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静朝;崔炜;都军
目的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SPECT心肌显像对比,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Dob)、硝酸异山梨酯单用及合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试验检测冠心病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存活心肌的效果.
作者:杨伟宪;杨跃进;史蓉芳;胡奉环;尤士杰;田月琴;王燕武;叶苓;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冠状动脉造影中出现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现慢血流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1989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但冠状动脉血流仅为TIMIⅡ级或以下的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19例(30.8%),女性37例(69.2%),年龄38~57岁,平均(42.6±8.7)岁;汉族35例(62.1%),维吾尔族12例(22.4%),哈萨克族3例(5.3%),回族4例(7.1%),其他民族2例(3.3%).
作者:马依彤;黄莺;杨毅宁;再帕尔;王疆;吴波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直径>50%)导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死亡率高,因此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ACS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的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与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的结果,提出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12导联体表ECG的特征,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颜红兵;柯元南;王勇;曾玉杰;叶小钧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涂层冠状动脉支架(TAXUS)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初步总结TAXUS支架置入术的即刻疗效和早期随访结果.方法2003年4月15日~8月15日共有67例本科住院冠心病患者接受了TAXUS支架(美国Boston公司生产)置入术,其中男性55例,年龄39~79(61.3±10.8)岁;AMI后7~28天11例,不稳定心绞痛50例,稳定性心绞痛6例;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35例、心功能不全22例.
作者:韩雅玲;李毅;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 刊期: 2003年第z1期
Background Hyperhomocysteinemia (prevalent in rural northern China)is an emerging risk factor for arteri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AD, which can be improved with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Such homocysteine-lowerying dosage of folio acid ( < 1 mg/d ) can reduce restenosis after PTCA, but not the cardiovascular events.Folic acid has additional vascular protection in antixidation, NO synthase protection, angiogenesis-promotion and cytokines reduction.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研究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术前、后血浆心钠素的变化.方法2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14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年龄3~56(27.4)岁,体重12~88(54.7)kg.建立血管轨道后,在超声及x线导引下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在封堵前、后5min,24h,3个月分别行血浆内钠素的测定.并选用15例正常人作为对比.
作者:马依彤;马翔;杨毅宁;汤宝鹏;再帕尔;王疆;吴波;黄莺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心脏重建技术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隔电隔离大静脉肌袖后肺静脉狭窄的作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个月后行MSCT检查.使用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GE)公司的16层CT机.先做胸部正、侧定位像.肺静脉CT的Z轴扫描范围自主肺动脉水平至心脏隔面.经肘部静脉以3.5ml/s的注射速度注射Ultravist(370)50~60ml,CT扫描的延迟时间设定为13~17s.
作者:杨延宗;王照谦;王鸣道;杨志强;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林治湖 刊期: 2003年第z1期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的积极推广普及,有关冠状动脉瘤的报道逐年增多,其重要的临床意义逐渐被认识,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潘德锋;夏勇;徐晤;陈建辉;陈清枝;李东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内皮细胞移植重建剥脱血管段内皮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离培养自体颈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数量达到3 ×106后,行双侧髂股动脉球囊损伤,一侧于损伤后立即经OTW球囊导管将自体静脉内皮细胞注入内皮剥脱的血管段(细胞移植组),另一侧仅注入培养基(对照组).
作者:武晓静;黄岚;晋军;赵刚;蒋世忠;张波;宋明宝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进一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溶栓开始时间的途径,以此争取提高的血管再通率.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从来医院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合为一体.溶栓大夫随救护车出发(如患者自己来诊,略此步),见到患者后立即做18导联心电图,患者的入选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陈玉林;刘文香;冯卫华;闫海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经皮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方法15例经股动脉径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医源性股动脉PS患者接受了UGTI治疗.男性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5±12)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14例.单腔的单纯型PS9例,2腔或3腔的复杂型PS 6例.
作者:晋军;黄岚;覃军;宋耀明;李爱民;耿召华;周小波;于学军;林春梅;高云华;卓忠雄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2月至2003年3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4例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1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韩雅玲;王耿;王守力;荆全民;马颖艳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与倍他乐克(Betaloc)进行对照,观察万爽力(TMZ)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自由基代谢、心肌纤维化、血浆ANP和病理形态学方面(包括光镜和电镜)的影响,分析其产生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术后6周后左室测压验证心衰形成,将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衰的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三组:心衰对照组(S组);心衰服用倍他乐克组(B组,每天mmg/kg);心衰服用万爽力组(T组每天10mg/kg).每组8只大鼠,用药共6周.实验结束时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血浆心钠素(ANP)、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血浆和心肌组织匀浆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以及病理形态学的检测等.结果用药6周后,与C组比较,S组、T组和B组LVSP下降,LVEDP升高,±dp/dt降低;T组、B组与S组比较,LVSP上升LVEDP下降,±dp/dt上升,T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组、B组和T组的血浆SOD值与C组相比,明显降低;S组的血浆丙二醛(MDA)值与C组相比增高,T组血浆MDA值与其它三组比较降低.和C组相比,S组、B组和T组心肌组织的SOD均降低;服药组的心肌SOD值较S组增高;S组的心肌MDA值较C组高,而B组、T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组、B组和T组的血浆ANP值均显著高于C组,B组和T组明显低于S组.各手术组的血清HA值均比C组高,B组和T组HA值与S组相比降低.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T组和B组的心肌损害程度,较S组明显减轻.结论TMZ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左室压力指标,改善自由基代谢,降低血浆ANP、HA值,改善心肌的病理和超微结构.
作者:庄海舟;沈潞华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在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天3次,12周后随访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用药后胸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由用药前(2.1±2.9)次/d减少为用药后的(1.2±1.7)次/d(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用药前为30例,用药后减至15例(P<0.01),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明显延长,由治疗前(7.7±0.4)min延长为(9.0±0.5)min(P<0.01).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能增加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后产生的一氧化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通过真核表达载体转入V79成纤维细胞中,用Griess法测定转染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将含有一氧化氮的细胞转染上清液加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观察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
作者:郑峰;黄岚;赵刚;武晓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on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 (ACS).Methods IVUS was performed in 41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 and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 (PLCA in 21 lesions,stent in 10 lesions).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肾动脉支架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有两个目的: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防止肾功能衰竭.本研究报告过去54个月采用介入治疗26例肾动脉狭窄的长期结果.
作者:颜红兵;刘鹏;王勇;曾玉杰;柯元南 刊期: 2003年第z1期
PTCA是恢复心肌血供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但术后30%~50%的再狭窄(RS)制约着PTCA的发展.再次介入治疗不但增加手术危险,还可激活病变内静止细胞触发再狭窄恶化.低频高能量超声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具有高选择性,有效地消融斑块而对血管壁无损伤.本文旨在探讨血管内超声对缺血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宋耀明;何作云;黄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低频高能量超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ayfiled公司ACOLYSIS SYSTEMTM超声溶栓仪(40kHz,18W/cm2),通过导管技术对25例AMI者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并测量残余狭窄程度,观察消融中有无冠脉痉挛、撕裂等改变,检测手术前后CK-MB、心电图ST段及临床症状的改变.
作者:宋耀明;何作云;黄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标准Judkdns法连续对418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检查,投照角度为左前斜22度,其中男271例,女147例,年龄35~80岁.肾动脉及冠状动脉狭窄定义为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50%时称为血管病变.
作者:黄党生;沈东;张许文;张春生;夏云峰;易周;张丽伟;白静;姚风;罗北捷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