1.3周),妊娠并发症发生率(4.3%)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5.7%)均低于常规干预组(16.0%、18.0%)(P<0.05).结论:GDM患者早期强化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刘莹莹;赵一梅;陆晓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那曲唑阴道环中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阿那曲唑阴道环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在强酸、强碱、高温、氧化剂、强光照等条件下,对注塑成型法制备的阿那曲唑阴道环进行破坏试验.利用HPLC法考察阴道环的稳定性、精密度、检测限等.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2∶58,v/v);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阿那曲唑阴道环主成分与相关杂质及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空白辅料对测定无干扰;检测限为3 ng/m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 1.6%,溶液稳定性RSD为1.8%.结论:本文所建立的阿那曲唑阴道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为阿那曲唑阴道环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邱顺晨;杨森;刘振齐;谷翊群;宁美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两孩”政策的放开及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CSP发病呈上升趋势.本文对CSP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为寻找减少CSP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安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终止早期妊娠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对输卵管和子宫内膜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中负压吸宫术与药物流产术对术后输卵管畅通性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孕≤10周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行药物流产98例(药物流产组),负压吸宫手术134例(手术流产组).测定两组妇女流产后输卵管畅通性及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宫腔/宫颈管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流产组流产后2周及首次月经后1周B超子宫内膜厚度值均高于手术流产组,流产后输卵管阻塞发生率(40.6%)高于手术流产组(14.6%),宫腔或宫颈粘连发生率(1.0%)低于手术流产组(9.7%)(均P<0.05).结论:相比负压吸宫手术,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更易引起输卵管阻塞,但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较小,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风险相对较低.

    作者:陈茜;徐青;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初诊宫颈癌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和筛查现况分析

    目的: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认知及筛查现状及可能影响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初次确诊为宫颈癌患者40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宫颈癌知识问卷对其认知水平和筛查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低者占21.0%,一般占57.0%,程度高占22.0%.从未进行过宫颈癌筛查占70.8%,1~3年进行过筛查的占26.0%,筛查已>3年占3.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1~45岁)、婚姻(已婚)、学历(高中/大专)、居住地(农村)是影响妇女认知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和筛查情况整体较低,特别居住在农村,学历为高中或大专,31~45岁的已婚妇女,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筛查力度,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蔡晓婷;符浮;林飞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针刺治疗AsAb阳性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免疫性不孕症又称变态反应不孕症,或者过敏反应不孕症.与免疫不孕有关的自身抗体分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和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精子作为一种隐藏性抗原,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后可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精子抗体(AsAb).研究资料表明,在不孕患者中As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生育人群,且AsAb导致的不孕占不孕患者的10%~30%,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1].中西医联合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本文通过中西药联合针刺对AsAb所致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本病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提供论证.

    作者:杨雅琴;黄晓桃;何丹娟;向曦;梁少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肿瘤[1],无包膜存在,与四周肌层无明显分界,无内外层血管网形成[2].临床诊断常采用超声或症状、内诊等手段[3].但因较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对该病的诊断造成影响[4].且两种肿瘤较为相似,诊断常被干扰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超声新技术,可以测量组织的硬度,在乳腺、甲状腺、肝脏等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5],但用于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邓薇;程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浙江省湖州地区育龄期妇女乳腺增生状况调查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常见良性乳腺疾病[1],我国育龄期妇女乳腺增生检出率为15%~22.4%,专科门诊检出率为50%~70%[2].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乳腺增生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对育龄期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有报道显示[3],乳腺增生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乳腺增生发病又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本文对浙江湖州地区育龄期妇女乳腺增生状况展开调查,探讨多种因素与乳腺增生发病的相关性,为乳腺增生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肖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下TCRA术后预防再次粘连方法观察

