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辉
目的 研究与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地奥心血康药物治疗,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的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问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何丽芬;耿向东;姚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椎管内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研究其在减少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我院120例产妇通过椎管内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减少手术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其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和骶管阻滞.结果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过程包括脑脊液、药物作用部位、阻滞作用和麻醉平面以及椎管内麻醉对肌体的影响.结论 椎管内麻醉是妇产科手术中常使用的麻醉方法,采用适当的麻醉措施进行手术能使产妇避免遭受痛苦.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78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对照组79.49%(31/39)、94.87%(37/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选择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帮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且可推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霞;张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篇文章通过对丹参素药理性和药物动力学进行分析来探究它对于改善人类疾病的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表明,它对于开发心脑血管类疾病有了良好的发展的前景,并且治疗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使利用它所开发出来的药品能够更好的为人类进行一定的服务,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朱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54/5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47/5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效果明显,但是单一用药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与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秀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基于北京天坛医院数据共享,无糖尿病史者均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入院时、14±3天、90±7天、1年±7天空腹血糖(FPG),监测随访及终点事件.结果 糖尿病前期者471名(37.5%),初诊糖尿病者539名(43.1%).根据FPG、2hOGTT和HbA1c,伴糖尿病前期分别为118(9.4%),290(23.2%)和314(25.1%),伴初诊糖尿病分别为138(11%),370(29.6%)和365(29.2%).单纯依赖FPG诊断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漏诊率74.9%,糖尿病漏诊率74.4%.结论 绝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2hOGTT和HbA1c标准可检测出大多数伴糖代谢异常者.
作者:何静远;胡琨;石秋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双腔导管麻醉在空洞型肺结核手术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37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整合、分析,给予全部患者双腔导管麻醉处理,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双腔导管麻醉方式中左侧插管方式及右侧插管方式对应例数分别为19例、18例,左侧插管方式及右侧插管方式对应插管深度分别为(28.43±5.92)cm、(29.54±6.92)cm,导管插管时间为(62.94±2.19)s.其中插管一次成功患者32例,两次及以上插管成功患者5例,其中2例由于气管狭窄、声门暴露不佳及畸形等致使患者气道困难,其余为导管存在老化情形、操作熟练度较低、导管位置错误等,均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处理后插管成功.结论 对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术中应用双腔导管麻醉处理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能够为开胸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术野暴露效果,促进术侧肺的完全萎缩进程,相关操作人员在危险区的相关操作更加便捷,有助于缩短麻醉时间,提升麻醉及手术质量.
作者:梁进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具有供给机体热能及必需脂肪酸等作用.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机体脂肪组织过多则称为肥胖,按机体脂肪组织的分布可将肥胖分为全身性肥胖(即皮下脂肪型肥胖、周围型肥胖、均匀性肥胖)及腹型肥胖(即内脏脂肪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上半身肥胖),腹型肥胖是指脂肪组织在腹腔内脏器官、肠系膜及主动脉周围积聚的一种肥胖状态.
作者:郑邦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综合护理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院收录护理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0例的病历信息,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n=45例)与综合组(n=45例),对照组开展产后常规护理,对综合组则联用产后综合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产后发生子痫、急性左心衰竭及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对比性观察和分析,进而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子痫、急性左心衰竭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显著,能够有效减小各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值得在护理中精心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小儿推拿对促进支气管肺炎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47)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推拿保健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康复时间、并发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2.13%<14.89%),实验组家长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推拿保健法,可促使患儿病情快速好转及康复,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道涂片对确定SD大鼠妊娠的应用价值,为基础医学研究提供一种更加简便、准确地鉴定大鼠妊娠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40只雌性大鼠和20只雄性大鼠,按照2: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晨对40只合笼雌鼠进行阴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并分析.结果 镜下发现大量精子可确定该雌鼠已受孕,若在镜下未发现精子可将该鼠继续合笼饲养,次日再查.结论 对确定大鼠妊娠的时间,阴道涂片是一种准确率很高的方法,此法在提高实验动物妊娠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罗涛;向雪静;王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并且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本文从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特点、研讨其疾病治疗的关键因素出发,围绕健康运动方式的倡导、强化疾病筛查和健康教育以及心血管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过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一体化诊疗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心血管病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科学化.
作者:张清华;孙桂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就诊的胃穿孔患者5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穿孔时,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快速恢复胃肠动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邵明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监护室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探讨相应可行的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收入的新生儿180例,其中90例进行新生儿监护室传统安全管理模式,视为传统组;其余90例通过应用安全警示标识实施新生儿监护室预见性风险防范管理,视为警示组.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情况,以及调查其家长对新生儿监护室安全隐患防范管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经对两组新生儿发生的体温偏低、坠床、脱管、压伤、误吸呛、感染咳及呼吸暂停等不安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监护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警示标识以进行预见性风险防范管理,对不安全事件的预防有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监护室的护理安全系数,并提升安全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国先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探讨在血液透析病例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临床诊治的血液透析病例84例,依据随机分组模式,划分为42例观察组与42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通过护理以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血液透析病例的护理,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崔春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强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吉林省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均存在营养不良,在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及强化饮食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结果 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的营养状态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故值得推广.
作者:玉恩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扰护理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2月月收治的124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配.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内容为肺部感染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及出院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结果 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死亡率明显少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而且患者3个月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几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调中药方剂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慢支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中药穴位三伏贴,每伏1贴,共3贴.冬季时观察两组中医临床症状、CAT及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两组中医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CAT评分均减低,治疗组减低明显;治疗组冬季发病率明显降低,对照组发病症状有所减轻,但不明显.结论 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支气管炎疗效明确.
作者:安平祥;缪天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患者86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加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内分泌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操作方案正确率情况.结果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操作方案正确率结果对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分泌科管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效果、操作方案正确率方面价值突出,促进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刘美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血脂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相比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患者血脂改善更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家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