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杨伟;赵红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综述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疾病,其西医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中医认为,该病主要责之年老体衰,肾气亏虚,同时兼夹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它们互为因果,发而为病.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多的临床报道、研究.本文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出现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医师的诊治后,其血象有所恢复建议减量羟基脲,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结论 在对反复血栓为首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远兰;付星;陈娅;欧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抑郁症大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的体视学研究

    目的 探析抑郁症大鼠海马各亚区内少突胶质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周龄在4~6周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20只,实验组采用CUS结合孤养的模式,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利用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各亚区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少突胶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而CA3区和DG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视学研究发现抑郁症大鼠海马CA3区和DG的少突胶质细胞总数量降低但CA1区无明显改变,为抑郁症的病理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韩丽君;王志恒;尚婷惠子;陈萍;董海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分析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6年~2018年住院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两组患者在临床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舒适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效果.

    作者:丁斌;刘华英;徐爱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且在术后经过病理检测确诊其患有急腹症的患者100例,对B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包含了49例异位妊娠的患者,有2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有19例黄体囊肿破裂的患者,有1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经阴道B超的检查结果.利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急腹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B超诊断的准确率,也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急腹症进行诊断,其应用效果明显,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南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TK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

    胸苷激酶1(TK1)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激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其在健康人或非增殖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对于恶性增殖细胞而言,由于DNA复制循环加速,大量肿瘤细胞在S/G2期死亡,高浓度的TK1释放到外周血,所以TK1在恶性肿瘤细胞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基于该分子学和功能特性,大量的研究证实,TK1是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复发风险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作者:付明燕;于文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采用综合治疗,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好转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压、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血压和血糖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王庆华;亓丙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86例进行研究,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无创呼吸机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征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白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85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衰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42)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3)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HR、LVEF、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Z=-2.222,P=0.026).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LVEF水平升高,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合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栋;于妍;李妍怡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疾病,其西医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中医认为,该病主要责之年老体衰,肾气亏虚,同时兼夹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它们互为因果,发而为病.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多的临床报道、研究.本文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杨伟;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热消融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南通市肿瘤医院患者40例,其中,热消融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未接受热消融治疗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所有患者术后血液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淋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更多,凝血时间则无明显延长.结论 热消融治疗在复发性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对患者的影响更小.

    作者:侯炜晓;张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因冠心病于我院实施冠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手术的方法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均3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2.47±1.22)、ICU留观时间(24.75±6.77)、呼吸机辅助时间(7.34±2.34)、住院时间(12.33±2.41)均低于体外循环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优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效果,它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和ICU留观、呼吸机辅助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顺奎;张万程;程兆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如今我国医学临床中常见和基础的检测方式为微生物检测模式,并且通过很多临床试验资料的总结可以看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诸多,需要相关检验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进一步阐述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举措,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刘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系统生物学助推中医学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一直以来,有人坚持中医独立发展,有人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西医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本文从中医系理论体系与系统生物学特点出发,探讨中医学借力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发展策略,为将来中医学结合系统生物学发展提供一些可鉴思路.

    作者:杜志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临床优势显著.

    作者:常心聪;张国辉;刘勇;周洁;刘娜;张燕;王素青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外科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的探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互换沟通,根据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给予心理护理.方法 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与病人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配合治疗,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找护士帮助,顺利使患者适应住院环境,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对消除住院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巨美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在调查过程中,选用了我院近几年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运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向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而采用经过优化后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后得出结论,即急诊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抢救时间.

    作者:马蕾;余梅;刘萍;闫敏;王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下降水平及肾功能恢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指标(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肾炎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热西旦·扎克尔;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略谈临床热型的辩证治疗

    临床中,热型为中医常见性发热症状表现,其共分为:壮热型、潮热型、微热型、郁热型、蒸热型、低热型、灼热型以及久热型等类型,文章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热型的临床反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旨在有效提高热证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盐酸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盐酸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5例分为研究组(85例)与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缺血治疗、抗凝治疗等,对照组基础治疗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研究组静脉注射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PR间期、QPS波时限、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PR间期、QRS波时限均缩短,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减少,研究组心电图各参数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4/85)、13.8%(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参数,且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与利多卡因相比,有着显著性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白晓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研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两种治疗方法,对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疗效92.5%、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确切.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