佀玲玲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施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施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NIHSS、ADL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杨静;刘宏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不同溶栓策略(院内、院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由急诊120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ST段抬高并采取溶栓措施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车来院途中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接至院内溶栓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CK-MB、CPK平均峰值时间低于明显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min)、住院时间(d)以及胸痛缓解时间(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入院后溶栓对比,急诊120接收途中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的患者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变化,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完成时间、患者生存质量要显著优于常规组的患者.结论 在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腔内介入手术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联合用药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4%,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秦轩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受高血压治疗患者60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护理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BP、DBP、TG、T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玲玲;熊莎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在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使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患者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现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血清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水平指标(PAF、MCP)均低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还能减低血清PAF、MC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68例患者,在传统抗凝、降脂、抗血小板聚集、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益气活血法(50 ml/d方药人参山楂饮)治疗,对照组67例患者,仅采用同实验组相同的西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营销.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从而减少心脏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乔东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80例做消化内镜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护理上采取PDCA循环模式,后者则为常规措施.比较两组风险控制成效.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变化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检查中,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率.
作者:马瑜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论证和分析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个研究小组.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辛伐他汀进行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获取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情况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郜秋芬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主要是对已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以及不同的护理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设立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病情监控以及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已改进的、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来护理患者.结果 在治疗与护理之后,比较之下对照组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康复、情绪都比观察组好,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下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不仅促进患者康复,还可以帮助医生及时掌控患者的病情.
作者:马冬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针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以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50%,而对照组仅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联用中医药加味化痰通络汤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彦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1例患者患有急性心梗进行研究,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51例)与末溶栓组(30例),溶栓组在治疗后对比冠状动脉是否开通,根据结果可划分为溶栓再通组(29例)与溶栓未通组(22例),检测不同组别D-二聚体水平不同时间点变化,观察对比各组血浆D-二聚体差异.结果 溶栓再通组的患者溶栓之前与溶栓之后的2 h,6 h血浆内所含有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溶栓为未通组与溶栓后2 h、6 h的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有急性心梗患者D-二聚体,能够将溶栓再通效果有效的反应出来,可将其作为治疗急性心梗、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忠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理念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自我管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在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行为依从性、复查依从性等评分方面,实验组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理念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尉欣玲;刘一玉;尉璐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并进行等比例分组:对照组中29例患儿,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同样2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创伤小,对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意义重大,建议推广.
作者:马月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3年07月植入具有Carelink远程随访功能的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的患者33例.对通过远程随访系统数据传输操作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评价,评价该系统的使用难易度、患者可接受度.结果 对33例入组患者进行了3年的数据传输评价.期间共有309次数据传输,其中213次传输记录到传输时间,平均传输时间7.6±4.3 min.随访医生通过互联网对所接收到的传输数据进行查看,其平均花费时间5.8±1.9 min.同时对患者的传输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个传输过程比较容易,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该系统传输数据比较满意.结论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因其使用过程简便,在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此外,Carelink随访系统是一项便捷、省时的随访手段,有望帮助随访医生改善植入心脏电子装置患者术后临床随访.
作者:任飞;韩燕如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及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因病残、卧床过久引起的并发症,终达到使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00例,护理方式为常规方式;一组是观察组200例,采取的方式为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护理后的两方面进行比较,一是生活质量,二是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社会及心理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在三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推广.
作者:王妍;杜双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90名,这些患者中有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非合并疾病,将这部分患者称为基础组,另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合并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础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两种特点,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特点,并且伴有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的情况.结论 在对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分析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通过分析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这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铁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按来院时间排序后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健康教育,能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临床实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莎莎;戴玲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良性频繁性室性早搏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前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后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一段时间后,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护理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良性频繁性室内性早搏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除了注意治疗外,还要注意采取一些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确保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