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杰;于慧;王占黎
目的 调研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在施以白内障手术过后产生黄斑水肿的各类要素.方法 抽选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本院医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2例,将36例糖尿病患者当作试验组,将36例非糖尿病患者当作对照组,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手术以前与通过手术过后的CSMT、视力等.结果 比较指出了,试验组通过手术过后的CSMT、视力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给糖尿病患者施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极大,糖尿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严重状况即关键的制约要素.
作者:马新立;侯锐;陈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近年来医学问题越来越多,医学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的发展.在诸多医学问题中心血管内科中出现的是大的问题之一.该类问题常常使医院与患者出现很大的纠纷.因此探讨心血管内科中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解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医院的首要任务.
作者:赵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分析我院门诊注射室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200例注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沟通,实验组在护患沟通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整体满意度为98%,投诉率为0%,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80%,投诉率为1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注射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注射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患者投诉率.
作者:陈小芸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首先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必要性,后总结了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高永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分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组内患者治疗前后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情况和波幅增大情况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增大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口唇微循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口唇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口唇微循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连美英;王苗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手段,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绞痛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溃、出血,进而快速形成血栓,阻塞血流,致使血管供应处心肌急剧缺血,从而损伤或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除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包括AMI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风险因素得影响.
作者:王虹璎;赵红;孙占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亲子鉴定中STR基因座D18S51突变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取该基因座在本地区人群中的突变数据和特征.方法 对二联体亲子鉴定使用Identifiler?和STRtyper-10G系统联合检测,三联体亲子鉴定使用Goldeneye?20A系统检测.如果检测结果 中有3个以下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则增加检测AGCU21+1系统,确认是否存在突变.对D18S51的突变进行分析,计算突变率,分析突变特征.结果在856例认定亲子关系的鉴定中发现D18S51突变8例,突变率为0.7130%,均为父源的一步突变;其中5例为重复单位减少,2例为重复单位增加,另1例不能确定.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D18S51可疑突变经验证确认为突变,其突变步数、突变来源等突变特征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D18S51的突变率高于其他文献的报道,可能系本次调查观察的减数分裂次数有限导致,也可能与地区、种群差异有关.
作者:杨玉有;张丹妍;杨智曦;李新生;吕静;马明福;李练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有效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只有1例患者由于病情过重,没有获得第一时间救治导致其出现死亡,剩下59例则在有效地院前抢救作用下转危为安送去住院部做进一步治疗.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救治率,且降低致残率,不但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而且还能有利于预后.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归芪除痹汤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归芪除痹汤加甲钴胺片,对照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加甲钴胺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结论 归芪除痹汤加甲钴胺片的治疗组,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桃红四物汤加甲钴胺片的对照组.
作者:杨振华;常瑞利;杨文学;杨雨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评价雷公藤多甙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选择我院透析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3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就诊的35例设为治疗组,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低于观察组,且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俊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文章主要针对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打造网络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其次针对规范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展开分析;后从废弃物的管理优化上进行完善目的 是提高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质量.
作者:王领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4月~2018年1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60例展开对比分析,以数字表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0例给予单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0例则给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的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28)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确定睡前服用高血压药物对非勺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睡前服药,对照组清晨起床服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状况.结果 治疗前的两组的DBP和SBP以及MAP比较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2个月,观察组的DBP、SBP以及MAP相关资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非勺型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血压昼夜变化节律.
作者:吴玉兰;侯春辉;陈元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初始多耐药结核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诊断为初始多耐药结核的80例患者.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至少耐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其中,痰菌转阴55例,转阴率达68.75%,病情终好转72例,好转率达90.00%.死亡5例,死亡率为6.25%.结论 初始多耐药结核的治疗仍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为主,仍要选用一些相对敏感或之前未曾使用的药物.对于耐药严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能继续接受耐药治疗,应给予中医中药及免疫调节治疗,严格执行DOTS方案,以有效减少其多耐药性.
作者:费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5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3D腹腔镜下传统侧方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观察指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入路对于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主动进食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应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易损伤患者血管,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黎峰;禤锦峰;龚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具有特有的学科特点,文章从学科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瑞华;孙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胃炎由胃粘膜炎引起的,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有单纯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有腹部不舒服,伴随着肚子痛,吃不去东西,恶心呕吐现象.慢性胃炎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经常呕吐,大便呈现黑色症状.
作者:龙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慢型克山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种血液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纳入2010年3月~2016年6月克山病患者30例作为A组,纳入同期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B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C组,对3组人员血清中Cu、Zn、Se、Mn、Cr、BNP与cTnl水平进行测定,对比分析3组人员的血液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对比三组血液微量元素测定结果,Zn、Se、Cr、Cu元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Mn元素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患者血清Zn、Se、Cr、Cu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其中Zn、Se元素含量变化为明显,A组与B组比较除Se、Cu含量有显著差异外,其余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型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液中的Zn、Se、Cr、Cu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者,其中Zn、Se元素水平与心肌细胞损伤、心腔扩大有关.
作者:房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