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中药沉香品种鉴定方法及鉴别研究

王文霞

关键词:中药沉香, 品种, 鉴定方法, 鉴别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沉香品种鉴定方法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获得的具体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结果 在200~300 nm范围内,正品中药沉香紫外光吸收图谱大吸收峰值能够达到(226±2)nm.结论 在中药沉香的鉴别上,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法是以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且鉴别的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精力评分为(1.1±0.2)分,疼痛评分为(1.2±0.2)分,情绪反应评分为(0.6±0.1)分,睡眠评分为(0.7±0.3)分,躯体活动评分为(0.7±0.2)分,各项生命系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帮助缓解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和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身体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四例报道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转归,提高对DWI假阴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8年间住院的4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转归,探讨DWI成像特点,分析DWI阴性的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2例.起病年龄为58~63岁.入院后首次头颅MRI检查时间为起病后6~26 h.临床诊断4例患者均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3例患者复查DWI出现病灶,1例患者DWI持续阴性.入院NIHSS评分1~4分,属于轻型卒中.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不能因为早期DWI阴性而完全排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后循环的轻型卒中患者中更加明显.应综合临床症状,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检查(包括灌注成像、脑电图等)或者多次复查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率.

    作者:王理;李红苗;余辉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作者:郭刘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同期的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加强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加强风险培训,建立风险防范小组,实行分组管理,与2017年1月~2017年6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进行对比,对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后的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护士的风险因素认识、安全管理认识、对待安全管理的态度评分均比管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有助于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春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治疗和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投诉和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降低投诉和纠纷率,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杜新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人参皂苷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多发于老年患者,以进行性痴呆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仍未发现有效的治疗途径能从根本上防治AD的进展.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能营养及保护神经,有效防治AD的病理进展.

    作者:陈璐;冉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ACS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冠心疏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共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心电图变化、hs-CRP和LDL-C水平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疗效和TG也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电图缺血改变,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浅析护士自身素质对儿童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研究护士自身素质对儿童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抽选与本院从事护士工作的20例护士,对其进行道德、心理、语言沟通、专业技术等多种项目培训,比较培训前、培训后的护理评分.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道德、心理、语言沟通、专业技术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的对应值;家属满意度为90.00%,较培训前的60.00%高,且P<0.05.结论 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其护理质量,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裴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延伸性护理措施在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对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康复科治疗出院的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52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和应用体会.结果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率、疾病平稳率、半年内再入院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疾病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卞雅静;顾和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50例进行观察分析,分成25例对照组和2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对两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显效率32%)、治疗有效10例(有效率40%)、治疗无效7例(无效率28%),而观察组中治疗显效18例(显效率72%)、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24%)、治疗无效1例(无效率4%),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8%,两组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可选择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即以降压为中心,且联合抗心衰功效,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帮助患者尽早改善病况.

    作者:信志远;朱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8(96.66%)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4(73.33%)例,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佟旭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浆活化蛋白C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全球每年因创伤死亡的患者人数达580万,创伤后出现急性凝血病所引起的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过去十年的临床、动物模型以及体外研究[1-2],研究者们普遍认可了活化蛋白C(APC)途径是ATC的中心驱动机制.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蛋白C的生物学,蛋白C活化机制以及APC在ATC中的临床重要性.

    作者:祝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机能异常与临床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内分泌技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4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常规肾脏功能治疗,针对治疗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肾脏内分泌机能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49%),两组相比:P=0.039.结论 在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的异常情况,并根据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共同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共同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治疗后GAS、CCK、MT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共同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Hp,促进胃黏膜愈合,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微课教学对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析微课教学对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方法 挑选本校2016级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生110名,根据教学方法分组,观察组55名学生实行微课教学,参照组55名学生实行常规教学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手段的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自我评价、对教师评价以及教师观察学生等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生实行微课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且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值得在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简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70例展开研究,根据平均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患者例数为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生物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研究得知: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即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小进而提高质量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使得人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不乐观,造成过重的心理负荷,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目前,现代医疗事业的进步已经将心理门诊普及到各综合医院中,开始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来尝试治愈心理疾病的患者,本文通过对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就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病情特点分析就诊人群的心理需求.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6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n=23),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n=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中的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另一方面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和体会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继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体会.结果 两组的R、Hr、SaO2、PaO2和总有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朱然;周维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