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艳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疾病.流行性感冒可参照温病学理论来辩证论治,轻症可用银翘散加减方治疗.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余国君;黄玮;韩曜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在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流程复杂、环节较多,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临床护理质量和带教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本身的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首先针对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就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作者:康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后外周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快节奏的生活及智能设备的发明,如手机等,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脊柱方面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3D打印技术的发明,为脊柱外科手术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研究了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康复效果,分析对患者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自理率、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情况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合的治疗方法,并探究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7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研究,并根据到院治疗时间顺序的奇数偶数分为两组,即普通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贝那普利治疗,另一组进行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改善的情况上,实验组患者情况较好(P<0.05).结论 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情况.
作者:沈启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迈;李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及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与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9%与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消风散联合复方苦参洗剂能有效治疗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且复发率低,适合在临床血虚风燥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兰;张玥;张亮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分析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手段.结果 报告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肿瘤病理及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结论 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病,结石和炎症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多数泌尿系统SCC恶性程度高,发现较晚,诊断极其困难,预后很差..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试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治疗的患者58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中的58例作为参照组,均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对两组24 h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LF、HF、ULF、VLF以及LF/HF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MSSD、SDANN、SDNNI、PNN50、SDNN心率变异性时域各指标值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异变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可作为早期诊断与预防的参考指标.
作者:孔敬博;耿青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干预组,依次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复发与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较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心律失常复发,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针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具体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使用结肠透析对这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并针对治疗效果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结果 使用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结论 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渭南主城区产妇对产后护理的需求.方法 对328名产后女性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定,并征求其护理需求.结果 渭南主城区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6.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指导、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愿意为产后指导支付费用,且支付的费用范围相对较高,希望专业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产后指导.可通过群体间交流,如通过建立产后护理医讯公众号或者专业APP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作者:席卫娟;孙会娟;权燕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超短波微热量治疗对慢性颈肩部肌肉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心理科住院治疗的40例慢性颈肩部肌肉疼痛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微热量治疗,干预组在使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比较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0d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分数.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30d的SF-MPQ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测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疼痛等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及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超短波微热量治疗对慢性颈肩部肌肉疼痛的治疗效果较单纯物理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柳刚;张志强;杨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洛赛克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后者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胃液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胃液PH高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情况和胃液PH能够通过洛赛克联合立止血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李向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导致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举不出学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的5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与5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未局部出血的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未出血的病患,观察组为出血的病患.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APTT、PT、INR、FIB、血小板计数、第一诊断累积月、BMI.结果 对照组病患的PT、血小板计数、BMI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APTT、INR、FIB、第一诊断累积病程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为PT、血小板计数、BMI,其中PT于病患出血的概率成正比,血小板计数小于200x109/L会增加出血的概率,BMI与病患手术出血的概率成反比,对弈在对病患护理时应当对其PT、血小板计数、BMI时刻关注,重点护理.
作者:明花萍;廖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的老年痴呆病人40例,在病人出院后,除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办法,临床医生应嘱托病人家属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措施等,通过随访等方式探究微信平台在老年痴呆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1年后,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微信平台,病人家属可以方便快速的了解到新的关于病人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作者:易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导医服务对患者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9名导医护士组成QCC,按照QCC活动流程进行目标设定、现状把握、要素解析、集体拟定对策、按计划实行活动计划、自我检讨,对QCC活动前后护士的自我评价以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QCC活动后,患者对门诊导医服务满意率显著上升,由活动前的84.3%提升到95.2%,达成设定目标(目标设定为≥95.0%),圈内护士的责任感、荣誉感、沟通能力、品管技巧、专业知识、积极性以及团队精神均显著提升.结论 QCC活动对提高患者对门诊导医服务满意率作用显著,同时能有效提高导医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冯婉;端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针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为(68.39±3.51)分,高于对照组的(55.28±2.76)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6.53±1.27)分,低于对照组的(9.84±1.56)分(P<0.05).结论 针灸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