    重度宫腔粘连(IUA)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而导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等[1],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目前,首选宫腔镜下行TCRA治疗IUA[3].但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高[4],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重度IUA行TCRA后临床资料,探讨术后3种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锦芬;赵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广东省惠州地区363例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惠州地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夫妇胎儿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确诊携带同型地贫基因夫妇363对,通过胎儿绒毛、羊水、脐血获取胎儿标本提取DNA,应用Gap-PCR和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α、β地贫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后1年随访妊娠结局.结果:236对携带α-地贫基因夫妇产前基因诊断为正常47例(19.9%)、杂合子60例(47.2%)、中重型α-地贫基因53例(35.7%).56对β-地贫基因携带夫妇产前基因诊断为正常10例(17.9%)、杂合子32例(57.1%)、中重型地贫受累胎儿14例(25.0%).71对一方为α、β地贫基因双重杂合子,另一方为携带α、β地贫基因或α、β双重杂合子的夫妇产前基因诊断为正常36例(50.7%)、α或β地贫杂合子15例(21.1%)、巴氏水肿胎4例(0.06%)、α、β地贫双重杂合子13例(18.3%)、β-地贫复合杂合子3例(0.04%).57例中重型α-地贫胎儿均在孕期引产,14例中重型β-地贫胎儿在孕期引产13例,1例重型β-地贫儿出生.结论:地贫产前筛查及诊断可有效避免重症地贫患儿出生;但应同时加强对重型地贫胎儿夫妇的随访宣教工作,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重症地贫儿出生,将地贫防控落到实处.

    作者:贺海林;钟泽艳;陈剑虹;官志扬;杨坤祥;钟国兴;徐志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肥胖不育男性精浆微量元素与精液质量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肥胖不育男性精浆中微量元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24例研究对象分为BMI正常组(39例)、超重组(45例)和肥胖组(40例).采用CASA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参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精浆中锌(Zn)、铜(Cu)、硒(Se)、镉(Cd)、铅(Pb)、铁(Fe)、锰(Mn)水平,分析上述元素水平与BMI、精液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前向运动精子率(PR)明显下降,精浆中Cd、Pb、Zn水平均明显升高,Se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精浆中Cd、Pb、Fe和Zn水平与BMI呈正相关,Se水平与BMI呈负相关,Zn水平与PR呈负相关,Fe水平与精液量呈负相关,与精子总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肥胖不育男性精浆中微量元素水平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精液质量.

    作者:马姣英;马婧;韩瑞钰;陈拽生;王树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后的再妊娠结局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后的再妊娠结局.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随访并对其再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43.8±12.6)月,随访时间内有7例失访.有再生育需求的25例中20例自然妊娠24次,妊娠中包括6例复发性CSP,8例足月分娩女性围产期均未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结论:经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后的CSP育龄女性拥有再次妊娠的机会,再妊娠结局包括宫内妊娠、稽留流产和CSP复发.妊娠至晚期的女性围产期结局总体良好.

    作者:魏丽坤;赵明飞;穆荣梅;薛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卵巢超声指标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卵巢超声指标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 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就医的PCOS合并MS患者126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基础体温双相的不孕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超声检查、基础生殖激素指标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卵泡数目(FN)、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均大于对照组,卵巢间质动脉RI小于对照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对照组,睾酮(T)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测量TG、TC、LDL-C、FPG、FINS、HO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FN与T、BMI呈正相关,SA、TA与T呈正相关,子宫动脉RI与BMI呈正相关,卵巢间质动脉RI与FINS、HOMA-IR、BMI呈负相关.对照组未发现超声指标与内分泌指标相关性.结论:PCOS合并MS患者超声指标和内分泌代谢指标均具有一定特征性和相关性,可作为诊断和预测POCS合并MS预后的指标.

    作者:安献忠;严继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新疆石河子市流动人口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报告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育龄妇女生殖道炎症的一大类传染病[1].流动人口中的育龄期女性文化程度低、生活条件较差,生殖道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欠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更高.2016年本中心对流动育龄妇女进行了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免费检查及问卷调查,旨在探索改善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干预对策.

