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饮食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效果观察满意度调查

戴云琴;徐小明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个体化饮食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调查.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包括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及出院后定期随访,干预时间为半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幅度、肺部影像学资料、咯血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反应期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空洞闭合率好于对照组,咯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饮食干预能稳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促使肺部空洞闭合、降低咯血率,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 针对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单纯全麻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建立气腹5 min、停止气腹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追加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26.5%(P<0.05).结论 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中,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单纯全麻相比可维持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风险低,无需追加镇痛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王亚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为(76.38±6.92)分,高于对照组的(63.57±4.76)分(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延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微波炉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探析

    目的 对微波炉对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将其调配为浓度不同且体积不同的菌液,并将其在微波炉内放置辐射2 min,后利用倾注平板法对存活的细菌数进行计算,并计算微波炉的杀菌率.结果 同一种细菌在同一种浓度下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它的灭菌效果将会随着菌液量的增加出现显著增强,而对于同一细菌且体积相同的来说,随着菌浓度的不断增加,灭菌效果将会出现弱化.对不同细菌进行比较,发现大肠埃希菌及痢疾志贺菌的效果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假丝酵母菌所拥有的灭菌效果较差.结论 微波炉有着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杀菌效果会因菌种、菌浓度及菌液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杀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讨.

    作者:赵嘉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内容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疗,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个性化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以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个性化组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与对照组29例(67.44%),个性化组的疼痛评分、头痛发作时间以及头痛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头痛发作时间,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白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陈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与宁夏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高血压患者79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HRM)检测MTHFR(rs1801133、rs1801131)和MTRR(rs1801394)基因型.结果 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1394不同基因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cy正常组和异常组在rs1801133、rs1801131基因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rs1801394基因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THFR和MTRR不同基因型对宁夏人群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影响,对高血压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田进海;李璞;张旭;黄琦;姜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目的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别名分别为: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IMT、PV数据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要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MT、PV数据指标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药物要首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具有用药安全性.

    作者:波拉提·阿合买提拜;叶尔波拉提·马纳甫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8例(96.6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4(73.33%)例,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2.6±8.4)mmHg和(71.4±8.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7.3±10.5)mmHg和(72.5±8.4)mmHg,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白如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出现疼痛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8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对疼痛的控制效果,减少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为治疗和监护提供了保障.

    作者:范洪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文献计量学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示了其在文献研究方面的强大优势,在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浅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并且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措施的有效完善.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是研究组,针对实施循证护理方法,在完成相关的护理干预之后,对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到佳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措施.结果 不管是在再次发生心律失常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在研究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护理过程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针对完善相应的循证护理措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1200例,对1200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我市1200例乙肝接种儿童中,有702例儿童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其阳性率为58.50%,在这702例儿童中,其中其中儿童年龄在9月~1岁之间的阳性率为92.08%、1岁~2岁之间儿童的阳性率为70.54%、3岁~4岁之间的阳性率为52.17%,5岁~6岁之间阳性率为37.29%.讨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逐渐下降.因此,要全面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14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比较,实验组(60.1士6.2)%明显低于对照组(69.4士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实验组2.74%略低于对照组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做推广应用.

    作者:邵恩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探究医院患者投诉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患者投诉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天津某三级医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出现的398起投诉案例,利用管理学工具对所有投诉案例的投诉环节、性质、后果和被投诉科室四个维度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投诉环节中交待沟通;投诉性质中有明确诉求;投诉后果中解释沟通和科室分布中的骨科投诉率高.结论 医院患者投诉原因较多,提升服务意识降低不良预期是减少投诉事件关键因素,同时投诉分析应纳入医院重要管理之一,根据实际投诉原因实施针对性干预.

    作者:郝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个体化饮食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效果观察满意度调查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调查.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包括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及出院后定期随访,干预时间为半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幅度、肺部影像学资料、咯血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4h血糖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反应期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空洞闭合率好于对照组,咯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饮食干预能稳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促使肺部空洞闭合、降低咯血率,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戴云琴;徐小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踝关节术后108例疼痛护理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总结切口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手术后疼痛都有减轻,其中自述未疼痛者78例约占71.28%、明显减轻26例约占24.46%、缓解4例约占4.26%,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明显降低手术后疼痛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对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疗法的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通气疗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洛赛克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后者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胃液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胃液PH高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情况和胃液PH能够通过洛赛克联合立止血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李向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对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CT常规扫描)与实验组(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13例,诊断良性为12例,诊断准确率为65.0%;在实验组25例患者中,诊断恶性为20例,诊断良性为5例,诊断准确率为86.9%.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具有扫描连续性、检出率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德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