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美英
目的 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妊高症产妇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继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体会.结果 两组的R、Hr、SaO2、PaO2和总有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朱然;周维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研究护士自身素质对儿童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抽选与本院从事护士工作的20例护士,对其进行道德、心理、语言沟通、专业技术等多种项目培训,比较培训前、培训后的护理评分.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道德、心理、语言沟通、专业技术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的对应值;家属满意度为90.00%,较培训前的60.00%高,且P<0.05.结论 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其护理质量,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裴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可见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部音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肺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治疗程序、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病房环境上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理想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和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因此,此种护理模式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成重红;吴扬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脑CT,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诊断,研究组患者接受脑CT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有效率为79.06%,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脑CT,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顾振军;李自祥;臧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0例,并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每组个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观察组1采用复方乳酸钠,对照组2采用和羟乙基淀粉和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与比较三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情况以及三组产妇容量治疗前(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取出即刻(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lvr)、Plt、Hct.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麻醉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由于对照组.T2~T4时观察组2容量治疗后Hct低于对照组和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不仅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胎儿的危害.
作者:郭景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继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后的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因其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其内所含的多种生长因子,PRF在加速软、硬组织愈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广大学者所认可.本文就影响PRF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辛酉凤;赵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长沙市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患强迫障碍的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长沙市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计算强迫障碍的检出率,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强迫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 本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7份,其中包含155例强迫障碍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性别、年龄、焦虑不安和睡眠质量为影响因素(均有P<0.05),其OR值(95%CI)分别是:0.37(0.270-0.912)、1.75(1.269-2.946)、1.78(1.607-1.978)和2.81(1.663-3.964).结论 长沙市受检正常高值血压中强迫障碍患者的检出率较高,且患者患强迫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高值血压患者精神及心理方面的干预.
作者:庞凤蕊;吴彬;查文婷;吕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头孢曲松钠导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引发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其引发原因,同时探讨该种由头孢曲松钠导致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规律.结果 大量文献关于致假性结石的患者多为小儿患者,假性结石主要成分为钙鳌合头孢曲松钠,发生后,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胆囊结石一般可自行消失,泌尿系统经过碱化处理后可恢复.结论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的作用多发于小儿,因此在临床药物使用时,应对小儿患者慎用.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肾积水等严重病症.
作者:胡秀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及社区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眠时间、夜醒时间、再次入眠时间及晨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累积夜尿次数、健康状况评分、心功能分级中重度人数、明显区别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开展对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应用疗效确切,有着较为显著的对比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碧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四联疗法、序贯疗法对胃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治疗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使用序贯疗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使用序贯疗法根治H.Pylori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促进溃疡愈合,避免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值得推广.
作者:金立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加强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加强风险培训,建立风险防范小组,实行分组管理,与2017年1月~2017年6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进行对比,对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后的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护士的风险因素认识、安全管理认识、对待安全管理的态度评分均比管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有助于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春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高血压(湿热证)患者采取清中饮、针灸联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湿热证)患者4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1例,加入清中饮及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湿热证)患者采取清中饮、针灸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邵正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温阳和活血利水法结合系统西医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中药安慰剂联合系统西医治疗的西医组及接受中医益气温阳和活血利水法结合系统西医治疗的联合组,每组患者40例.对两组神经内分泌因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B型脑钠肽(BNP)及内皮素(ET)均呈下降趋势(P<0.05).同时在患者入组时,两组间AngⅡ、BNP及ET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8周、12周及24周后,联合组AngⅡ、BNP及ET低于西医组(P<0.05).两组在接受治疗的24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均可经对照治疗缓解,未影响药物治疗,且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CHF的治疗中,相对于系统西医治疗,中医益气温阳和活血利水法结合系统西医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青;姚炜;秦玲;齐桂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 从崇左市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已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社区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47例患者,对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情况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患者干预后在健康生活、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均优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总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社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能够极大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于慢性病疾病的认识水平以及自我监测和管理的能力,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实行康复护理有利于其早期吞咽功能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了解接受不同填充物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感受和治疗效果,探讨这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一年中抽取80例来我院诊治的牙髓炎患者,然后将这80例患者任意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证每组人数相同且要求两组人员的年龄相差无几.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法,观察组填充氢氧化钙,对照组填充樟脑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使用氢氧化钙填充的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使用樟脑酚填充的对照组.结论 从结果可以看出,填充氢氧化钠对于改善牙周指数、减缓治疗疼痛感的效果更好,对于氢氧化钙治疗牙髓炎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应用推广.
作者:刘引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同期的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QTd、PR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窦性心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宫颈癌患者共120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给予常规基础上的优质护理.观察、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这些指标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优质组的SAS和SDS评分低,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尿管留置时间和恢复时间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少,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这些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医护治疗效果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桂英;雷凤英;张立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