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俯卧位护理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胡斌

关键词:俯卧位护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护理价值
摘要:目的 对俯卧位护理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盲选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仰卧位,实验组采取俯卧位.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为(4.87±1.34)d,护理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为(7.58±1.68)d,7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中,采用俯卧位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督灸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功能活动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督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加用督灸治疗,并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可温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虚实,能提高免疫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试验.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发现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比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者患者要好的多,而且并发症及副作用比观察组小的多,且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借鉴推广和应用到医学领域.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APOC3水平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揭示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现象存在状态,及其与CAC的发病过程是否具备相关性,研究血清APOC3浓度及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通过探讨APOC3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CAC的关系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血清APOC3浓度及APOC3基因中包含的位点T-455C在山东省地域汉族人口群体中具体表现的遗传变异现象形态,揭示归纳其存在形态与CAC的发病过程具体存在的相互关联特征.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血清APOC3水平和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发生率均高于检查组.结论 血清APOC3水平升高和冠状动脉钙化是引致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李传方;代玉川;张猛;张宗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的研究

    目的 探究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此次研究病例全部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治疗.结果 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诊断结果采取保守或者胃镜治疗,胃镜治疗比起保守治疗更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巴吾才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96例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98)患者接受阿托伐汀治疗,观察组(n=98)患者接受阿托伐汀+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C反应蛋白情况以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组间斑块面积、C反应蛋白、骨质疏松率结果对比差异均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曹苏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终末期肝病姑息护理服务流程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到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对近年来的26例ESLD患者按照循证护理设计姑息性护理服务流程,并加以实施,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前的SAS、SDS和生活质量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以及遵医依从性、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护理结果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ESLD患者进行姑息护理服务流程设计和实施,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缪晓梅;王莹莹;孙晓云;桑合珍;陈双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孟昭阳教授治疗酒精性扩心病验案

    孟昭阳教授在研究酒精性扩心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为脾肾阳虚、水饮凌心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上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疗效确切,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董峰;辛来运;冯海霞;孟昭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观察及治疗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心脑血管的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心脑血管诱发因素等多个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诱发疾病的因素充分了解,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马成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

    本文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述,同时分析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以期提升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痊愈.

    作者:陈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通痹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45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通痹胶囊,对照组口服小活络丸,疗程1个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6.2%,与对照组的85.7%疗效相当,各单项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 通痹胶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继鹏;姜凤仙;于希蕊;安勤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丹参酮注射液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丹参酮注射液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联合双嘧达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应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分析针刺穴位、厄贝沙坦(口服)联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口服厄贝沙坦联合穴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的厄贝沙坦口服的对照组与再给穴位针刺的观察组各28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 穴位针刺联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素云;罗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脑动脉瘤形成、破裂与脑血管形态学类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脑动脉瘤形成、破裂与脑血管形态学型相关性作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100例纳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接收的未见脑动脉瘤形成的其他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纳为对照组.结果 脑动脉瘤形成在50~60岁的发生率高,并多见患者存在高血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率高,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年龄比未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低,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瘤体子囊存在率高,中前交通动脉瘤一侧优势型存在率高.结论 脑动脉瘤形成、破裂与脑血管形态学类型存在多方面相关性.

    作者:张瀚林;杜蒙;张金亮;王增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松弛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血清松弛素和冠心病在病变稳定性、病变程度或是病变范围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为本组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我院诊治冠状造影正常住院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松弛素、冠状动脉造影、血糖等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及松弛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血清松弛素水平不断升高(P<0.05).结论 血清松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斑块状态等,是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周冰;孔庆瑞;纪东明;赵云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瘫恢复情况,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针刺组、针刺加艾灸地仓穴通过面瘫患者的总好转率来评价两组的疗效.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针刺、针刺与艾灸地仓穴结合的方法治疗,1次/d,10次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①2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针刺加艾灸地仓穴组的痊愈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后艾灸地仓穴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有效.

    作者:卫弯;郑阿妮;张林涛;刘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传染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 探索传染科相关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防范对策,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本院的传染科护士进行相关的护理,护理人员一共50人,对这50人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传染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 与传染科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前相比较,传染科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总结得知对于传染科的风险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对于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风险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此有利于减少传染科的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包丽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的临床观察经验分析

    目的 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及单纯硬膜外阻滞.结果 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11.11%VS30.56)、麻醉优良率(100%VS88.89%)、起效时间[(5.11±1.34)VS(10.23±2.89)min]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全切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

    作者:苗伟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正念训练对ICU护士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研究

    众所周知,ICU是危重病人聚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病人生活完全依赖护士、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节奏快等特点,这就导致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压力很大,会因为压力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肠胃问题,偏头痛,工作疲惫感、焦虑等.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自身,可导致个体对工作产生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下降,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等.这对于护士这种职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此,面对巨大的职业压力,护士应学习和运用恰当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改善工作状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支姝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护士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管理方法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及行为现状、及相关防护知识进行探讨、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运用该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制定针刺伤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选择程序、组建团队、制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分析,制定并执行措施,对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我院针刺伤发生率与上年度刺伤发生率比较明显降低.结论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发生,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