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疗效分析

周承娜;周燕

关键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注射液, 治疗, 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定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以来收治的175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实验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88),对照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71.27%)明显低于观察组(93.18%),且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肩关节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两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在情感职能、躯体痛疼和生理职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因此非常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漫漫;李慧;沈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已知高龄,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史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与卒中风险有关.此外,还有其他临床原因和指标可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因此,本文就将筛查和早期识别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以及评估卒中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对于预防中风事件的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霞;陈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实施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指标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选取2018年6月~12月来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经3个月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7.1±0.7)低于对照组(8.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关血糖指标也有改善.经延续性护理3个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各条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干预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提高患者的行为依从性.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陈莉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血管病症患者采用黄芪炙甘草汤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病症患者采用黄芪炙甘草汤治疗的效果分析探究.方法 采用分组比较法进行研究,利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普罗帕酮药物及养心胶囊,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炙甘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达97.62%,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炙甘草汤对心血管病症患者的治疗十分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宋振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研究

    文章以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高校卫生所保健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了当下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强化高校卫生保健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李慧弘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肾内科患者临床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肾内科患者的临床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的肾内科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比较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防范对策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护理制度落实和护理沟通的评分均比防范对策实施前的评分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实施前低24.00%,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临床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内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罗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李秀军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

    缺铁性贫血(IDA),顾名思义是既有缺铁症又合并贫血的一类疾病.所谓的缺铁症(ID)[1]意味着体内贮存的铁已耗尽,但红细胞的产生不受限制.而当体内存储的铁都消耗尽,也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此类贫血的典型特点呈小细胞低色素性.ID和IDA广泛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健康问题,累及约20亿人[2],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贫血类型.

    作者:张雨凝;李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原世居人群高血压新诊疗进展

    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由于高海拔地区低温、低氧、低气压等特点,因此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患高血压的风险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高原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于全国水平,主要和氧化应激有关,本文主要综述是世居高原地区的藏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诊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涛;郭文昀;陈敏;陈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室性早搏的RR-Lorenz散点图特征及应用

    目的 研究室性早搏的散点图特征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12月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心电图室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 室性早搏C图位于散点图左侧(X<600 ms)区域,几乎垂直于X轴,位置的变化与早搏自身联律间期、代偿间期及早搏时心率等有关.结论 通过散点图可直观快捷的对室早的联律间期、代偿间期长短进行判断,并可做出定量,以及对心率较快及心率较慢时的室早频次进行定量,为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高振玲;高云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非肾病)和实验组(肾病),每组纳入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均为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升高均为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需要将SBP、TC、Cr、HDL-C及LDL-C水平升高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大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铁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解毒化浊,搜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毒证)早中期验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早中期治疗蛋白尿至关重要.

    作者:高红月;何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 探究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共计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各30例的两组,参照组临床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将护理效果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参照组较研究组要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蕾佳;胡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开展本研究并收治此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参加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常规给予的强心、降压、利尿、抗心衰治疗.同时静滴硝酸甘油.观察组加用乌拉地尔.结果 治疗后两组SBP、DBP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降低,LVEF升高,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明确,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冯春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在普内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普内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普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普内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对照组开展常规服务,将普内科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普内科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普内科病房开展药学服务具有显著效果,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贾光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络穴位按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踝肱比(A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93.33%,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BI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供血,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蔷;张春玲;邸铁涛;陈露;龙丽;李桃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定喘贴择时取穴治疗喘病(痰浊壅肺证)的分析

    喘病在医学上被称为喘症(证),临床上表现为呼吸时喘促,严重者更是不能平躺,喉间伴有哮鸣声,因此也被称为哮喘症.该病的产生主要是由肺部有宿疾,再有外邪袭入,或者饮食不规范、情绪不稳定,或者劳累过甚致使体倦等原因素引起,以至于痰浊壅肺而发病.择申时(下午15~17时)流注膀胱经时,取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使其疗效发挥大值.

    作者:李永红;杨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心理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结果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中,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老年高血压,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

    作者:徐冰馨;夏静;徐懿;于宏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乙组的NIHSS评分评分低,Barthel量表评分高,对比后差异明显.乙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甲组中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偏瘫实施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不存在明显的异常反应,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江海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肾内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肾内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本研究人员选择为2017年整年收治的90利肾内科老年患者,对上述患者均进行菌株培养以及药物敏感测定.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90例患者共培养出139株病原菌,G-菌89株,G+菌41株,真菌为9株,革兰阴性菌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针对于肾内科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患者,定期监测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能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合理选择抗生素,以确保患者大的治疗效果,保证其健康.

    作者:罗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