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杨茜;赵心宇

关键词:脂肪肝, 体重指数, 肥胖
摘要: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53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体重指数分组下的脂肪肝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的患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体重指数与脂肪肝具有相关性.市民应定期体检,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

    目的 研究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为30例.其中,A组应用西医治疗,B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FEV1、FVC、FEV1%、MMEF指标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升患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方敏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目的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别名分别为: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IMT、PV数据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要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MT、PV数据指标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药物要首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具有用药安全性.

    作者:波拉提·阿合买提拜;叶尔波拉提·马纳甫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银翘散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总结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疾病.流行性感冒可参照温病学理论来辩证论治,轻症可用银翘散加减方治疗.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余国君;黄玮;韩曜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个体化饮食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效果观察满意度调查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调查.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包括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及出院后定期随访,干预时间为半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幅度、肺部影像学资料、咯血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反应期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空洞闭合率好于对照组,咯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饮食干预能稳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促使肺部空洞闭合、降低咯血率,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戴云琴;徐小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肾内科危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选取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安全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的频数和百分比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肾内科危重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尹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者临床特点观察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和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5岁的40例AMI患者纳入中青年组,>45岁的128例纳入老年组,统计两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部位和临床症状,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比例较老年组显著提高(P<0.05);中青年组肥胖、酗酒、吸烟以及阳性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糖和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梗死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腹痛等非典型症状发生率较中青年组显著增多(P<0.05),中青年组典型的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疼痛比例较老年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AMI患者其临床特点也不同,可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黄彩念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的评价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西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联合治疗,n=60),对照A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单用治疗,n=60)和对照B组(实施西格列汀单用治疗,n=60),对三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指标、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组间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指标、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A组、对照B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11.67%,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 针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具体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使用结肠透析对这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并针对治疗效果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结果 使用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结论 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1200例,对1200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我市1200例乙肝接种儿童中,有702例儿童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其阳性率为58.50%,在这702例儿童中,其中其中儿童年龄在9月~1岁之间的阳性率为92.08%、1岁~2岁之间儿童的阳性率为70.54%、3岁~4岁之间的阳性率为52.17%,5岁~6岁之间阳性率为37.29%.讨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逐渐下降.因此,要全面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受检者PET/CT显像的护理

    目的 研究与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受检者PET/CT显像的护理情况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进行PET/CT显像检查的患者186例,所有的患者均是因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出现升高的情况而经过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问题,因此需要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所有患者给予围检查期护理.结果 186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18F-FDG PET/CT检查,其中被检查出肿瘤病灶的患者有75例,所占比例为40.3%.结论 对需要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采取围检查期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报告的质量,同时还关系到受检者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手段.结果 报告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肿瘤病理及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结论 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病,结石和炎症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多数泌尿系统SCC恶性程度高,发现较晚,诊断极其困难,预后很差..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后外周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的老年痴呆病人40例,在病人出院后,除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办法,临床医生应嘱托病人家属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措施等,通过随访等方式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1年后,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微信平台,病人家属可以方便快速的了解到新的关于病人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作者:易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跟骨骨折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先后顺序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5例,术后单一组患者采取骨肽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疗效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骨痂愈合分数和切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51±0.37)分,95.56%,均显著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切口血运、骨折愈合情况.

    作者:何瑞萍;贾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统计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智能和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客观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后,两组患者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缓解其负性心理,是改善老年痴呆病患群体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微波炉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探析

    目的 对微波炉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将其调配为浓度不同且体积不同的菌液,并将其在微波炉内放置辐射2 min,后利用倾注平板法对存活的细菌数进行计算,并计算微波炉的杀菌率.结果 同一种细菌在同一种浓度下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它的灭菌效果将会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出现显著增强,而对于同一细菌且体积相同的来说,随着菌浓度的不断增加,灭菌效果将会出现弱化.对不同细菌进行比较,发现大肠埃希菌及痢疾志贺菌的效果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假丝酵母菌所拥有的灭菌效果较差.结论 微波炉有着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杀菌效果会因菌种、菌浓度及菌液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杀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讨.

    作者:赵嘉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快节奏的生活及智能设备的发明,如手机等,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脊柱方面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3D打印技术的发明,为脊柱外科手术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研究了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依次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复发与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较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心律失常复发,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康复效果,分析对患者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自理率、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情况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例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