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梁莉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IMT厚度,可推广.
作者:李晓杰;李新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思路与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入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前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后者则基于西医治疗之上联合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接受中药处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组间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的49例患者相比,试验组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纯粹地采取西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相比,联合运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在临床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王林;王晓斌;何斌;靳球杰;强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连用和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用卡马西平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提升癫痫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洪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类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法,该手术是一类开胸手术,手术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焦虑情绪.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情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手术结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术前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非常重要,可以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多媒体健康宣教的工作,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本文结合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2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6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多媒体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评分进行对照.
作者:张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调气理血清热化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电子胃镜及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胃镜表现、病理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气理血清热化湿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想的治法,能改善其病理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莉;敦泽;张伊萌;郭立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患者48例(患眼81只)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部患眼光凝治疗,对全部患者治疗出院后的视力改善效果进行随访统计.结果 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越高,光凝治疗的效果越不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但对于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病原因主要是主动脉内膜组织在血液的流动冲击下出现裂层、破损,那么血液流进夹层无法流出到正确管道,随着时间的积累,中膜分离越来越大,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主动脉夹层危险性极高,夹层持续扩大就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在救治方面,目前的医疗水平还处于探究阶段,困难较大,患者的死亡率也相对很高.那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定会得到突破,经本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仅有一例,基于此,笔者研究了大量文献及实例报道,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科学护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作者:郭晓晶;张莉;亓小翠;刘苗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已知高龄,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史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与卒中风险有关.此外,还有其他临床原因和指标可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因此,本文就将筛查和早期识别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以及评估卒中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对于预防中风事件的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霞;陈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张宇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戒烟门诊服务效果和可能影响戒烟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戒烟门诊进行戒烟的病患共100例进行试验研究,并建立戒烟档案,对其年龄,性别,学历,戒烟动机,戒烟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以《戒烟门诊操作指南》为基础对烟草依赖患者的依赖程度进行评估,并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后期随访等服务.结果 政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稳定工作的病患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服务业和商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病患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戒烟门诊定期对烟依赖病患进行戒烟教育及戒烟成功后对其定期进行随访服务,可有效的提高烟依赖病患戒烟成功率,提高其戒烟信心.
作者:陶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价值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实验组加行左氧氟沙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均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缓解耐多药肺结核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小儿感冒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诊的98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给予小儿感冒灵单药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小儿感冒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明琼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对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其中常规组30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0例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预后改善.
作者:郝丽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剖宫产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医院采用子宫捆绑术防治剖宫产大出血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预防性应用患者16例作为预防组,按照产后出血评分、年龄选择同期拒绝预防性子宫捆绑术处理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24 h产后出血量(841.4±256.5)mL,失血性休克发生率8.7%,子宫切除术2例,未见死亡例.105例对象产后42 h复查2例出现子宫内膜损伤,4例对象随访发现再次妊娠.预防组手术室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24 h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血制品暴露率、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剖宫产大出血防治的效果肯定,预防性应用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效果观察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就诊的7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水平,并作两组间比较.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肝功能不同指标的检测来了解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协助判断肝硬化发展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王光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非肾病)和实验组(肾病),每组纳入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均为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升高均为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需要将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升高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大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铁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段将其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47例和(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联合中医护理)观察组48例,对其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后出现食欲减退及泛酸等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统计学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7例/97.91%、48例/100.00%vs 42例/89.36%、43例/9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食欲减退及泛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21.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中药联合相应的中医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的提高效果,同时减少其泛酸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是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比较,按照随机盲目的方法将其均分并设组,各65例.低剂量组采用0.6 mg/kg治疗,标准剂量组采用0.9 mg/kg治疗,对2组静脉溶栓并评估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不同剂量给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疗效基本相似,但给药剂量少可适当减轻患者的医疗花销,故方案推广性更强.
作者:马卫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对无痛胃镜检患者焦虑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我院2018年6~2018年8月首次行无痛胃镜检查3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士口头宣教;2018年9月~2018年11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除口头宣教外,检查当日观看我院自行设计制作的无痛胃镜检查宣教视频.比较两组检查前焦虑评分和配合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评焦虑量表评分为(41.44±4.85)分低于对照组自评焦虑量表评分(45.32±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比对照组更配合操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宣教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检查前焦虑,提高患者操作配合程度.
作者:王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压力过大、患者行为不当等等,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为了降低心肌梗死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知识宣传、饮食护理、健康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从而降低心绞痛对心脏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永辉;王洁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