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近期效果分析

董媛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卡托普利, 近远期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效为93.33%,心率为(76.85±10.21)次/min、收缩率为(103.52±10.22)mmHg、左室射血分数为(47.06±7.45)%,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1年后、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6.67%(29/30)、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和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水平,近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普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策略思考

    伴随生活越发的现代,在控制传染病层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在世界层面广泛的蔓延.首先面对其冲击的为欧美的发达区域和国家.对西方区域而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可以方式防治心血管层面的疾病,限制了诸多发大区域以冠心病为例的心血管病死亡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在近段时间之中,其心血管层面的疾病正式逐渐的提高,特别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发展为我国人口死亡首要原因,在住院和门诊中其经常可以看到脑血管病、冠心病.伴随科技的发展和全新技术的落实,在筛查、预防、治疗、诊断心血管病层面的费用持续的提高,其开始发展为医疗改革的主要难点.由此,对我们而言,需要具备恰当的策略,明确清晰的头脑,更好的面对该挑战.

    作者:陈太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 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患者86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加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内分泌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操作方案正确率情况.结果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操作方案正确率结果对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分泌科管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效果、操作方案正确率方面价值突出,促进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刘美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液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3~2018.3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血液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umol/l)与普通组(HCY<10 umol/l),所选受试者入院后常规抽血化验血糖,血脂,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生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进而分析HCY水平与CIMT的关系.结果 H型高血压组较普通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且随着HCY值增加,IMT值也相应的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与一般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硬化,且HCY可作为颈动脉硬化的预测因子.

    作者:郭祥;张伟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与干预护理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0例,以其作为该课题的分析对象,进行双盲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视为普通护理组,共60例,对该组开展普通性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规护理法;而另一组视为优化护理组,共60例,对该组开展整体性的心血管内科临床优化护理干预法.持续开展1个月的心血管内科治疗与干预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2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可得出:优化护理组95%(57/60)要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81.67%(49/60),可判定组间的对比结果能够在统计学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大力开展整体性的心血管内科优化护理干预法,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及预后质量,在临床医学护理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关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78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对照组79.49%(31/39)、94.87%(37/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选择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帮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且可推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霞;张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就诊的胃穿孔患者5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穿孔时,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快速恢复胃肠动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邵明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帕金森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朱明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简单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包括健康宣教、控制血压血糖及严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本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等指标,也更被患者所认可.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析不同术式(2种)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情况

    目的 探究不同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50例,根据不同手术情况,并对患者手术后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手术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均有改善.两组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在手术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观察组明显受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式对于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影响不一,先实施硬膜外再实施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影响较佳.

    作者:王立彬;赵军;侯海东;刘季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这使得医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多.传统的传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如何对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进行适时的改革成为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进行分析.

    作者:陆曲折;刘东强;易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与健康危害行为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 为了了解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与健康危害行为状况,寻找相关影响因素及有效教育途径.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濮阳市初中和高中学生共计1680名.参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及《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检测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核查,SPSS 17.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632份,问卷有效率为97.14%.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健康知识素养、健康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3.59%、28.17%、12.37%、14.36%;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学历对被调查学生的部分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学生健康素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濮阳市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13.59%,已达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的工作目标.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相对较低;濮阳市青少年具有健康危险行为,与其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学校应有效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基本技能.

    作者:李占霞;张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相关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64例,其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及并发症具体表现等情况进行研究统计.结果 心脏择期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72%,心脏急诊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87%,周围血管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心脏择期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比其他组有差异,(x2=6.193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其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22%,穿刺点大血肿发生率为,造影剂量过敏休克发生率为18.52%,较比其他具体表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心律失常、造影剂量过敏休克、穿刺点大血肿是主要因素,应重点关注,治疗过程中应引起注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王培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县级综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的效果

    目的 提高药护人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药师参与医嘱适宜性审核的作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有序地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经过近七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的不准确率下降了.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全员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胥臧;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385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抽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385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我院在2016年间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做了重点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及护理方案.通过观察组和研究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方式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重点关注,并且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不仅提高了重症监护水平,也使重症监护室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护理.

    作者:卢薇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5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延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所有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桑栎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析腹型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具有供给机体热能及必需脂肪酸等作用.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机体脂肪组织过多则称为肥胖,按机体脂肪组织的分布可将肥胖分为全身性肥胖(即皮下脂肪型肥胖、周围型肥胖、均匀性肥胖)及腹型肥胖(即内脏脂肪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上半身肥胖),腹型肥胖是指脂肪组织在腹腔内脏器官、肠系膜及主动脉周围积聚的一种肥胖状态.

    作者:郑邦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及分析综合护理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院收录护理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0例的病历信息,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n=45例)与综合组(n=45例),对照组开展产后常规护理,对综合组则联用产后综合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产后发生子痫、急性左心衰竭及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对比性观察和分析,进而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子痫、急性左心衰竭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显著,能够有效减小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值得在护理中精心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一例新生儿白塞病血栓性静脉炎的管理

    新生儿白塞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由于白塞病累及大、中动脉及静脉者约占10%,且静脉病变更为常见,约占70.6%,并以血栓性静脉炎为主.此类患者在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极易引起针刺反应即在外周静脉穿刺时局部皮肤遇到刚针刺入极易引发红肿、热、痛、感染等局部皮肤表现,这一疾病的特殊表现即为血栓性静脉炎,外周静脉穿刺难度较高,因此外周静脉穿刺需要根据该群体的特性进行改善,灵活地调整穿刺部位和深度,及运用相关对症处理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降低损伤.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其起效快,作用效果明显.留置针作为其临床常用的器械之一,与其他静脉穿刺一样会因各种因素造成静脉炎等问题.本文就一则病案为基础讨论白塞病新生儿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护理.

    作者:潘晓月;吴龙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的病例资料,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将均分为2组,即前30例为教育组、后3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教育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监测并对照分析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并观察2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情况的改善效果.结果 教育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间差异具备较强的统计学意义.经检查及观察可见,教育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