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
目的 研究乐脉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方法 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乐脉丸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组,连续给药治疗16周后,收集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乐脉组和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乐脉丸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患者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郝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5日~2018年5月25日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各50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与对照组相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效果较佳,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致残率、满意率及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并促疾病康复.
作者:彭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针对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抗痨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生理盐水行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生理盐水联合尿激酶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100.00%,较对照组的85.19%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封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124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124例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中包括医师处方书写差错14例,药物规格差错16例,药物剂型差错19例,药物数量差错17例,药物有效期差错6例,药物用法用量差错17例,药物种类差错11例,药物发错患者6例,药物配伍差错8例,其他10例.结论 加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规范门诊药房工作流程,降低调剂差错发生风险.
作者:熊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5%,相较于对照组的80.95%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相较于对照组的38.1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治疗老年冠心病,但氯吡格雷的效果与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殷文涛;管柳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采用美托洛尔的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症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改善的血压控制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鑫;王妍敏;付跃超;邓立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究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氨基末端脑钠肽(NT-BNP)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的护肤,疗效明显,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红秀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84例.年龄22~84岁,平均(65.24±5.24)岁,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感染症状有所改善,其中显效人数75人,有效人数为115人,无效人数为10人,总有效率=95%.结论 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存在,造成了患者伤口感染,针对不同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应用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为患者临床治疗的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何应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DH、CK、CK-MB及α-HBD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黄芪颗粒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受损的心肌功能,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出现,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氟比洛芬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与生理盐水组(B组),各30例.以麻醉前5 min(T0)、给药后6 min(T1)、手术结束时(T2)以及给药后6 h(T3)为时间点,记录两组试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时,MAP、H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时间点A组MAP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MAP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1、T2和T3时间点A组HR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引起血压的一过性升高,不利于术中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张丽丽;辛险峰;谢桂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预防手术室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为0.0%,并发症发生率为5.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增加手术室感染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邓芬;陈招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处于康复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在同一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予以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对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所存在的关系予以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Pearson后发现,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评分和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成正比.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成正比,即认知功能越差其心理痛苦越严重.
作者:吴昊;马莉;杨康;唐岩;付荣;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番禺区象贤中学高二(1)班学生患手机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产生的亚健康状态,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探讨中医干预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高二(1)班全部学生60名,采用问卷调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了解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情况、手机综合征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所带来负面影响,并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进行中医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客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学生手机依赖评分均值中医干预治疗前为(92.40±31.23)分,干预治疗后为(67.47±17.28)分,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治疗前有35名学生检出手机综合征,检出率为58.3%;经中医干预治疗后,有5名学生检出手机综合征,检出率为8.3%,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干预治疗前共有33名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55%;经中医干预治疗后,有5名学生检出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8.3%,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中医干预治疗后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学生手机综合征症状较前缓解,手机综合征情况较干预前改善.学生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较干预前明显缓解,亚健康状态显著改善.结论 高二(1)班学生患手机综合征及亚健康较多,通过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进行干预.根据干预前后的效果对比,干预后学生对手机综合征的危害加强了认识,手机依赖的程度较前减轻,手机综合征及亚健康的症状改善及减轻,说明中医干预治疗效果明显.建议进一步探索并建立更为有效、更切实可行的中医干预手机综合征的研究体系,并藉此向全区甚至全市学校范围内推广,使之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日强;林燕芬;冯伟玲;何丽芬;梁美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经常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名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5名对照组成员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法,45名观察组成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一步明确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阳阳;杨环环;荆孝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阑尾炎手术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阑尾炎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护理中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其他几项指标可知,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阑尾炎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为提升患者预后奠定了基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孙宝青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300例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参考组150例,研究组150例.参考组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的是常规的接种护理模式,研究组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下,两组接种者预防接种及时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接种及时率为96.67%,参考组接种及时率为83.33%;研究组接种者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3%%,参考组接种者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9.33%,均未接到投诉;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接种者及时接种的几率,接种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均未接到投诉.
作者:任焕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15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 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Ⅰ组厚度不超过1.0 mm,共32例,Ⅱ组厚度大于1.0 mm,不超过1.5 mm,共61例,Ⅲ组厚度超过1.5 mm,共57例,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Ⅲ组的SPV数值高于Ⅰ组、Ⅱ组数值,RI数值高于Ⅱ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显著,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病况,有利于对症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孙俭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96例)与观察组(糖尿病伴高血压,216例).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均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血糖、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树立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