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立;侯锐;陈志杰
目的 分析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5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3D腹腔镜下传统侧方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观察指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入路对于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主动进食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易损伤患者血管,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黎峰;禤锦峰;龚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医院选取2015年~2017年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60例,分成2组进行护理对比.结果 经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医务人员实施护理中的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此次观察研究对比,人性化护理在实验组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孔美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DAPT对体外培养的糖尿病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寻适宜浓度,为研究糖尿病血管再生奠定基础.方法 取已完成鉴定冻存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复苏与传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加抑制剂,实验组不同浓度的DAPT(0.15、0.30、0.45、0.60、0.75、1.25、2.50、5.00、7.50、10.00、20.00μmol/L),观察0、12、24、48、72 h后进行MTT监测.结果 DAPT对DM大鼠VSMCs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0.15~7.50μmol/L浓度之间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0μmol/L浓度以上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作用曲线,各时间段DAPT对DM大鼠VSMCs细胞的半抑制率大约出现在0.15μmol/L和2.50μmol/L,且72小时时对DM大鼠VSMCs细胞的半抑制率较其余各时间段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T对DM大鼠VSMCs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之间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浓度过低或过高均无抑制作用,为糖尿病血管再生提供了新位点.
作者:范东旭;刘彦东;薛金枝;王瀚锐;程明勋;金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Ramsay评分水平及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n=23),观察组(注射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n=23),比较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情况,以及心率水平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Ramsay评分水平的情况;另一方面不会对心率产生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景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AECOPD患者采取平喘止咳汤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加入平喘止咳汤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喘止咳汤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马波;王思恒;王善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患者54例,利用抽签法分组,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2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术中护理配合,护士需要协助患者完成麻醉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可明显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韩思阳;苏杭;石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急性胸痛是收治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的常见原因,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和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等.护理急性胸痛患者的每个环节都要准确无误,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影响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护理管理的效能,而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决定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2].
作者:李晓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确定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睡前服药,对照组清晨起床服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状况.结果 治疗前的两组的DBP和SBP以及MAP比较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2个月,观察组的DBP、SBP以及MAP相关资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非勺型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血压昼夜变化节律.
作者:吴玉兰;侯春辉;陈元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研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在施以白内障手术过后产生黄斑水肿的各类要素.方法 抽选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本院医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2例,将36例糖尿病患者当作试验组,将36例非糖尿病患者当作对照组,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手术以前与通过手术过后的CSMT、视力等.结果 比较指出了,试验组通过手术过后的CSMT、视力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给糖尿病患者施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极大,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严重状况即关键的制约要素.
作者:马新立;侯锐;陈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医针灸推拿带教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品管式针推带教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品管式针推带教的可信性,认为品管式针推带教可以培养团队意识,促进中医的传承和可持续化发展.品管圈式针推带教应该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将中医哲学思想作为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品管式针推带教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思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初始多耐药结核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诊断为初始多耐药结核的80例患者.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至少耐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其中,痰菌转阴55例,转阴率达68.75%,病情终好转72例,好转率达90.00%.死亡5例,死亡率为6.25%.结论 初始多耐药结核的治疗仍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为主,仍要选用一些相对敏感或之前未曾使用的药物.对于耐药严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能继续接受耐药治疗,应给予中医中药及免疫调节治疗,严格执行DOTS方案,以有效减少其多耐药性.
作者:费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4月~2018年1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60例展开对比分析,以数字表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0例给予单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0例则给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的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28)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近年来医学问题越来越多,医学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的发展.在诸多医学问题中心血管内科中出现的是大的问题之一.该类问题常常使医院与患者出现很大的纠纷.因此探讨心血管内科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解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医院的首要任务.
作者:赵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亲子鉴定中STR基因座D18S51突变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取该基因座在本地区人群中的突变数据和特征.方法 对二联体亲子鉴定使用Identifiler?和STRtyper-10G系统联合检测,三联体亲子鉴定使用Goldeneye?20A系统检测.如果检测结果 中有3个以下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则增加检测AGCU21+1系统,确认是否存在突变.对D18S51的突变进行分析,计算突变率,分析突变特征.结果在856例认定亲子关系的鉴定中发现D18S51突变8例,突变率为0.7130%,均为父源的一步突变;其中5例为重复单位减少,2例为重复单位增加,另1例不能确定.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D18S51可疑突变经验证确认为突变,其突变步数、突变来源等突变特征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D18S51的突变率高于其他文献的报道,可能系本次调查观察的减数分裂次数有限导致,也可能与地区、种群差异有关.
作者:杨玉有;张丹妍;杨智曦;李新生;吕静;马明福;李练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具有特有的学科特点,文章从学科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瑞华;孙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实验组应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雾化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雾化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手段,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绞痛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首先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必要性,后总结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高永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低于观察组,且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俊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康复医学主要有着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宽泛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并不能有效结合,所以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引进了PBL教学法,经过课堂实际效果的检测和参与学生的反馈,PBL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素质都有很强的效用,除此之外,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吕懿彬;黄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