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目的 分析渭南主城区产妇对产后护理的需求.方法 对328名产后女性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定,并征求其护理需求.结果 渭南主城区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6.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指导、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愿意为产后指导支付费用,且支付的费用范围相对较高,希望专业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产后指导.可通过群体间交流,如通过建立产后护理医讯公众号或者专业APP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作者:席卫娟;孙会娟;权燕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CT常规扫描)与实验组(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13例,诊断良性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5.0%;在实验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20例,诊断良性为5例,诊断准确率为86.9%.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具有扫描连续性、检出率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14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比较,实验组(60.1士6.2)%明显低于对照组(69.4士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实验组2.74%略低于对照组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做推广应用.
作者:邵恩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肾内科危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选取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安全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的频数和百分比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肾内科危重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尹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各组人数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之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等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宋剑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逐步攀升并呈年轻化趋势,随之而来的高血压患者久治不愈的病程,再加控制不良造成突发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情况,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工作,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病人常出现紧张、焦虑、忧愁、郁闷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通过检索CNKI2005年至2018年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参考文献22篇,总结中医有关高血压合并焦虑的病因病机和中药、针灸及其他外治法.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运用双心同治的理论从中药,针灸,音乐及心理疏导疗法多方面治疗心身疾病,易于被患者接受,适合在社区推广.
作者:卢月婷;洪敏申;庞怡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陈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疾病.流行性感冒可参照温病学理论来辩证论治,轻症可用银翘散加减方治疗.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余国君;黄玮;韩曜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文献计量学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示了其在文献研究方面的强大优势,在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资料72例,借助电脑将这些样本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于常规组患者,医护人员只进行了普通的护理,对于实验组,除了按照医院规定的普通护理外,还进行了中医康复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评价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FMA评分以及ADL能力评分都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中风患者恢复期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的手段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能力在各方面均可以有效提升.
作者:韩伟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的老年痴呆病人40例,在病人出院后,除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办法,临床医生应嘱托病人家属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措施等,通过随访等方式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1年后,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微信平台,病人家属可以方便快速的了解到新的关于病人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作者:易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西格列汀与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联合治疗,n=60),对照A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单用治疗,n=60)和对照B组(实施西格列汀单用治疗,n=60),对三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指标、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组间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指标、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A组、对照B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11.67%,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出院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0%(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开展细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亚彬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预见性组和常规组(各54例).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预见性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5.56)显著低于常规组10例(18.52%),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见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2.85±8.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54±7.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1200例,对1200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我市1200例乙肝接种儿童中,有702例儿童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其阳性率为58.50%,在这702例儿童中,其中其中儿童年龄在9月~1岁之间的阳性率为92.08%、1岁~2岁之间儿童的阳性率为70.54%、3岁~4岁之间的阳性率为52.17%,5岁~6岁之间阳性率为37.29%.讨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逐渐下降.因此,要全面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依次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复发与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较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心律失常复发,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7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心肌梗塞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选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导致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举不出学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的5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与5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未局部出血的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未出血的病患,观察组为出血的病患.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APTT、PT、INR、FIB、血小板计数、第一诊断累积月、BMI.结果 对照组病患的PT、血小板计数、BMI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APTT、INR、FIB、第一诊断累积病程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为PT、血小板计数、BMI,其中PT于病患出血的概率成正比,血小板计数小于200x109/L会增加出血的概率,BMI与病患手术出血的概率成反比,对弈在对病患护理时应当对其PT、血小板计数、BMI时刻关注,重点护理.
作者:明花萍;廖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内容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疗,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个性化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以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个性化组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与对照组29例(67.44%),个性化组的疼痛评分、头痛发作时间以及头痛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头痛发作时间,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白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