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光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在诊断冠脉粥样硬化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确定冠状动脉病变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40例.选取完毕以后,对这些患者实施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结果 在全部40例患者当中,患有108支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为29例,还有9例患者被确认为三支冠脉重度狭窄.这些患者的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检查结果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冠脉粥样硬化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安全性较CAG检查高.双源CT冠状动脉CTA成像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单一用药组应用单纯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联合用药组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要明显短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6%,单一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82%,联合用药组整体治疗效果要好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炎性症状,改善气血分析情况.
作者:陆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5例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1%,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结论 给予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班玉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孕产期保健对产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价值.方法 选取海东市2016年9月~2017年8月间孕妇16000例,采取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8000例)、观察组(80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健,观察组采取优质保健,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孕妇而言,采取孕产期保健,可以起到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对孕妇健康有重要意义,是产科临床应当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星桂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总结笔者治疗头痛的经验:外感风寒型以头痛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为主症,羌活冲和汤加减;瘀血阻滞型,以头部刺痛固定不移为主症,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阳上亢型以头胀痛为主症,天麻钩藤饮或并杞菊地黄汤出入.
作者:陈如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流、食管刺激、食管外刺激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更佳,抑酸效果更好,对症状的缓解更为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在ICU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影响.方法 选择ICU脑卒中患者,患者例数50例,时间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ICU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对应组别为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 研究组ICU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后的GCS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数据指标经SPSS 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的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指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ICU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60例纳入此次研究.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80)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n=80)则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5%,较之对照组有一定提高(P<0.05).对比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观察组也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 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低氧症状及肺部功能.
作者:孙玉梅;黄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慢性疾病防治中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社区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管理为主要护理方式,与并未实施健康管理方式前的各项指标予以比较.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后,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治疗知识、疾病预防知识方面的认知评分高于实施前,在病情监测、服药依从性、饮食、运动四方面的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疾病防治中实施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对患者身体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连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7例,分别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情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冠心病心绞痛者中西结合治疗,可减少病情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效果确切.
作者:万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8例),进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2.39±5.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34±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患者并发症疾病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方面的问题.因此将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运用到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拥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白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50例初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命名为实验组,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体检人员,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实验人员同时应用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随后对比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和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折血分数.结果 在实验组患者中,心脏彩超诊断方式比心电图诊断方式的确诊率要高,且实验组患者左心房内经、主动脉根内径高于对照组,折血分数低于对照组,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在高血压心脏病确诊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于心电图诊断方式而言,心脏彩超诊断方式的确诊率更高,适合被医护人员作为首选.
作者:朱顺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6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n=43),观察组则给予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n=43),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吲达帕胺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情况及心功能指标,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护理有效性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实践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有较大的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而且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曲瑛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就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对其进行分组,52例单号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法,52例双号者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NPPV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6.15%>80.77%),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肺功能指标(FVC、FEV1)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7.69%<21.15%),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重症呼吸衰竭可获得显著效果,对改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帮助,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胡晨虎;沈利;叶天航;范振华;荆亮;顿新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心脏X综合征发病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该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表现,心电图和(或)运动平板试验成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可排除冠状痉挛的一类疾病.现代临床对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称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目前对其用药规律等尚无统一定论,故治疗效果不甚显著.中医药治疗在中医基础理论背景的指导下,明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对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作者:雷舒扬;张治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正常值比较入院后指标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低于或高于正常水平30%、≥3个指标),各45例.结果 研究组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常规组,且TT、PT、APTT、D-dimer等指标变化幅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中,凝血功能检测价值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邹连娟;杨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药膳粥辅助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药物方案一样,同时饮食方案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肪,并且富含新鲜食物.观察组增加药膳粥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压正常56例,血脂正常48例;观察组血压正常92例,血脂正常90例,观察组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病例明显更多,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肌酐更低,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更高,P<0.05.结论 药膳粥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效果明显,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血脂平稳,值得应用.
作者:麻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研究泮托拉唑、铝碳酸镁联用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泮托拉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铝碳酸镁药物联合泮托拉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4%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7.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0.4%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针对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代空气质量及其呼吸道问题的比较常见,医院儿科的支气管问题也比较多见,为了缓解现代儿童的护理特殊性,针对哮喘疾病的患儿采取了专业的护理角度,从而降低病情的恶化.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来进行分析,根据对照法来进行治疗,使得在后出院上效果满足,疾病缓解等现象.同时也要不断的推动预见性护理的主要优势,为各个科室的满意度带来显著的效果.
作者:孟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