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细菌性阴道炎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刘晓霞

关键词: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细菌性阴道炎, 检验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在细菌性阴道炎检验中采取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参与收入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数据资料,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均开展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比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检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检出率、肠球菌检出率、棒状杆菌检出率、加特纳菌检出率.结果 细菌培养法检验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阳性检出率56.00%低于PCR检验法阳性检出率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验法检验肠球菌检出率18.00%、棒状杆菌检出率19.00%、加特纳菌检出率49.00%高于细菌培养法的6.00%、5.00%、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菌培养法和PCR检验法应用在细菌性阴道炎检验中均具有显著效果,但PCR检验法具的价值更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促进其病情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吴燕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目的 关于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应用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通过相关规定和药品说明书作为主要参考,对于本院西药房中药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强化药品的监管制度,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和强化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前后药房的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落实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之前,药房的差错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落实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之后,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房管理过程当中应用药品分类,强化监督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药房差错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艺;茹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为27例心力衰竭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实施脑钠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B组和对照组,B组的脑钠肽浓度高于对照组,AB两组Ⅳ级的平均脑钠肽浓度高于Ⅱ级和Ⅲ级,Ⅲ级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准确的判定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米堃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本文选择在本院体检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共计16000人,讨论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检查内容包括肝胆胰脾和双肾、胰腺、男性前列腺和女性子宫附件.检查结果肝肾囊肿、肝血管瘤、胆囊息肉样病变、胆结石、肾结石、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关键,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找到很多隐形疾病,在疾病诊断预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可散发或有小的流行,全年均可发病.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3天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儿5天为一个疗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过此次治疗后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的效果要好于治疗3天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探讨维生素C对血液检验中部分检验项目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血液检验中部分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血液室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32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晨血检验、维生素C静脉滴注及体外试验,分析维生素C注射前后,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用药后,UA、GLU、TG、TC体外检验指标低于用药前,用药后,UA、GLU、TG、TC体内检验指标优于用药前,在用药0.5 h后各项目检验指标缓慢回升,在2 h后各指标恢复正常,统计学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检验中使用维生素C,会导致血液检验项目结果下降,在2 h后可恢复正常.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血液检查前,应告知患者切忌服用维生素C,在有必要情况下,维生素C应采用静脉滴注形式,血液采集应在静脉滴注2 h后进行.

    作者:冯秀丽;吕继荣;吕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B组,各55例.其中,A组采取西医治疗,B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及治疗30天、60天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4周、12周后的S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B组降幅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古丽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价值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和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结果相对准确,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刘培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采取特殊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躯体控制、语言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研究

    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效果,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对治疗效果进行归纳和整理,阐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效果.在进行临床试验中发现,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蛋白激酶阻滞剂在实际治疗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试验中发挥了较为不错的效果,有望成为新的靶向治疗方向.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具有更优效果,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更好地满足晚期胆道肿瘤治疗需要.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老年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老年肾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肾内科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与实验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6.19%,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95%、80.95%,实验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及用药等多种因素是老年肾内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的临床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堂红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0例,通过筛查诊断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并发心力衰竭组)、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非并发心力衰竭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在院死亡原因.结果 并发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并发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再灌注,及时服用药物及药物种类,血管病变等均为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 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心脏功能.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观察力度,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在院死亡率.

    作者:董志武;苏洁;杨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4例,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分别执行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缩短其住院时间,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炜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作为基础,将患者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后,按奇偶数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后护理,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20例患者接受系统性的延续护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依从性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让患者自身对病情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云萍;刘正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收集8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确切,对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春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拟定护理措施.再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较多,给予有效护理能够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王玲艳;高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随机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强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7.14%(27/35),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皮肤护理,可降低患者皮肤受到的损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玛依努尔·玉努斯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 针对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症的临床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消化内科诊治的具有恶心呕吐病症的患者6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通过胃肠镜、CT、X射线等各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综合检查,确诊患者的发病原因.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止吐药物处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 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病症的原因主要有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结论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病症的主要原因有胃肠道疾病、药物因素、肝胆胰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在临床上针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凤;胡正先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集束化护理在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的效果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洼田饮水实验筛查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209例,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转归情况.结果 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为21.8%,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为Ⅱ级者恢复正常115例、Ⅲ级转为Ⅱ级者43例,Ⅳ级转为Ⅲ级者17例;12例Ⅱ级进展为Ⅲ级、9例Ⅲ级进展为Ⅳ级,发生肺炎31例,带胃管出院19例、死亡6例.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减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有胆结石的患者92例,随后分为开腹手术组(46例)与腹腔镜组(4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开腹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而对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利军;刘正中;张小龙;古艳霞;李巧明;程秀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