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与宁夏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田进海;李璞;张旭;黄琦;姜敏

关键词:MTHFR, MTRR,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型
摘要:目的 研究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高血压患者79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HRM)检测MTHFR(rs1801133、rs1801131)和MTRR(rs1801394)基因型.结果 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1394不同基因型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cy正常组和异常组在rs1801133、rs1801131基因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rs1801394基因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THFR和MTRR不同基因型对宁夏人群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影响,对高血压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肾内科危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选取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安全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的频数和百分比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肾内科危重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尹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 针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具体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使用结肠透析对这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并针对治疗效果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结果 使用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结论 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按时给药、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等.教育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患者心理护理评分(97.50±1.52)、用药(98.47±0.87)、饮食(97.62±1.02)、存在负面情绪者占比4.26%、依从性97.87%、有效率97.87%、再次入院率6.38%,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心理、饮食、用药方面,加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使疾病治疗有效率得以提升.

    作者:孙海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过程中的保健功能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具有哪些保健功能.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时加入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普遍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结论 在老年病护理中加入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玲杰;曹俊景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37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和焦虑评分.结果 本次选取的137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后,心脏指数、血压、焦虑评分等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 在对心绞痛患者施治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可考虑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纳络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迈;李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10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竭宁方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监测、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没有出现显著异常.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志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作用探讨

    目的 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7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心肌梗塞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选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内容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疗,个性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个性化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以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个性化组的总体有效率40例(93.02%)显著高与对照组29例(67.44%),个性化组的疼痛评分、头痛发作时间以及头痛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头痛发作时间,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白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陈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FEV1指标、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EV1指标、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陆洋;黄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1200例,对1200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我市1200例乙肝接种儿童中,有702例儿童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其阳性率为58.50%,在这702例儿童中,其中其中儿童年龄在9月~1岁之间的阳性率为92.08%、1岁~2岁之间儿童的阳性率为70.54%、3岁~4岁之间的阳性率为52.17%,5岁~6岁之间阳性率为37.29%.讨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逐渐下降.因此,要全面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糖尿病的护理现状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会伴随人的一生,其治疗过程也是漫长的.糖尿病护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它对缓解糖尿病人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情绪体验等有很大的作用.传授健康知识、合理调配饮食、强化运动治疗、严格药物使用、防治低血糖、加强心理干预、预防皮肤感染等,都是糖尿病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糖尿病护理的状况,期望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马睿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快节奏的生活及智能设备的发明,如手机等,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脊柱方面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3D打印技术的发明,为脊柱外科手术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研究了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后外周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药品监督管理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方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发展迅速,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为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和长远问题需要科学统筹的解决.其中药品是开展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基本要素,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药品质量不合格或者分配流通不科学,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用药事故的发生.

    作者:常晓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采用品管圈,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自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行品管圈护理,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中采用品管圈,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衰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衰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护理后TNF-α、hs-CRP和IL-6水平分别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洛赛克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后者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胃液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胃液PH高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情况和胃液PH能够通过洛赛克联合立止血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李向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