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民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以在我科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利用抑郁(SDS)、焦虑(SAS)自评量表,分析患者护理前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况.结果 护理前患者SDS、SAS评分相差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放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治疗后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更快的恢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微血管损伤、心室重构及代谢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6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成治疗后心肌微血管密度、呼吸控制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芪苈强心胶囊可以有效的控制心室重构,改善血管受损情况,恢复患者身体代谢功能.
作者:郝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接受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分别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其急救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有效提升抢救质量,提升患者在抢救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常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在老年性肺气肿患者中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肺气肿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中期流速(MMEF)、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MEF、PEF及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气促、头痛、胃肠道反应、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很快消失.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性肺气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血压得以显著控制,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平;刘冬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 在2015.3~2017.3选择医院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使用西药单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肾脏病变指标,进而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24 h蛋白尿,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疗效将更为显著.
作者:亚力坤·努尔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首要致死性疾病.化疗作为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它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细胞.白细胞的减少不仅会影响化疗的进程,更会导致严重的感染而死亡.虽然目前升白细胞的药物层出不穷有西药也有中药,但只要是药就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发现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特色技术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群;常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取在本院接受护理100例心肌梗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日常基础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松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胸腺上皮肿瘤在成人纵膈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20%,四十到五十岁之间的群体属于此肿瘤的高发人群.当前,在临床上,往往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此肿瘤.由于胸腺上皮肿瘤的病症比较特殊,再加上病理同预后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临床上加强研究此肿瘤.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胸腺上皮肿瘤手术的治疗进展.
作者:邓鹏;张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为了民众健康,对疾控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提高检测能力,同时还需拓宽检验业务范围.而实验室是疾控中心基础设备,也是理化检验人员主要工作环境,由于其用途特殊性,对理化检验工作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威胁性.本次研究分别从物理性、化学性以及生物性三方面做分析其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关防护措施,望能为日后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徐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主要为了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为其使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心脏功能指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相较于单纯使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瓦合甫·艾山;买尔旦江·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我院的1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护理干预的对象,将其依据实际实施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普通组(80例)和人性组(80例),为普通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干预,而为人性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普通组的健康行为评分(76.53±2.31)分、自我管理水平评分(70.37±2.12)分、生活质量评分(67.49±2.51)分,而人性组的评分分别为(92.52±1.39)分、(93.54±3.62)分、(95.72±2.46)分,由t值统计学检验可知,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干预,差异水平极其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值得给予大力支持并推广于临床实施应用.
作者:乌云高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学检验中遵循伦理原则是检验工作人员乃至医护人员必须做到的,本文基于医学伦理学原则对我国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医学检验中的伦理原则,旨在推动医学检验遵循科学时兼顾伦理道德原则开展.
作者:龙志兵;李昭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内科急诊室于2016~2017年抢救的124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中,经急诊抢救病情好转的患者有25例,病情稳定的有79例,病情恶化的有16例,死亡的有4例.分析死亡患者的死因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高.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急性器官衰竭、昏迷程度、入院时间等.结论 中毒、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因素,在入院前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帮助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入院时间,可明显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病后康复率.
作者:王富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对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选取于我院就诊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6%,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经过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500例,开展普通护理管理,记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500例,开展强化护理管理,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80%,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为5.2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医院的住院患者,采用强化护理的方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于医院感染可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保护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张树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中风后采用中药及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西药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数据统计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房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在治疗期间分别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对其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计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其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能让患者取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周宝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于放射科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于放射科检查期间在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于放射科检查过程中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仅为1.00%,对照组此数据则高达10.00%(P<0.05).结论 利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放射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祁珂;张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展开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选取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人性化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通过人性化服务展开护理可促进临床效果提升,进而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可推广.
作者:朱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