    作者:孙慧琳;李文婷;张文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通量测序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行手术终止妊娠的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绒毛组织标本-80℃保存,解冻检测DNA总量和浓度.构建并获得全基因组重测序文库行Illumina HiSeq平台测序.将高通量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数据,分析稽留流产患者染色体特点.结果:共检测成功54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检测成功率88.5%,染色体异常检出率77.8%(42/5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1例(73.8%,31/42),主要为非整倍体数目异常,1例同时有15和18三体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26.2%,11/42).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57.4%(31/54),其中以X染色体单体(22.6%)及16号染色体三体为常见(22.6%).染色体双三体1例(1/54).结论: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占较大比例,异常多为非整倍体,其中近50%是X染色体单体及16号染色体三体.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还可以检测100kb染色体片段的微缺失和微重复,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

    作者:熊英;谭世桥;吕康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县级医师专题培训班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医师培训效果,为完善和改进国家级培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医师培训班为例,从反映、学习、行为和结果4个层面评价培训效果.结果:358名学员中90%的学员反映培训班师资力量雄厚、课程安排合理、授课质量良好、对提高知识技能很有帮助;以课后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4期学员平均得分89.2分;以云南省为例评价行为和结果层面,学员普遍认为培训专家高质量的授课有助于基层人员及时发现和弥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工作中的差距;个人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促进整体服务质量的逐年提升.结论:持续、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培训,是不断满足服务提供者需求和提升服务提供者的全面临床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作者:袁彦玲;叶汉风;赵子高;闫秋霜;李娟;李宝鑫;龙雁;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行为转变理论指导对PAC门诊管理的有效性影响

    人工流产术是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虽然技术已成熟,但流产术特别是重复流产仍有较高的并发症或后遗症,给妇女身心造成危害[1-2].减少意外妊娠是减少人工流产、重复流产及保护女性生殖健康的必要措施.流产后关爱[3](PAC)可降低重复流产率,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PAC服务流程及内容等尚未统一.鉴于此,本单位尝试应用行为转变理论[4]指导下PAC门诊管理,优化PAC门诊服务,促进意外妊娠女性建立有效的避孕行为.

    作者:段文艳;王嵩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兰州地区几种不同MTHFR基因及其多态性与早产及叶酸代谢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几种不同MTHFR基因及其多态性与早产及叶酸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98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以及正常组,采用PCR分析3种不同基因多态性与叶酸代谢的关系.结果:MTHFR (A1298C)基因,早产组AC型、AA型以及C、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MTHFR (G1793A)基因,早产组GG型、AA型以及G、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MTHFR (C2572A)基因,AA+CA型及C、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均P<0.05).产妇外周血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AC、CC基因型组较AA基因型组平均水平低(P<0.05).MTHFR (G1793A)基因中,GA型、AA型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GG型(P<0.05);AA型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GA型(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GA、GG型(P<0.05).MTHFR (C2572A)基因AA+CA型者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CC型(P<0.05),而Hcy高于CC型(P<0.05).MTHFR (A1298C)基因AC+ CC型(OR=1.544,95%CI 1.105~3.694,P=0.041);MTHFR (G1793A)基因GA+ AA型(OR=1.938,95%CI 1.326~5.113,P=0.028),MTHFR (G1793A)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OR=1.769,95%CI 1.128~4.031,P=0.039);MTHFR (C2572A)基因AA+ CA型(OR=1.650,95%CI 1.017~4.150,P=0.042)为早产的影响因素.结论:MTHFR (A1298C)、MTHFR (G1793A)及MTHFR (C2572A)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早产发生率、低叶酸水平有关.

    作者:吕玲;肖晨光;陈雪;王连;闫有圣;郝胜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前辨证论治对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再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孕前中药辨证论治对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再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0例有早期自然流产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备孕前3个月服用中药,同时服用维生素E、叶酸;对照组备孕前3个月仅服用维生素E和叶酸.确定妊娠后,两组患者均用中药、黄体酮胶丸、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安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时的症状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97例,治疗有效率(88.7%)显著高于对照组(73.8%),孕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孕早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孕前辨证论治可显著改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许金晶;吴育宁;张庆;赵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