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萍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替硝唑等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失眠、胃肠道反应、腹壁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与对照组的12.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静脉注射,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炜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后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并发症情况,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于放射科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于放射科检查期间在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于放射科检查过程中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仅为1.00%,对照组此数据则高达10.00%(P<0.05).结论 利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放射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祁珂;张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恢复,脊柱的的稳定性、断钉疗效观察.方法 作者从2009年3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骨科及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对183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脱位、胸腰椎爆裂骨折、压缩骨折进行随机分组;通过钉棒系统伤椎置钉内固定(A组93例)和伤椎不予置钉固定(B组90例)治疗对比,采用钉棒系统矫形复位,观察伤椎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脊柱的稳定性,脊柱的生理曲度、断钉现象等.结果 两组术后7天及36个月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术后CObb角,以及脊柱的稳定性,脊柱的生理曲度、断钉现象;治疗组(A组)较对照组(B组)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置钉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应力分散防止断钉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欧进奎;杨明;赵筑川;汤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综合性急救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6月收取的68例热性惊厥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急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儿退热和惊厥消失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和惊厥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也较高.对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急救措施可显著缩短患儿退热和惊厥消失时间,且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马金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优化入院流程护理细节对画着入院办理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5月办理住院手续的患者76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优化入院流程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办理时间、服务态度、疲惫情况和布局合理性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入院流程能够提升患者办理手续的满意度,简化办理流程,节约时间,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31例患者病情好转,对照组有28例患者病情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改善个体临床症状.
作者:吴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引起急性头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高血压引起急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及遵医嘱给予降压药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3d后对两组患者采用Prince-Henry评估法进行评估,离院前对两组患者头痛的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高血压急性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急性头痛的程度,对药物降压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作者:刘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7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7.7±6.2)d,有3例(6%)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院时间(25.6±7.4)d,有9例(18%)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值得推广.
作者:张居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内科急诊室于2016~2017年抢救的124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中,经急诊抢救病情好转的患者有25例,病情稳定的有79例,病情恶化的有16例,死亡的有4例.分析死亡患者的死因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高.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急性器官衰竭、昏迷程度、入院时间等.结论 中毒、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因素,在入院前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帮助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入院时间,可明显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病后康复率.
作者:王富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中风后采用中药及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西药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数据统计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房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与分析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加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于2017年1月~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运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类组和选用安慰组,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治疗效果、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前者改善症状明显,且安全、稳定、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率、意识变化上,两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明显、耐受性、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附子剂量破格救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破格救心汤治疗;为了探讨不同剂量临床效果,在实验组中设立不同附子剂量的破格救心汤,分为A组和B组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上述分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心脏功能)及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破格救心汤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太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余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体质类型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体质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合并慢性疾病、病程与高血压分级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痰湿体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体质类型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 中医认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且痰湿质体质高占比明显高于高血压无糖尿病患者.
作者:温红岩;孙哲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作为中药,乳香、没药有着极为重要的功效,能够消肿生肌、活血止痛.临床中一般联合使用乳香、没药治疗患者,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使用乳香、没药之后患者常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与药物自身的毒性是有关系的,因此本文就乳香没药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其毒性进行分析研究,使乳香、没药的治疗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马青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咳嗽、发热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3%(17/60)(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迅速缓解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位甲亢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KPS和SAS评分比护理前好,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白细胞恢复正常、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 在2015.3~2017.3选择医院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使用西药单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肾脏病变指标,进而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24 h蛋白尿,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疗效将更为显著.
作者:亚力坤·努尔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的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对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4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是否应用阿帕替尼药物治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Al 9—9、CA72—4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死亡率等指标相对较好,死亡率测评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耐受情况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涛;黄迪泽;徐丹;陈建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