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
目的 观察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50例进行观察分析,分成25例对照组和2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对两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显效率32%)、治疗有效10例(有效率40%)、治疗无效7例(无效率28%),而观察组中治疗显效18例(显效率72%)、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24%)、治疗无效1例(无效率4%),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8%,两组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可选择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即以降压为中心,且联合抗心衰功效,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帮助患者尽早改善病况.
作者:信志远;朱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76例铸型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铸型结石是否完全清除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分析可能影响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石清除组与残留组之间既往肾手术史、术中出血、结石大小、手术时间均存在一定差异(P<0.05).两组在尿路感染和肾积水情况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石大小等是影响PCNL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因素.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社区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到观察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观察组病人予以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情况及6个月内再次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施以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并能有效减少再入院率.
作者:方沙沙;王青;王翠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心内科收入院的左心衰合并焦虑患者共计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综合性疗法与心理治疗新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而基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障碍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内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心内科针对左心衰竭患者开展综合性治疗与心理治疗新结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焦虑障碍的抑制增长与彻底清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龙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12月共84例神经内科患者,将神经内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组42例)、对照组(优质护理组42例).其中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展开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P<0.5).结论 运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的方式,对神经内科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作者:郭刘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镇痛活血方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ip osteoarthritis,HOA)临床疗效.方法 摘取我院门诊2016年03月~2018年03月门诊就诊HOA保守治疗患者40例,镇痛活血方组20人和治疗组20人,镇痛活血方组使用我院门诊纯中药制剂每天一剂,治疗组采用每周一次玻璃酸钠注射和每日一次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一疗程均为40天;检测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对照治疗效果.结果 一个疗程后镇痛活血方组Harris评分平均;治疗组Harris评分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活血方治疗HOA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作用及患者功能的恢复.
作者:冉磊;陈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脑CT,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诊断,研究组患者接受脑CT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79.06%,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脑CT,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顾振军;李自祥;臧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35例则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活方式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并比较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血压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较小(P<0.05),同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可获得满意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董花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康复科治疗出院的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52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和应用体会.结果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率、疾病平稳率、半年内再入院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疾病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卞雅静;顾和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对比快通道麻醉及常规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胸外科年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8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给与的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给与常规的麻醉方式,研究组接受快通道麻醉,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总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麻醉镇痛药物使用量可见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总体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可见研究组都要低于对照组,以上所有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过程采用快通道麻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缩短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监护的时间,明显减少患者的总体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的话费,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体效果比较明细,值得在日后临床手术中使用.
作者:张书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使得人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不乐观,造成过重的心理负荷,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目前,现代医疗事业的进步已经将心理门诊普及到各综合医院中,开始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来尝试治愈心理疾病的患者,本文通过对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就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病情特点分析就诊人群的心理需求.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继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体会.结果 两组的R、Hr、SaO2、PaO2和总有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朱然;周维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老年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各53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24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9.68%,其中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大、切口类型大、有切口引流为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外科手术,引发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将切口感染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任志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宫颈癌患者共120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给予常规基础上的优质护理.观察、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这些指标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的SAS和SDS评分低,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尿管留置时间和恢复时间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少,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这些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医护治疗效果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桂英;雷凤英;张立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内分泌技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4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常规肾脏功能治疗,针对治疗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肾脏内分泌机能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49%),两组相比:P=0.039.结论 在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的异常情况,并根据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同期的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ACS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冠心疏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共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心电图变化、hs-CRP和LDL-C水平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疗效和TG也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电图缺血改变,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晖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施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1.63%显著少于对照组41.86%(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生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