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华;孙丽
目的 对耳鼻喉疾病患者实施鼻内镜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额镜检查的基础上,了解患者发病部位,明确每位患者的病情,根据该结果 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之后采用鼻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前后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和额镜检查方法相比,鼻内镜检查咽部确诊率为90.53%,耳部准确率为90.05%,鼻咽部准确率为96.17%.相比之下,鼻内镜检查的准确率更高.结论 采用鼻内镜对耳鼻咽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减少漏、误等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家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医针灸推拿带教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品管式针推带教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品管式针推带教的可信性,认为品管式针推带教可以培养团队意识,促进中医的传承和可持续化发展.品管圈式针推带教应该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将中医哲学思想作为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品管式针推带教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思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包头地区临床来源肠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K-B法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16~2017年共收集临床来源肠球菌73株,其中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分别占比47.95%,49.32%,检出鹑鸡肠球菌及棉子糖肠球菌各一株.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利福平表现为高度耐药.未检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 我院肠球菌多重耐药日趋严重,需与临床沟通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田英杰;于慧;王占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评价雷公藤多甙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选择我院透析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3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就诊的35例设为治疗组,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PICC置管日常使用维护需遵从医嘱,按照指定时间到医院进行周期性维护.但是PICC维护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维护,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进行日常维护,正确的日常护理能够有效避免置管出现异常,针对我院对PICC置管后患者回访情况,发现正确的维护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减少了置管后出现的置管松动,置管处出现局部发炎的情况.
作者:丁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报道了4例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的患者,给予改善内皮功能,调控微血管舒缩情况等治疗后,胸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我们回顾相关文献,对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新治疗进展进行分析学习.
作者:苏停停;张勇;王怀根;王东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溃、出血,进而快速形成血栓,阻塞血流,致使血管供应处心肌急剧缺血,从而损伤或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除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包括AMI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风险因素得影响.
作者:王虹璎;赵红;孙占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小儿咳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应用在小儿咳喘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阳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青年冠心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已婚男性中青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行为护理教育,对患者进行个体行为管理、情绪管理、用药依从性、性生活等方面的规范化健康教育.跟踪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负性情绪水平、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及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总分明显有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庭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教育可显著改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家庭亲密度和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其远期再发率.
作者:刘素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应用化痰逐淤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化痰逐淤汤和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评估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温阳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失眠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前后通过量表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敏;秦卫民;尹红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对消化溃疡行以参芪益气健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行以参芪益气健胃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67%,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化溃疡行以参芪益气健胃汤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病情,消除炎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传统的眼科手术托盘进行改良,分析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实施切除玻璃体治疗视网膜脱落的病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组分别包括40例病患.术中,观察组病患采用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对照组病患采用传统眼科手术托盘.对两组病患在术中的舒适性、医生的疲劳程度和手术时间等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舒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患、医生的疲劳程度轻于对照组病患,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眼科手术托盘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舒适性,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医生的疲劳程度,应用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昏迷的患者病因进行分析,了解昏迷病患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00例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并加强临床观察、治疗工作.结果 对于200例临床诊断的患者当中,有68例中毒性昏迷的患者,其中有8例患者死亡,有120例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昏迷,其中有4例死亡.其中有8例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其他昏迷,比如说癫痫造成的持续性昏迷的患者有4例.结论 需要及时对昏迷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昏迷的程度减少,大限度让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作者:左燕芹;何晓燕;周炳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胃炎由胃粘膜炎引起的,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有单纯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有腹部不舒服,伴随着肚子痛,吃不去东西,恶心呕吐现象.慢性胃炎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经常呕吐,大便呈现黑色症状.
作者:龙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高血压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慢性疾病,可导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于精准诊疗的前提下,临床上我们通过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治,发现肝肾亏虚、肝郁化火是其中的主要病机,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为临床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杨炼;许滔;李红梅;宋钊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2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6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症状轻微.结论 针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方式抗栓治疗,不仅能充分降低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马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高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高热期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重症肺炎高热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穆庆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中药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2例,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类,参照组当中有患者76例,观察组当中有患者76例,参照组采取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在组间差异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和参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两组的组间差距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药联合西沙必利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够让胃功能改善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炳增;左燕芹;何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