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及对策探讨

康红燕

关键词:肾脏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因素, 对策
摘要:在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流程复杂、环节较多,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临床护理质量和带教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本身的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首先针对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就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353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体重指数分组下的脂肪肝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的患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体重指数与脂肪肝具有相关性.市民应定期体检,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

    作者:杨茜;赵心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洛赛克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后者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胃液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胃液PH高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情况和胃液PH能够通过洛赛克联合立止血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李向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1200例,对1200例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我市1200例乙肝接种儿童中,有702例儿童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其阳性率为58.50%,在这702例儿童中,其中其中儿童年龄在9月~1岁之间的阳性率为92.08%、1岁~2岁之间儿童的阳性率为70.54%、3岁~4岁之间的阳性率为52.17%,5岁~6岁之间阳性率为37.29%.讨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逐渐下降.因此,要全面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儿童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大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作用探讨

    目的 研讨急性脑梗死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按常规标准流程进行救治,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救治,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分诊时间、总救治时间上均有显著缩短,在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再发率上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对常规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有显著提升,达到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开展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可行急救方法,能够优化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的服务体验.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消痛型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CKD患者腰痛症状的护理

    目的 研究消痛型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腰痛症状的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6.4-2017.3收治的CKD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热奄包组,研究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加消痛型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CKD患者实施消痛型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基本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在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过程中的保健功能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具有哪些保健功能.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时加入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普遍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结论 在老年病护理中加入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玲杰;曹俊景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目的 针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具体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2016年2月~2017年8月间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使用结肠透析对这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并针对治疗效果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结果 使用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结论 结肠透析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浅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并且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措施的有效完善.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是研究组,针对实施循证护理方法,在完成相关的护理干预之后,对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到佳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措施.结果 不管是在再次发生心律失常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在研究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护理过程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针对完善相应的循证护理措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为(76.38±6.92)分,高于对照组的(63.57±4.76)分(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延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纳络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迈;李巧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母乳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两组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的91.11%(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75.56%,高于对照组的47.78%(P<0.05).结论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能够改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情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纳入的病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应用加味血府逐瘀丸,对照组用用心舒宁片,两组皆以8周为疗程.结果在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缓解、血脂检测结果变化、心电图改善、左心室功能好转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丸治疗胸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

    作者:孙振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98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针对98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们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血管病患者98例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急性心绞痛患者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以及急性左心衰患者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8例.分析讨论这9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观察不同种类急性心血管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2.88%,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5%,急性肺栓塞患者以及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100.00%.结论 针对此次试验,要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并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可有效保证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先锋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快节奏的生活及智能设备的发明,如手机等,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脊柱方面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3D打印技术的发明,为脊柱外科手术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研究了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者临床特点观察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和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5岁的40例AMI患者纳入中青年组,>45岁的128例纳入老年组,统计两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部位和临床症状,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比例较老年组显著提高(P<0.05);中青年组肥胖、酗酒、吸烟以及阳性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糖和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梗死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腹痛等非典型症状发生率较中青年组显著增多(P<0.05),中青年组典型的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疼痛比例较老年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AMI患者其临床特点也不同,可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黄彩念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例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统计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智能和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客观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后,两组患者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缓解其负性心理,是改善老年痴呆病患群体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有关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 探讨患者进行耳鼻喉手术之后,使用镇痛药物治疗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耳鼻喉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是双氯芬酸钠片进行镇痛,参考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是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参考组,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参考组的21.33%(P<0.05).结论 对于进行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片的镇痛效果要显著优于芬太尼透皮贴剂,且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因此该种镇痛药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吴学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渭南主城区产后抑郁相关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渭南主城区产妇对产后护理的需求.方法 对328名产后女性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定,并征求其护理需求.结果 渭南主城区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6.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指导、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付费、支付费用范围、指导者、获取途径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愿意为产后指导支付费用,且支付的费用范围相对较高,希望专业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产后指导.可通过群体间交流,如通过建立产后护理医讯公众号或者专业APP这样的方式来解决.

    作者:席卫娟;孙会娟;权燕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壮族人群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中医证型规律.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收集患者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CHD合并DM壮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予以辨证分型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 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8%)、气虚兼痰瘀互结证(23%)、气虚血瘀证(17%)、气阴两虚证(14%)为主,其次为痰瘀互结证(7%)、气血两虚证(3%)、阳虚血瘀证(3%)、阳虚痰浊证(2%)、阳虚寒凝证(2%)、阴阳两虚证(1%);其中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两病病程长,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年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P<0.05);气虚兼痰瘀互结证饮酒比例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P<0.05).结论 壮族人群CHD合并DM中医证型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浊、血瘀为主,与年龄、病程、饮酒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庞延;卢健棋;黄舒培;王林海;刘琛怡;李济廷;卢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